20年前,错过这部国产电影,是国内观众的遗憾

2023-03-17     摄影肖鹏

原标题:20年前,错过这部国产电影,是国内观众的遗憾

20年前,国内观众错过这部国产片是一件遗憾的事。在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中,湘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漂浮在原始土地上、早于人类文明史时代的独特而美丽的静美画卷。在这幅画卷中,既有超越道德和思想束缚的原生态生命力,也有不被世俗价值观沾染的潇洒与激情。

1999年,一部以湘西山村为故事背景,以农村邮递员为描写对象的电影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以纯粹的画面,真实的情感,以影像的形式,在大银幕上再现了沈从文的作品。风情湘西山村。这部电影由霍建起执导,滕汝俊、刘烨、陈好等人主演《那山那人那狗》。遗憾的是,这部影片在上映之初并没有引起国内观众的轰动。据相关人士透露,这部电影没有售出一张。

令人意外的是,这部影片在日本电影市场上异常火爆。上映后,这部电影迅速打破了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在日本保持的国内电影票房纪录。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题材与《我的父亲母亲》十分相似。在《我的父亲母亲》中,通过儿子的视角,讲述了根植于农村的支教老师父亲与山女母亲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而在《那山那人那狗》中,则讲述了儿子眼中的农村邮递员。父亲,在湘西山区,用自己的足迹走上了平凡而伟大的事业。

两部电影都像一首诗,导演用精致、凝练的山水画在银幕上书写的散文诗。不同的是,《那山那人那狗》让观众感觉更直接、更真实。而影片的主题,《那山那人那狗》也比《我的父亲母亲》中简单的爱情描写更加丰富立体。

影片从刘烨扮演的儿子接替滕汝俊扮演的父亲成为农村邮递员的第一天开始。关于父子之间工作交接的情节,也间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片中父子之间的身份转换,以及父子之间的关系。传承的主题。为了让银幕上的画面更加流畅,导演将儿子的旁白作为推进剧情的主要手段。儿子的讲述拉近了影片中观众与父亲的距离。在影片中,儿子的视角某种程度上也是银幕前观众的视角。导演以儿子的角色为触角,带领观众深入父亲这位退休农村邮递员的故事深处。

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农村邮递员,一生都在山区工作。他的儿子高考失利。为了选择体面的生活,他选择了接替父亲成为一名农村邮递员。他之所以选择在农村接手,而不是去大城市,是儿子给妈妈的理由,邮递员也是国家干部,这份工作远比在城里工作有尊严。此时的儿子还没有真正体验过邮递员这份工作,还不明白这份工作的真正意义,更不知道父亲一生坚持的意义。而“体面”只是他对这份工作最肤浅的理解。

起初,儿子以为父亲第一天上班就对他的工作进行各种检查,担心他出错。事实上,父亲也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儿子的疏忽而发生意外。发生错误。父亲为儿子准备了一张简单的地图。地图虽然很简单,但是里面粗略的线条代表了三天两百多里的步行距离。大部分路段都是无人居住的深山老林。

为了让儿子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继续他的工作使命,父亲让二儿子(一只大黑背狼狗)继续协助儿子带路。然而,忠心的老二却只愿跟随前任主人。屡次催促无果,父亲决定亲自带领儿子踏上这条自己走了几十年的山驿路线。而这一次父子走在一起,更像是儿子的成人礼。在这三天的仪式中,导演走了200多里的山路,让屏幕前的观众跟着儿子的视角看父亲。老去,跟随父亲的视角,看着儿子长大。

父子之间的这种角色转换是父子情感永恒的主题。影片中的一些镜头很容易让观众想起沈从文时代的另一位文人朱自清,想起他父亲的作品《背影》。本片用一种含蓄的电影语言,以一种流露而不是夸张的方式,在画面上,缓缓表达父子之间的感情。有成长、触摸、解脱和同理心。

到达第一个分娩村后,儿子以为他们会受到热烈欢迎,因为父亲一贯讲述他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实际情况是,村民们好像遇到了老熟人,这很自然。随便问候你父亲。在村委会里,他们等啊等啊。在等待的过程中,父亲因为之前的工作经历,所以态度淡定从容,而儿子则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有些着急。正要离开村子,走出村委会时,儿子突然发现有很多村民在注视着他们。父亲告诉儿子,他们都来看你了。事实上,他们为他们服务了大半辈子,只是为了看看。老邮递员的儿子,在这种旁观中,是对老邮递员为村子所做贡献的一种强烈的感激和尊重。

在一些细节上,也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理解冲突,比如他问父亲会不会娶陈好饰演的侗族姑娘。父亲被儿子的观点震惊了。因为母亲的故事,儿子认为侗族姑娘应该留在山村,因为那是她们的归属。对待五嫂的外孙,儿子的态度明显比父亲的还要冲动。他觉得他应该把孙子不回家写信的真相告诉五太太,把五太太的生活状况告诉孙子。在要不要搭顺风车这件事上,父子俩也意见不一。

在湘西的纯美中,在父子的情感冲突与解脱中,在乡村邮递员的日常工作中。在影片中,观众看到了纯粹自然之美,父子所体现的人性之美,以及将工作变为生活的职业之美。这些美感被霍建起导演很好地融合在银幕上,在一系列精巧简洁的构图中,观众在其中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宏伟,而在于平凡中的伟大,这种伟大,就像片尾儿子捡邮袋的慢动作,就像父亲在晨雾中注视着他。

本片是中国近20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充满了人性的纯粹之美。国内观众错过这部作品实在是太可惜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6c5a539008b77aff195ade0aaab9e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