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烟草使全球800多万人失去生命。其中,约7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12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疾病。
为控制吸烟,减少烟草烟雾危害,保障公众健康,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在我国控烟工作推进中凸显了重要作用。2023年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首次发布《中国控烟法治发展报告》。《报告》披露,4个直辖市、22个省会(首府)城市已经出台了专门的控烟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随着我国地方控烟立法工作的不断完善,控烟执法模式和法治实践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但目前仍存在立法效力层级较低、监督机制不完善、内容滞后、与其他烟草制度未形成系统完整链条等问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简称“绿会法工委”)近日就《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处罚裁量基准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议的过程中,发现几点问题。
首先,《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条例》)实施于2012年5月3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条例》内容也需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绿会法工委在浏览整个条例内容后发现,处罚裁量基准中缺乏针对《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为法律依据的裁量基准。据此,绿会法工委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绿会法工委亦发现,天津作为滨海城市,在《条例》所列明的公共场所中没有涉及海滩、湿地的禁烟内容,但因本次征求意见只针对《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处罚裁量基准,并未对《条例》内容修订征求意见,由此,绿会法工委也将以其他形式向相关执法部门提出建议。
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在海滩垃圾中,塑料垃圾最多,占84.5%,主要为卷烟过滤嘴、瓶盖、泡沫等。烟蒂为主的塑料垃圾已严重破坏了海滩风景及生态。因此,天津作为滨海城市,亟需将海滩禁烟工作落到实处。
环境与健康密不可分,在烟草危害健康这一共识日益深入人心的前提下,#环保协同控烟#无疑为我国控烟履约工作开启了新的视角和路径。现阶段,国家层面的控烟立法仍然缺位,地方性控烟法律法规如何能够科学有效的为全国控烟工作提供更多支持与助益,也是实现全面无烟城市和无烟中国建设的关键一环。
参考链接:
中国控烟法治发展报告首发,4直辖市22省会城市已出控烟法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443854057122464&wfr=spider&for=pc
文/Cherry 审/Tammy 编/angel
环保协同控烟
别忘了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