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标准》修订--更加全面、科学、与时俱进 | 绿会标准委

2024-08-17   中国绿发会

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国家战略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于2020年6月发布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标准》(T/CGDF 00001—2020)。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的范围、周期、原则、内容及方法、重点调查对象及成果要求,是进行不同生态类型保护地、保护区自然科学考察的依据。

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环境DNA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世界艺术与科学院(WAAS)院士周晋峰博士提出,生物多样性调查应该具有全面性、具有针对性、要与时俱进。周博士指出,生物多样性调查不应该停留在传统思维上,要与时俱进,学习并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

中国绿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着手对《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标准》进行修订,使标准更加全面、科学、与时俱进,为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工作提供指导,更好地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具体行动。

据报道,2024年7月10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五家单位共同编制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

图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微信公众号

《报告》分为五部分:前言、黄岩岛地理概况、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黄岩岛及周边海域科考历史、以及编制说明。《报告》以现场调查结果、卫星遥感资料和历史调查研究资料为基础,全面系统评估了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分析了面临的主要压力和生态风险。

图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微信公众号

调查评估结果表明,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等级均为一类,鱼类样品中的重金属、石油烃等污染物残留量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海水、海洋沉积物和鱼类样品中均未检出氰化物,海面漂浮垃圾密度处于较低水平。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活造礁石珊瑚覆盖度较高,造礁石珊瑚幼体补充量充足,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丰富。

《报告》指出,黄岩岛珊瑚礁经历了海水温升热胁迫的全球性危机影响,但其生态系统仍保持着较为健康的现状,揭示其对气候变暖具有较好的抵抗力和耐受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在今年夏季可能面临着比往年更强的海水温升热胁迫压力影响。

这也说明中国正逐步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收集、积累珍贵的第一手数据,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努力。

文 | Candey

|绿宣

| angel

重建人与自然平衡

长按识别

支持募捐

“点点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