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前几天有个新闻,说的是当年飞虎队的几位美国老兵来中国参观。临行前,他们专门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一封信,信里介绍了他们推动中美友好交往的情况。
让这几位老人意外的是:习近平主席专门给他们回了信,回信里面专门提到了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像这些飞虎队老兵们参与和支持,习主席也希望飞虎队的精神,能够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今天人们常说,飞虎队是中国神圣抗战中的一个传奇,可您知道么,这个传奇可不光是由美国人打造的,这背后也少不了中国军民的大力支持,那么,这个传奇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本期《1039听天下》就带您回顾这段传奇故事。
10月30日,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中)向陈纳德将军雕像献花
美国退役 赴华打工
”
我们的故事,得从1940年开始讲起。当时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的第三年,虽然顶住了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但是在敌人强大的压力下,我国军队损失惨重,特别是中国的空军,已经到了飞机和飞行员都严重不足的地步。
就在这一年的11月,一个在中国打工的美国人,接到了国民政府布置的一个重要任务,让他回美国去,游说当时的总统罗斯福请他伸出援手,为中国提供物资上的支援,特别是飞机和飞行员方面的支援。
这个身负重要使命的美国人不是旁人,正是后来飞虎队的创建人、大名鼎鼎的飞虎将军陈纳德。说起来您或许不知道,在这次回国前,陈纳德已经为中国政府服务3年了。
那一个美国人,为什么会到中国来打工呢?
其实,在创建飞虎队之前,陈纳德在美国的军界混得相当不得志。他想当战斗机飞行员,却因为没赶上一战,不得不转入了预备役;他努力磨炼驾驶技术,却因为无用武之地,只能去做特技飞行表演;他认真钻研空战理论,却因为没人赏识,写出来的书完全得不到重视。甚至于到了1937年,由于年龄原因,陈纳德直接以上尉军衔从军队退役了!
等等,大名鼎鼎的飞虎将军直接退役了?这剧情走向看着不太对啊。
您没看错,他确实是从美国军队里退役了,不过一个月之后,他就在中国军队中重新上岗了!军衔成了空军上校!把他请来中国人的人,正是当时中国政府的第一夫人宋美龄。
1937年4月,陈纳德应宋美龄的邀请,成为了中国空军顾问,协助发展中国空军和训练飞行员。除了刚才提到的空军上校的军衔外,中国政府还给他提供了每月1000美元的工资,外加专职的司机和翻译。
优厚的待遇还在其次,关键是在中国,陈纳德得到了之前没有享受过的尊重,这让一直怀才不遇的他深受感动。他也就因此投桃报李,来到中国不到两个月,就走访了许多地方,认真调研和考察中国空军的现状,还为中国空军的发展制定了一个规划。
蒋介石夫妇设宴款待陈纳德
只可惜,这个规划最终停留在了纸面上,因为就在这一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集中起了所有资源,投入到了这场全民族的抗战中去。
在之后的两年多里,陈纳德撤退到了大后方的昆明,他成了中国空军军官学校的飞行总教官,为抗战中遭受严重损失的中国空军,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飞行员。
说回1940年,肩负着使命的陈纳德回到了美国,和之前一直在美国活动的宋子文一起,积极游说华盛顿的大佬们,目的只有两个:要飞行员、要飞机。
但由于美国当时还没有和日本开战,罗斯福总统觉得不能派正规军参战。不过,他想了个变通的法子:美国军队中那些预备役和退役军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去中国。
得到了总统默许的陈纳德,立刻开始广泛发放招募广告,他向美国社会招募预备役和退役的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给他们开出了优厚的报酬。
首战告捷 飞虎队诞生
”
1941年7月,陈纳德招募的第一批飞行员抵达了昆明,后续人员很快也相继到位。人员问题解决了,可是飞机现在还没着落呢,陈纳德又要去哪里找到足够的战斗机呢?
就在陈纳德为难的时候,意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美国政府答应以低价卖给中国100架P-40战斗机!
惊喜之余,陈纳德也好奇,这批飞机究竟是从哪来的呢?他后来才知道,由于当时二战在欧洲已经全面爆发,为了支持英国对抗纳粹德国的战争,美国通过了一个《租借法案》,同意向英国提供武器装备。就在1941年7月,美国政府准备向英国提供一批500架P-40型战斗机。
按说这是白来的装备,给你你就收着呗,可是这英国人偏偏还拿起了架子,嫌这P-40战斗机的性能不够好,不想要!罗斯福总统一看,你不要是吧?行,那我拨100架给中国,你不要,人家可要!
在这,我们就看出远近亲疏来了:500家飞机是美国借给英国的,没要钱,人家还嫌弃。可其中这100驾飞机是咱中国花钱买的,虽然便宜点,但也没说白送,而且后来在运输的过程中,有一驾还掉海里了,实际送到中国的只有99架。
美籍志愿大队飞行员与P-40战斗机合影
可是不管怎么着吧,战斗机总算是有了,陈纳德的队伍总算是拉起来了。
1941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在昆明正式成立,从名字您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支隶属于中国空军的志愿航空兵大队,陈纳德担任指挥官,大队下辖3个中队,分别叫“亚当与夏娃队”、“熊猫队”和“地狱天使队”。您别乐,这些听上去挺中二的名字,真是当年的美国大兵们自己起的。
每个中队有33架战斗机,为了确保安全和隐蔽,战斗机最初都存放在缅甸的英军机场,美国飞行员也在那里进行集训,熟悉操作和演练战术,直到这一年的11月,完成了整训的飞行员们,才分批悄悄调动到了昆明的巫家坝机场,在这里,他们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次战斗。
12月19日,三架日本战斗机飞抵昆明上空,对那里进行侦查,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陈纳德决定暂时不出击,他料定,敌人在侦查后,必然会派轰炸机过来轰炸,那才是他最想打击的目标。
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天上午9点18分,中国的监听站接收到情报,有10架日本轰炸机进入云南边境,目标很可能是昆明。
收到消息后,陈纳德马上派出熊猫队的4架战斗机升空侦查。升空10分钟后,他们就发现了敌机的踪影,消息传回基地,16架战斗机马上升空配合拦截。
要说当时的日本人也是太嚣张了,他们觉得中国已经没有空军了,所以居然都没有派出战斗机进行护航。那还有啥好客气的?
只见我方的战斗机是一拥而上,简单说吧,对于这次战斗,陈纳德后来的战报是这么写的:确认击落敌机三架,另有三架敌机被击伤,至于我方的损失嘛,是0!这是一次彻底的完胜!
初次战斗就取得了这样的大胜,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昆明,当时的美国战斗机上,为了威慑敌人,都画上了鲨鱼头的图案,可昆明身处内陆,市民群众几乎没见过鲨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就把这些画着鲨鱼头的飞机叫做“飞老虎”,甚至在昆明出版的报纸上,也开始用“空中飞老虎”来形容美国志愿航空队。
到后来,这个名字传到了陈纳德和他的队员们那里,大家一致觉得,这名字好!从那以后,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名字再也没人叫了,大家统一用上了新名字——飞虎队!
千万中国人 默默守护
”
从那时起,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飞虎队就击落了日本飞机150架,摧毁地面飞机297架,成为了中国上空的一个传奇。可就如同我们开头所说,这个传奇的背后,也少不了中国军民的巨大贡献,这是为什么呢?
您要知道,空军是一个极其耗费资源的兵种,不是说有了机场、飞机和飞行员,就能上天打胜仗了。这背后需要大量的劳工、维修工人、后勤人员的支持。
陈纳德将军与飞机维修人员亲切交谈
在当时,飞虎队的飞行员和机械师是美国人,可是其他的工人、后勤人员,全都是中国人,他们要负责运送弹药、整修机场、提供后勤补给。
不仅如此,当时像情报搜集、监听无线电和航空预警这些任务,也全部要由中国军队来承担。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飞虎队里的美国人有100个,那么在背后支持他们的中国人,就得有几千上万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顺利地取得一次次胜利。
这还不算完,即便再优秀的飞行员,也有被敌人击落的可能。如果飞虎队的飞机被击落了,飞行员跳伞了,哪怕是落到了敌占区,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因为总会有成千上万的抗日游击队,去营救和掩护他们,再通过种种方法把他们送回大后方。
在当时,每一个飞虎队的飞行员,衣服里面都会缝着这样一块布,上面用中文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边上还盖着中国政府的大印,就是为了让这些飞行员在被击落以后,能够得到国民的掩护。
那个时候,被抗日游击队营救和掩护过的飞虎队员可太多了,我们就从中抽一个,给您讲讲他的故事。
那是1944年2月11日,一个名叫唐纳德·克尔的飞行员,奉命执行护航任务,掩护轰炸机去轰炸日寇占领下的香港的启德机场。在香港上空,克尔的战机遭到了三架敌机的围攻,不幸被击落,他本人侥幸跳伞逃脱,落到了香港新界的观音山上。
落地之后的克尔,得到了八路军东江纵队港九支队的营救。在当时,日本人为了抓到克尔,派人把观音山团团围住,从上到下里里外外搜了个遍,可是除了找到降落伞之外,连克尔的影子也没见到。为什么?全靠了经验丰富的游击队员,带着克尔在山林里钻进钻出,躲避着敌人的搜捕。
最终,在几经搜捕无果的情况下,敌人不得不撤离了这里。至于克尔呢,在此之后,他通过八路军的秘密交通线,从广东到广西到云南再到四川,兜了一个圈,最终平安返回了基地。
克尔中尉脱险后,在深圳坪山与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握手
回顾起当年的历史来,跟克尔有着类似经历的飞虎队员们还有许多许多,在陈纳德将军自己的回忆录里,他曾经这样写到:“95%的落地飞行员,都被中国人救了起来,只有很少人落入了日本人之手,无论美国飞行员的降落伞飘落到哪里,都能得到中国人的救助。”
当然了,在这样的救助背后,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许多村庄就因为掩护了美军飞行员,被日寇整村屠杀。所以我才会说,正因为有了中美两国军民的共同努力,才缔造出了飞虎队的传奇。
并肩作战 共创和平
”
除了升空作战的战斗机飞行员外,飞虎队其实还包括了许多开运输机的飞行员,他们用自己的血肉,打造出了一条空中走廊,这便是著名的驼峰航线。为什么当年要开辟这样一条航线呢?
今天人们提到飞虎队,往往会分成狭义和广义的两个概念,狭义的飞虎队指的仅仅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这支队伍诞生于1941年8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它被并入了美国陆军航空兵第14航空兵大队,指挥官依然是陈纳德。这个第14大队就不光有战斗机中队了,还有了运输机部队,后来甚至还有了中美两国飞行员混编的队伍,这些都是后话。
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人入侵了缅甸,切断了著名的滇缅公路。您要知道,这滇缅公路在当年可是中国获取国外援助物资最重要的通道,日军的行为,等于是切断了中国输血管。
为了粉碎敌人的封锁,中美两国共同决定,开辟一条从印度的阿纳姆到中国四川的空中走廊,这就是著名的驼峰航线。
但这在当时是完全是超乎人类想象的冒险,为什么?因为这条空中航线要飞过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和横断山,这些山势陡峭复杂,而当年的飞机,飞行的极限高度根本没这些山高,飞行员们只能冒险从两座山峰中间穿过去,稍有不慎,必然是机毁人亡。
在这样的航线上飞行,没有了和敌人在空中搏斗的惊心动魄,换来的却是人与自然搏斗的惊险刺激,为了确保航线的畅通,中美两国的机组人员,您没看错,在这条航线上驾驶运输机的也有我们中国的飞行员了,他们共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根据战后统计的数据,在短短的3年里,一共有84000多人参与了这条航线的飞行,累计为中国运送来了85万吨战略物资。损失的飞机超过了1600架,牺牲的机组成员超过3000人。
在驼峰航线中坠毁的飞机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的《时代周刊》曾经这样描写过驼峰航线,说是在长达800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山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大量飞机的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制的碎片会闪闪发光,让这里变成了一条闪光的铝谷。
1945年抗战胜利后,飞虎队的成员们大都结束了服役返回美国。至于陈纳德本人,早在抗战结束前就被调回了美国。
在他离开以前,中国政府在重庆的新运广场为他举行了欢送仪式。当天晚上6点,上万人赶到了现场,人们挥着手大声呼喊着陈纳德的名字,欢送这位飞虎将军。
面对此情此景,陈纳德深受感动,泪流满面。
一位多年来跟随飞虎队的中国地勤人员曾经这样感慨:“自从马可·波罗以来,还没有一个外国人能够如此博得中国人的人心。”
陈纳德将军
一晃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意气风发的飞虎队小伙子们,已经慢慢老去、凋零。时至今日,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几位。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这几年里,因为种种原因,中美两国之间出现了一些不愉快。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越应该记得:70多年前,我们两国曾经为了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并肩战斗过。而在那之后发生的所有对抗,都给双方带去了巨大的损失。
可以说,对于中美这样的大国来说,从长远来看,只有合作发展才能实现共赢。这样的结论,可是有历史作为依据的。
内容来源:1039听天下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