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无理取闹,有多少是你无理在先?

2020-04-10     T云轩

  每个周一,80的我是和自己较劲和家人、社会较劲的周一。从睡梦的朦胧中中起床,眯着眼睛边刷牙边把昨夜准备的档案一股脑的装进包内,妻子正对着镜子细致的化妆,呵!女人即使结婚了还是延续着爱美的优良“传统”。我的儿子-谭豆豆,周末放养的余味还没退却,坐在地方不亦乐乎的玩着周末爷爷给买的奥特曼玩具。小孩子不管睡多晚,早上总是精力充沛的,我突然那么真真切切的感觉自己已步入中年阶段,哎!岁月不饶过谁啊。

  “爸爸,爸爸,你能陪我玩会奥特曼大战小怪兽吗?”我正准备上班,豆豆举着手里的玩具无比期待的看着我。

  “爸爸上班快迟到了,等你爸爸下班回来再陪你玩。”妻子很体贴的帮我解围。

  豆豆脸上一下彤云密布,泪珠像断了的线啪啪直掉。“我就想爸爸陪我玩会,就一会……”令人头疼的周一从此刻开始了:“小孩子带着周末的狂野周一不愿意上班、上周工作业绩小组不达标要顶雷、路上堵车开会迟到等。”每个周一家里、公司总会大大小小的出现一些状况。

  对于豆豆一大早的无理取闹,妻子放下手中的梳子,就要去找吓唬豆豆的利器-鸡毛掸子。

  就在那么一瞬间我想起了昨天晚上,为了赶文案的进度忙到很晚,豆豆进来好几回叫我陪他玩,我都来不及抬头看他,“爸爸忙完这点点就和你玩”。他都是很乖的答应着,然后小心翼翼的轻轻关上书房的门。过会再来问一次,每次带着失望离开,直到满怀委屈的被妻子抱去睡觉。今天早上情绪上的爆发,可能就是昨天晚上被我一再拒绝慢慢积聚的吧。

  意识到了这一点,我突然感觉很是愧疚,每天忙着工作赚钱,想给他更好的物质生活,却忽视了他成长上一些我们认为的“小情绪”。放下手里的皮包,我一把抱住豆豆,挥着手让妻子去洗漱,表示我能解决。

  “豆豆,你要爸爸陪你玩玩具,爸爸总是拒绝你,你觉得很委屈对不对?”

  豆豆哽咽的点着头,希冀的看着我,又看着手里的奥特曼和那个孤零零摆在地上的怪兽。

  其实我和儿子都是奥特曼系列的忠实粉丝,我也经常和他一起看奥特曼动漫、电影,甚至我的书房还有我们爷俩一个奥特曼玩具、手办的专柜。


  “那爸爸定个闹铃,陪你玩会,等闹铃响了,爸爸就去上班了,豆豆也去洗漱好吗?”

  “好!”挣脱我的怀抱,他满心欢喜的捡起地上的“小怪兽”递给我,他都来不及擦掉眼角的余泪,这几分钟对于他好似分外的珍贵。

  拿着儿子递过来的小怪兽,我很快的进入到了角色扮演中,依稀的记得儿时的自己如果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考一个好的成绩,我的父亲也会陪我游戏作为奖励。跟儿子一起玩游戏的时刻,也是我最放松的时刻,忘记了生活琐碎的烦恼,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

  没玩一会儿,闹铃就开始响起来。我放下手里的玩具,小心翼翼的和他商量:“豆豆,爸爸真的要去上班了,你自己玩可以吗?”

  “好!”虽然眼睛里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他还是爽快的说“可以的,爸爸你去上班吧!”。

  豆豆很礼貌的放下手里的玩具,安安静静的把我送到了门口,挥着手说:“爸爸,再见,早点回来!”。

  在公司的路上,我突然有些许的感动,善良的孩子在晚上试探了好几次,聚集了一晚上的情绪才舍得向我发脾气。而我只陪他玩短短的几分钟,就选择了原谅我。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轻易就给孩子贴上“无理取闹”的标签,但是有多少的无理取闹是他们长久集聚下来的“小情绪”,又有多少是你们所认为的“任性、自私”呢?这,足以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深深反思!

  在我们社交活动中,有多少你坚持的真理和原则被外人看作是无理取闹,你可以向上司,向好友,向妻子倾诉。但你要记得,你的孩子最信任的只有你,请不要辜负了他对你的温柔和善良。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生活中孩子的一些“无理取闹”呢?

  1、转移注意力:孩子无理取闹,这时候我们首先需要自己冷静下来,不要一味的责骂或者讨好,可以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例如拿个他喜欢的玩具和书;例如问些有趣的问题;例如学他哭和他闹着玩,只要注意力分散了就好办了,孩子很快就会忘了无理的要求了。

  2、冷处理:很多孩子表演欲很强,他们往往一边哭闹一边观察大人的表情和动作,这时候的孩子哭闹不见得真的哭闹,如果大人紧张的哄他,他会来劲的,哭闹的更厉害,直到达到目的。如果我们对于他的哭闹无所谓,不理不睬的,那么他哭闹一会就不哭了,因为没有作用,所以就没有表演的欲望了。

  3、倾听:孩子的闹的时候总有一个缘由,这个时候的我们不要端着长辈的架子,也不要一副讨好的态度,我们应该和孩子作为朋友来相处,真诚的听听他们的想法,孩子也是如此,他们需要被尊重。我们可以教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他来做大人,我们做哭闹的孩子,大家都不开心,有的是吵吵闹闹,问他喜欢吗,答案很显而易见的。当然,孩子不会因为教育一次就能改正坏脾气,这样的过程可能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我们作为大人需要坚持。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在纠正孩子无理取闹的坏习惯时,一定要坚持说理,既要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要那样做”,又要让他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要那样做”,为孩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行为准则,作为孩子评价、判断自己行为的依据,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让孩子了解行为准则的意义,他才会心悦诚服地遵守和执行,并自觉地去控制自己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而父母简单的训斥与体罚是不能起到真正教育孩子的作用的。

  结语:很有幸我有那么一个善良、可爱的孩子。我和妻子作为他人生路上的第一导师,也作为他强力的后盾,我们更加应该积极、努力的去成长。我们要做更好自己,他才能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他。

  ——————————

  云轩 2017/7/13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5eIiXEBnkjnB-0zfM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