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还有弘一大师广为流传的一句名句,他说:
“学识的渊博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
财富的丰厚不是为了炫耀奢华,而是增加扬善的担当;
地位的显赫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率众前行;
力量的强悍不是为了欺压弱小,而是为了自由的呼吸;
一个人有了能量,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初心和使命。”
不知道他何时所写,根本不像得道高僧,我怀疑普通和尚都不会这么写,整段话透露着世俗气和功利心。也许是李叔同所写,姑且不辩,差别不大。
这段话如果是小学生所写,我会给他点个小赞;如果是中学生所写,我可能会给他适当的教导;如果是大学生所写,徒抱有遗憾和蔑视;如果是知识分子所写,随他去吧,无可救药;如果是李叔同所写,我也不感到奇怪,本是凡夫俗子。说是弘一写的,有些意外,唯有无语,也懒得理会。可是在我上篇文章指出弘一大师就是鸡汤大师后,很多人不服气,不服气就再给你看看弘一的思想鸡汤和真实水平。
一、整体看
看上去没毛病,鸡汤文都这样,初看很有道理,再看还是有道理,越看越有道理。但是当你真正懂得人性,有了人生阅历后,就会发现这种认识的肤浅。
肤浅就肤浅在这里:这些话,除了漂亮,不会改变任何人,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就算人们看到这段话,每个人都被感动了,都把这话当为座右铭,它也不会改变任何一个人。
有学识,就是要征服人,奴役人。有财富,就是要炫耀。有地位,就必然傲慢。有力量,就一定会恃强凌弱,这是人性的基本光景,不会有人逃出这个规律。这些道理,只是听着好听、看成着好看,就是废话了。除了有毒有害处,漂亮的废话也是鸡汤文的一个大特点,它的作用,也只是修饰一下自己,装饰一下别人。
二、分句看
1、学识的渊博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
结论没问题,关键在于老李认识不到,所谓学识这种东西(包括知识文化学术理论如此等等),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是什么?人们只看到正面,没看到背面,意识不到负面,不理解它的基本面。也就是说,大师把“学识”看高了,把“学识的渊博”看高了。
说到底,学识这种东西,是属人的认识,凡属人的东西识都是非常有限的,这是学识的基本面,此其一。
其二,学识的背面是,首先学识学问思想等等,都不是真理而且无法让人认识真理,第二,人的学识和认识常常是错误的,甚至愚昧的。
其三,学识的负面,是说学识知识的作用未必是好的,比如它更可能让人增加骄傲而不是谦虚,所以耶稣曾说,”心灵贫乏的人有福了“,这是弘一包括佛祖都永远无法认识的智慧(因为他们自以为有智慧,人人可得道)。由于他没有认识到学识的本质和特点,所以他把学识当回事,把学识当回事,这就是肤浅的表现
2、财富的丰厚不是为了炫耀奢华,而是增加扬善的担当
至于这一句话,弘一有三个不懂:不懂财富的本质、不解人性的本质、不知善恶为何物。
财富这东西,只要占据、拥有和追求,就很难停下来。人们很难认识财富的本质,弘一自然也不懂。文学家诗人批判财富,痛斥金钱是万恶之源;理性主义指出金钱财富本是中性词,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其实他们同样没有认识财富的本质。耶稣说,有钱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这句话体现了财富的本质。难道财富本身就是邪恶吗?财富本身当然不是,但财富已被邪恶所利用,属于魔鬼的势力范围。邪恶利用财富控制了每个人的心,既让财富具有了邪恶的性质,又使邪恶塑造了人性。在魔鬼主导的世界,人和财富的结合,财富只能败坏财富的拥有者,同时去迫害别人。
没有对人性的认知,不会理解财富。财富的使命是引导人远离真理,降服自己,降服世界。财富本身就是要炫耀,有了财富人就会炫耀奢华,人们为财富而生而活,最后被财富所埋葬,这就是世人的人生意义。没有正确的信仰,没有认识真理,那么就没有人能逃离这种人生的结局。弘一不明白这些道理。
至于行善,小小的人类哪懂什么善恶?世人口口声声谈善恶,尤其是儒家弟子和佛门中人,他们都回避人性不懂人性,这种追求道德善行,只会导致社会的愚昧落后和虚伪横行。他们都以为人性本善,都以为自以为善,结果使愚昧满盈,人性本相越发彰显。
3,地位的显赫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率众前行
地位的显赫和孤芳自赏联系起来,显得很无知。在这世上,两个概念根本不搭配、不相关,地位显赫当然不是为了孤芳自赏,孤芳自赏也很难地位显赫。地位显赫是为了显亲扬名,人前显贵,就像项羽所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所以刘邦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弘一这里是瞎操心。
其实,人们追求地位显赫,正是为了”率众前行“。不愿意孤芳自赏,当然愿意“率众前行”,这本是中国人的价值观,这也是所谓的人生价值之所在,其实古人早就说过 “大丈夫当如此也!”不新鲜,不差弘一这一嗓子。
大清早亡了。世界的声音是,“你谁啊,你算老几,谁让你率了,为何要跟你前行?”弘一是接受过新事物的人,但满脑子还是陈腐观念,没有任何更新。一个人如果不能摆脱传统,无论是否信了佛还是信了啥,实际上都是白搭。
4、力量的强悍不是为了欺压弱小,而是为了自由的呼吸
肤浅。这么大的人了,根本不知道所谓“力量”和“强悍”为何物。
力量与强悍,就是要恃强凌弱,必然要欺压弱小。
不欺压弱小,就没有力量和强悍;不利用弱小,就没有力量和强悍;不依靠弱小,也没有力量也强悍,但最根本的还是:欺压弱小,力量和强悍才牢固可靠。这是力量与强悍的本性要求。
向往英雄人物吗,力量和强悍就是英雄。但实际上,一个有力量的人,强悍的人,伟大的人,英雄人物,这些都是上帝所诅咒的人,这个道理,本应成为常识,但在我们这里,我想再过几千年,人们也不会理解,李叔同就是读遍佛经,也不会明白,那些陷入传统圣贤观念的人,等天地废去之时,也难明白。
5、一个人有了能量,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初心和使命。
结尾这句话,让我怀疑这句话乃至这段话是出自李叔同之手。就本句话而言,完全不像佛教人士写的,甚至都不像一个知识分子写的,而像一个档员写的,这政治觉悟也太高了吧。也许是弘一叔同所写,其实这句话和上面几话,都大概一个意思,是文人一唱三叹式的抒情,总的意思,就是想建功立业。
“使命”一词,是特别无知的一个表现。这个社会的很多问题,就是来源于各色人等的使命感,我在我的另一文章《中国社会的一个痼疾,就是有伟大理想的人太多》,专门分析了这个问题。连李叔同都认识不到,甚至连弘一法师也认识不到,这个问题我就不必多说了,不想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