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宣太后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主要都是集中在他做大秦太后之后。当然《芈月传》中很多情节都是戏剧化的处理,宣太后的感情也并不是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又是有青梅竹马的初恋黄歇,又是有如父如兄的“邻家老伯”秦惠文王的宠溺,又是有危难之际英雄救美的义渠王。晚年的芈月,见到了一个魏国来的年轻人,长相酷似年轻的黄歇(当然,演员都是黄轩)。这其实是对应真正历史上宣太后晚年的男宠——魏丑夫。
她15岁入秦宫之前感情还是一片空白,入了秦宫,英明神武的秦惠文王,对这个小姑娘就是权威和父兄般的存在。我们可以想象,那时候的秦王,就是芈八子的天、她的神。
而伴着秦王的日子,芈八子的权谋、智慧也随着年龄一道成长。所以,才能在自己儿子远赴燕国为质,秦武王突然暴亡的情况下,迅速掌控朝局,胜过了惠文后和惠文后支持的庶长子公子壮。
嬴稷登基,芈八子成为了宣太后,执政36年(一说41年),她尝到了权力带来的极端荣耀,也把自己和大秦的江山社稷绑在了一起。一句话特别现实,“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为了大秦的利益,她用美人计拉拢稳住了大秦后院的心腹大患义渠,三十多年,和义渠王也并非没有感情,但为了大秦的利益,她还是牺牲了义渠王,也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攻灭义渠,彻底解决大秦的心腹大患。
宣太后一直觉得,自己的长子嬴稷是个软弱的君主,所以,她得替儿子执掌江山,却不知,儿子已经越来越不满母亲和舅舅、弟弟们的专权擅政(史载: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
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嬴稷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经过一系类的运筹帷幄,迅速废掉宣太后,将舅舅魏冉、芈戎、弟弟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驱逐出秦国,嬴稷终于独掌秦国大权。
被迫“退休”的老人是寂寞的,秦宣太后芈月当初有两种感情在自己的心中反复冲击,一种是寂寞难捱的女性情感,一种是对国家的责任感,现在对国家的那份感情淡了。而女性的情感上的空虚,自然就占领了她感情的高地,此时她有了另一位情夫名叫魏丑夫。
昭襄王对于自己母后跟魏丑夫的“恋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把母亲手里的大权都收回了,不能连个男宠都不让她有,春秋战国不像是宋明之后,礼教森严。那个时候相对还是很开放的。
从史书的记载看,宣太后很喜欢魏丑夫。魏丑夫是魏国人,长相清俊儒雅,还很会说话,属于外来的“和尚”,或许他是真心崇拜叱咤风云的喧太后,更多的可能是他对于太后的感情有那么点虚假的成分,毕竟得到太后的庇护会捞到一些好处和政治资本。
宣太后很喜欢魏丑夫,就想让他时刻陪着自己,甚至要陪着她共赴黄泉。这可把这个年轻的小鲜肉吓坏了,急得是焦头烂额想对策,具体怎么回事呢?
原来,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宣太后病重,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就拟下遗命,嘱咐一定要让魏丑夫殉葬,看来,太后是舍不得和魏丑夫分开了,爱到要让他为自己殉葬——不过这生猛的爱可把魏丑夫吓坏了,自己正值青春年华,可没想这么早就死啊。他可没想到,得到太后的青睐和厚爱,结果代价这么大,历来只有男人以女人殉葬的,没有女人以男人殉葬的,看来,宣太后的厚爱的确是挺疯狂的
魏丑夫急得焦头烂额、忧虑不堪,最后求到了当时能和宣太后说得上话的大臣——庸芮哪里。总之,费了不少功夫,终于求得庸芮肯为他出面游说宣太后了。
庸芮是这样对宣太后说的:“太后您认为人死之后,冥冥之中还能知觉人间的事情么?”宣太后说:“人死了当然什么都不会知道了。”
庸芮于是说:“像太后这样明智的人,明明知道人死了不会有什么知觉,为什么还要平白无故的要把自己所爱的人致于死地呢?假如死人还知道什么的话,那么先王早就对太后恨之入骨了。太后赎罪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敢和魏丑夫有私情呢。”
拿先王来吓唬太后,果然好使。
宣太后听了庸芮的话,估计也是想到给老公秦惠文王戴了那么多顶绿帽子了,马上要去见他了,秋后算账也麻烦了,于是就放弃了让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念头。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战国策·秦二·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魏丑夫想靠着宣太后获得政治利益,结果差点把自己的小命搭上,从投资角度来说,是眼光不准,从人性角度来说,是贪图富贵又妄想走捷径的必然代价。
而大秦宣太后作为一个女政治家,晚年时估计更多是空虚寂寞才找了个陪自己说话的人。她的做法,算是给魏丑夫上了实打实的人生课。后面史书上也在没见到什么关于魏丑夫的记载,估计作为一个男宠,能活命就已经不错了,政治生涯算是结束了。
宣太后是一个传奇的女人,在那个男权执掌天下生死的朝代,他开启了女主专政的先河,而且把大秦带入到一个新的强盛阶段。她的很多事,都成为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