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万里之外的人顶礼膜拜,对自己身边的同胞保持沉默。
有的时候我发现一些人,他们在讨论问题时总是谈到万里之外的故事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很多的观点,可是这些人对于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故事,对于我们近在咫尺的同胞却保持了沉默。
当然了,有网友会反驳。
人家谈一下国外的事情怎么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像司马南这样的人,成天变成各种领域的专家,又是谈民营经济,又是谈国际纠纷,可是大家发现没有,司马南从来不谈我们的民生,不谈医疗,不谈教育,不谈社会上的热点案例,对于这些同胞所受的苦难,从来不提。
司马南,如果觉得国外处在水深火热当中,那么应该身体力行,自己去国外,去捐款,去帮助他们。
我们看到好莱坞一些明星,他们觉得一些地方受苦受难,他们就去捐款,就跑到当地去帮忙,然后还对于身边的人也给予了帮助。
大家知道的像迈克尔杰克逊当时还组织了一群人,然后给非洲捐了很多钱,他们不单单在嘴上讲,而是付出了实际行动。
可是像司马南这样的人,大批类似司马南的人谈起来就高谈阔论,可到实际做法当中,完全是另外一种做法。
问题都出现在这里,这些人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对于万里之外的事情格外的关注,对于身边的故事沉默不语,他们在互联网上大肆的宣扬。
然后自己的财产放到了国外,自己的孩子也跑到国外上学,还口口声声说去国外上学,是非常后悔的一件事。
有人清楚,金教授说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去国外上学,然后金教授就参加了自己儿子在国外的婚礼。
你说这种事情大家应该怎么看?
我们社会上老百姓热议的话题,比如说缴纳养老金,退休的问题,医保的问题,司马南这些人沉默不语,却对国外的事情格外的上心。
现在,司马南发表了一个动态,代表巴勒斯坦人发声。
在司马南看来,辛瓦尔是“民族英雄”。
应该给他“封圣”,整个巴勒斯坦都在为他的死感到悲痛,司马南从互联网上的发文用四个词来形容非常的恰当,那就是如丧考妣。
我们从一些主流媒体的发言也可以清晰的看到。
某人对这件事情有些幸灾乐祸,这可是司马南向往的地方。
连他们的主流媒体都幸灾乐祸,司马南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关键的问题是,司马南怎么就知道巴勒斯坦人民的情绪?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之前有个事情,因为西凤酒的舆论,司马南说这是对自己的“网暴”,当司马南批评别人的时候就是“民意”,当别人批评司马南的时候,就是“网暴”,这就让大家理解不了。
司马南天天喜欢的朋友都幸灾乐祸了,现在司马南却代表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情绪,你司马南凭什么代表别人的情绪?
你凭什么代表别人的立场?
网友们的观点很简单,如果司马南从内心里真的这么认为,那么就请司马南前往当地,给予当地人民一种实际的支持,要么就通过互联网,通过一些渠道去给当地捐款,去给当地捐物资,不要成天在互联网上高谈阔论。
我们在社会当中说,比如说看到一些社会新闻,有人因为车祸或者说生病了,热心的网友会给他们捐款,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捐款,就真的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能够实际的帮助别人。
既然司马南如此的热爱,如此真诚的相信,既不捐款,也不前往当地,只是在互联网上高谈阔论,这就难免让网友们觉得这是一种秀。
还有网友说请司马南去继位,去当一把手带领当地,一把手当不了就当一个小士兵,这样大家才相信司马南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