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杨晓伦
又到一年腊八节,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在寒冬腊月喝一碗腊八粥已经是标配。但你知道古代的驻马店人是怎样过腊八的吗?
驻马店地区现存最早的县志——嘉靖《真阳(今正阳县)县志》记载,腊八当时叫腊日。每到这天,人就会储存一些粮食物品,认为“凡物于此日蓄之耐久”,可以持久不坏。在万历《新蔡县志》和顺治《遂平县志》中,腊八这天古人除了和我们一样,“以豆果杂秔粟米”熬制腊八粥外,还会“蓄水作酒,藏糟为醋”,谓之“腊脚”。据说这天酿作的酒醋会“经久不生虫蛆。”这里“腊”同腊月的“腊”,还有一个读音作“gé”,有肥胖的意思。
在清《汝阳县(今汝南、平舆县)志》里还有腊八“小儿剃头”的记载。因为不见于其他各县县志,或许当时并不普遍,也可能是今天腊月剃头风俗的滥觞。
过了腊八,意味着春节越来越近,在驻马店民间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鸡叫,年夜来到”“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的说法。上蔡县一带有“腊八鸡叫,年夜来到,小妮要花,小孩要炮,老婆要花衣裳,老头急得直脱光脊梁”,汝南有“腊八不吃腊米粥,媳妇撵着汉子哭。别人问她哭啥哩,他不给俺籴米打豆腐”的谚语,道出了物资紧缺年代“有钱家好当,没钱万事难”的无奈。(编辑 李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