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学术论文的写法多种多样,但从总体上看,任何形式的学术论文总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对研究课题重点加以论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想要写好学术论文,达晋编译认为,在具体撰写中至少应当注意以下7个方面。
1.选题要适当。写论文一定要找准论题,因为论题就是要分析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全部努力的价值所在。论题应在论文标题中简练、明确地表达出来,所涵盖的问题,其范围大小要合适,论文所表明的问题应该明确而具有内在的联系。
2.论点要鲜明。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论文的灵魂。确立论点是写好论文的前提,它是我们根据文题要求,对所论述的事物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和深思熟虑的产物,是对事物经过细致分析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体现着作者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论文的论点必须做到鲜明,即要明确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全篇的概念与判断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观、片面,以及脱离客观实际。
3.论据要详实。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并不是表个态或拟个新词拼成某个新观点所能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你用以说明论点的那些论据有何代表性,能否站住脚。也就是说,支撑论点的论据与被支撑的论点同样重要。当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我们查询、收集、积累文献信息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资料具有高效率、方便快捷的优势,为我们撰写学术论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与信息。掌握了大量丰富的材料和信息,撰写论文时论述起来会充实有力。
4.框架要有逻辑性。虽然学术论文在形式上属于议论文,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要有自己的理论系统。学术论文不能停留于事实、现象的罗列,而须探究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要运用理论思维,通过对事实的抽象、概括、说理、辨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将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论文的基本框架是逻辑的,是以主题论点为核心,以分论点为支柱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充满了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等事理关系。
5.内容要创新。论文不仅要进行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而且还要提出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创新是科学的本质,是论文的生命。是否有创新,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论文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它不能重复已有的知识,甚至也不同于一些学术专著,论文必须创造性地解决某一专业领域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学术论文的创新,可以有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提出新结论、新理论、新方法等多种途径。
6.学术作风要严谨。严谨的学术作风是任何学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信息时代为我们查询、收集、积累文献信息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等学术腐败现象也日渐增多。目前,教师工作都强调科研成果以论文为主,企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定也与论文挂钩,所以不少人为此铤而走险。学术腐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搞学术研究容不得有半点虚假,严谨是学术精神的根本,须大力弘扬严谨学风。
7.格式要规范。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即学术论文写作的规则、规矩、标准、范式。一般来说,如果学术论文写作不遵循一定的规范,就很难写出好的学术论文。目前,我国学术论文写作基本规范的依据已形成若干推荐标准。而且,一般每种学术期刊都依据自身特点,对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均作了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