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沫若诗《《看晋剧种种》》看其对戏剧发展的见解

2024-05-08     地方小霸王大集合

原标题:从郭沫若诗《《看晋剧种种》》看其对戏剧发展的见解

秀容在线

戏剧应该怎么发展?这是一个不知多少人谈论过的一个老问题了过去由于文化发展比较单一,我们的文艺活动主要就是戏剧,戏剧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少我们对戏剧的未来前景不太担忧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竞争年老戏迷的不断流失,导致戏剧发展出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戏剧发展的议论也便多了起来其实在过去戏剧发展比较景气的时候文化界戏剧界名人也对戏剧未来的发展提出过不少见解这些见解就是在我们现在看来也有不少正确的地方值得借鉴

郭沫若是我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话剧屈原》《虎符》《蔡文姬等是我们所熟悉的作品他对话剧的创作特别是历史话剧的创作有不少见解但对戏曲的见解我们所见到的很少而用诗写成的对戏剧发展的见解我们就更难看到了在山西他曾挥毫泼墨而写的对戏剧发展见解的诗便是我们所见到的唯一一首

山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郭沫若对山西无限神往在他1978年病逝时四人帮已被粉碎不存在别的人对他威胁和迫害但他还是自愿地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大寨撒在山西就是明证而戏剧就是山西最具魅力的历史文化之一郭沫若尽管身居高位尽管手中事情繁杂但他还是抽出相当时间拿出相当精力对山西戏剧给予积极热情的关注--——我们从<<看晋剧种种>>这首诗便可知晓一切

解放后郭沫若不顾年老曾在1959年和1965年两次来山西视察工作社会文化生活都在他视察之列196512郭沫若已74虚岁了但他还是对山西进行了十余天的视察去过山西平定运城和太原不少地方听取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汇报最后他把试点转向山西戏剧并在太原观看了由蒲剧和北路梆子演出的现代戏彩礼》,由临猗县演出的现代戏一颗红心》,并即刻赋诗这首<<看晋剧种种>>的诗就是这样产生的

一般地讲我们平时所说的晋剧是指中路梆子郭沫若这里所说的晋剧是指山西的戏剧包括蒲剧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等山西境内的地方戏曲为进一步了解郭沫若对戏剧发展的见解我们现在不妨把此诗全文写出听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两家彩礼嘲封建一颗红心赛太阳革命追求新事物推陈涤荡旧文章喜闻乐见存基本传统还须善发扬从这首通俗易懂的七言诗中我们看到郭沫若对戏剧发展的见解是:

戏剧在思想性方面,应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发展的新事件新特点

从古至今,大凡著名的戏剧都必须有高度的思想性思想性是作家所处那个时期社会发展的高度概括和提炼郭沫若深知这一点但作为我们处在新社会新时期的作家来说当代戏剧,特别是现代戏又该怎么写呢郭沫若没有说要概括和提炼社会,而是要大家关注社会新事物写新东西也就是说现代戏要有新思想要表现新事物当然这里还包含作家的取材要取新事件新事物新是戏剧的生命是戏剧的灵魂只有新观众才认可和接受同时对于旧思想旧素材郭沫若认为首先应该推陈”,对有价值和意义的我们要进行重新加工和改编让她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和新社会里的新事物同步其次戏剧创作采用涤荡方式对旧思想旧素材要大胆扔去,不要可惜这一见解在郭沫若的话剧创作的实践和理论中我们也能够找到

戏剧必须接受老百姓的检验必须老百姓受欢迎

戏剧作品有其特殊性的她是一门生于民间长与民间最后又回归民间的艺术她的质量如何演出效果如何更简单的说是好与不好是老百姓说了算也正如郭沫若所说是老百姓要喜闻乐见”。这一见解可以说是前一见解的继续字定义新不是故弄玄虚标新立异作家想写什么写什么作家写的东西必须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行反过来就是说老百姓不喜欢不行这里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需要我们注意一是作家在剧本写作的内容上老百姓必须喜闻乐见”;二是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老百姓必须喜闻乐见”,这里既有作家的责任也有导演和表演艺术家们的责任三是在作品的情感表现上老百姓必须喜闻乐见”。戏剧作品必须以情动人作家在作品中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信息老百姓是否接受是否喜闻乐见”,十分重要但我们这里应该注意一点郭沫若这里虽然十分强调戏剧作品要让百姓喜闻乐见”,但这里的喜闻乐见不是要让作家所写的戏剧作品一味地迎合老百姓甚至是用一些低俗下流的东西去侵蚀不少老百性还很愚昧无知的思维这种作品当时也许能让老百姓一时叫好但随着时间的流失老百姓发现他们上旦受骗被作家和艺术家们给哄骗我们现在的一些小戏就存在这方面的一些问题郭沫若看来当时就知道有这种情况发生因此他写到喜闻乐见存基本”。这里的存基本”,就是说戏剧作品不是说凡老百姓喜欢的都行,而是说戏剧作品要在保持基本的思想规范道德规范和伦理规范的基础上让老百姓去喜闻乐见”。这一定义表明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不可随心所欲

三、戏剧不能变调走样必须保持传统的格式在传统上改革

郭沫若在该诗的最后一句说传统还须善发扬”,关于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戏剧的艺术表演方面和声腔方面我们知道戏剧从诞生起就有自己固定独特的表演模式和音乐模式且一个剧种和其它剧种还有区别如何使某一剧种发扬光大继而推动整个戏剧发展郭沫若认为要坚持传统,不能丢弃,只不过我们要结合时代,善于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这一点直至现在仍然适应于对戏剧工作的指导。我们这里需要注意,某一剧种,即使再改革,她还必须保持这一剧种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特点,这是该剧种固有的模式,如果改革把该剧种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特点取掉了,那么也就等于把该剧种取掉了,改革将没有任何意义。

伟大的戏剧家郭沫若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今天重读他的诗歌,重温他的话语,重新理解他对地方戏剧发展的见解,对于我们廓清现在戏剧理论上的好多迷茫,大力发展地方戏剧,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其现实意义仍不可低估!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2年12月《忻州戏曲文论选》原忻州市戏剧研究所主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4ae0fab4138186615cce073b3fd9d7b.html



山西1人被查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