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含有大量激素,男人吃多变娘,女人得癌?告诉你答案

2024-06-09     39健康网

后台收到粉丝的留言:

“听说豆腐里有雌激素,男的吃多了容易变娘,女的吃多了容易得乳腺癌,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男女看了都得沉默下,沉默过后还是得老实说,豆腐里确实含有“雌激素”。

但膳食指南又推荐我们每天吃15-25克大豆,换算成豆腐的话就是100克左右,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豆腐雌激素高,男吃变娘女吃得癌?

相信不少人都看到过上面的说法,说豆腐里含有雌激素,还有最新版本的说法,除了男女外,老少吃了也不好,年轻的吃了容易提前发育,老一辈吃了容易得癌。

问题根源就出在这个雌激素上。确实豆腐有“雌激素”——异黄酮,但这个雌激素和我们平常理解的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这是一种常见的植物雌激素,只有弱雌激素活性。异黄酮虽然也能与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但效果远远低于人体自身产生的雌激素。

陕西省中医院代谢病科安婷表示,豆腐内的雌激素对身体雌激素水平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吃点豆腐能提高整体水平。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吃豆腐反而会形成抑制作用,维持整体的平衡。

豆腐里的雌激素不但不是它的缺点,反而是它的优点。因此不但不会增加癌症风险,还会降低风险。

今年3月,宁波大学联合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在著名期刊《营养素》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增加 100 克豆腐摄入,与癌症风险降低 32%相关。

中国营养学会也表示,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可降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概率、减少乳腺癌的风险,还有助于老年朋友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等。

二、豆腐乳有霉菌,吃多了还会致癌?

除了豆腐背上黑锅,豆腐乳也经常被曲解。

豆腐乳是独属于我国的美食,征服了我们的味蕾,陪国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年代。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加强,不少人对腐乳的营养和安全产生了怀疑。

主要是认为腐乳又是霉菌又是发酵的,里面的黄曲霉毒素和亚硝酸盐肯定少不了,恰恰这些都会致癌。

浙江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朱琴对此进行了辟谣,腐乳制作时使用的是毛霉菌,还有少量特定方法筛选的可食用有益菌:曲霉、青霉以及酵母菌等,这些均不会产生毒素,自然也不会威胁健康。而红色腐乳所使用的红曲色素,也是一种由红曲菌产生的天然色素,对健康是非常安全的。

至于亚硝酸盐,在腐乳的整个发酵过程中都不会产生。但在腐乳开封后要注意保存的方式,要及时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并在保质期内食用完,如果发现腐乳发黑、发臭、发酸的话,要及时丢弃。

豆腐乳不但不会致癌,营养物质也极其丰富。

腐乳是由豆腐制作而成的,在制作过程中不会耗损豆腐的营养成分,一些营养成分还会增加,如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含量会明显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腐乳不适合所有人食用,其内里的嘌呤、盐分含量较高,对于罹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痛风以及肾病的患者而言,建议少吃。

一块腐乳约在10g左右,含盐量在0.5~1g左右,普通人每日摄入的量建议控制在1块左右,不要大量摄入。实在爱吃腐乳的话,可以选择一些低盐的腐乳。

三、短寿吃肉,长寿吃豆,是真的吗?

俗话说“短寿吃肉,长寿吃豆”,意思是吃豆制品的人更容易长寿,反之吃肉则容易短寿,这句话有科学依据吗?

今年2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食品》上发表的研究指出,在增加植物蛋白食物摄入的同时减少红肉、加工肉的摄入量,可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还能让寿命延长近9个月。

可见吃豆制品的确对健康有益,但有些食品虽然叫豆腐,内里的大豆含量很少,甚至不含豆,中国营养学会原秘书长翟凤英,分享了4种,日常要注意筛选。

1.日本豆腐

日本豆腐的口感十分顺滑,但其是由鸡蛋、水和盐制成的,和豆制品完全没有关系,且含盐量很高。

2.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有豆腐类似的口感,但其主要是由杏仁、糖、鲜奶/奶精制成的,是个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

3.鱼豆腐

鱼豆腐的主要成分为鱼浆,再加上淀粉、糖、盐、油等制成,黄豆的占比非常小。

4.千叶豆腐

千叶豆腐的主要成分是大豆分离蛋白,在分离过程中会让脂肪磷脂等生物活性成分都被洗掉,且为了保证口感会添加大量的盐、油,日常不建议多吃。

豆制品对于我们的健康有好处,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食用,但要注意一些打着豆制品旗号,但其实并不是豆制品的食物,这些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1]《这种食物或能降低癌症和糖尿病风险!很多人都误解它了!》.科普中国 2024-06-02

[2]《腐乳到底是营养佳品,还是致癌杀手?》.科学+ 2023-03-31

[3]《会吃豆胜过会吃肉,吃豆的好处不止这4种》.健康时报 2023-06-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3f1e35c39610dacf8fe9f69c24b8f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