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底?这才是抄底医药的正确姿势(附名单)

2022-07-27     钱耳朵

原标题:历史大底?这才是抄底医药的正确姿势(附名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议论, 医药已经到了毕生大底,此时不抄更待何时?更有投资者出手买入,把曾经被称为“葛韭菜”的葛兰再次推上千亿基金经理的宝座。

确实,经历了前不久的反弹,很多人都觉得医药在底部要动了,有点死灰复燃的迹象,就是不知道这点火星能不能烧起来,重现2019、2020年的燎原盛景?

今天,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聊聊医药: 医药行业都有什么?影响医药涨跌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投资医药(俗称啥时候抄底)。

01医药行业都有什么?

有些朋友想投资医药板块,结果翻指数的时候一脸懵,什么生物医药、医疗卫生、医疗器械一大堆。想听听大V意见吧,大V又蹦出来CXO、CRO,更懵了。

所以医药到底都有什么呢?

如果按照申万医药生物行业分类,一级行业之下有六大二级行业: 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其中化学制药包括化学制剂、原料药、CMO(医药生产外包);生物制品包括生物药、血液制品和疫苗;医疗器械包括器械、设备、IVD(体外诊断产品)和制药装备。

听上去很复杂?其实只要把你看病的流程想一遍,这医药里的六大类都能对应上。假如你某天肚子疼,去了隔壁医院,医院给你提供了挂号问询等一系列服务,这是医疗服务。看病的过程中你可能做了CT等检查项,用到的机器是医疗器械。医生问诊结束后给你开了张处方,上面有西药有中药,这其中可能包含了化学制药、中药和生物制品。通过这次肚子疼,你决定在家里备点腹痛药,于是去药店买了几种,这是医药商业。

02影响医药涨跌的因素

很多人之所以对医药板块念念不忘,是因为医药板块也曾经辉煌过,在2019—2020年的那段时间,让很多人赚过钱。

涨的原因很简单。需求端看, 医药是一个和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看病吃药是人们的刚性消费需求。供给端看, 制药过程尤其是创新药、医疗器械的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科技投入,成本高售价更高。前些年医保覆盖范围有限,很多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使用都需要自费,药企的利润年年增长,业绩一片大好。

这是人们长期看好医药行业的一个原因, 它集消费与科技于一体,兼顾了价值与成长。

另一方面,2020年开始的疫情又让疫苗、检测等细分领域快速上涨,带动医药板块走了一波结构性牛市。

从2021年2月医药板块见顶以来,这波不回头的下坡路走了整整一年半。

跌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 医保覆盖范围扩大,集采愈加频繁,让原本风生水起的创新药、医疗器械利润大幅下滑。看一下中证医药指数近5年的走势,你会发现长期来看指数是上涨的,但图上的几个集采时间段,2018、2020年两次大规模集采,都让那时的医药行业狠狠跌了一跤。

另一方面, 医药外包(CXO)也受美国清单影响,被制裁得相当严重,从2022年2月开始,以药明康德为首的多家CXO公司被纳入UVL名单, 美国医药公司被禁止和这些CXO公司做业务,这导致了海外市场的急剧收缩

所以说,导致医药板块下跌的最主要因素, 一是集采二是美国制裁,前者利空创新药、医疗器械,后者利空CXO尤其是其下CRO(创新药研发外包)。集采目前还没有松动迹象,美国虽然因为通胀原因在对华关税上有好转预期,但美国经济衰退压力同样很大,对CXO的需求也会下降。

这时候你或许会问,偌大一个医药板块,怎么就被三四个细分项拉垮了呢?

要知道我国306家医药企业,除去特殊的70家中药企业,从事化学制药的公司有130家,占了一半;其次是从事疫苗类生物制品研发、医疗器械的公司,分别有43家、37家。也就是说,目前上市的药企中70%都受到利空影响。

03医药板块怎么抄底?

在冷风遍地吹的医药行业里, 整体来看目前不具备β收益,因此投资医药行业指数中期行不通,医药板块整体崛起还得看我上面说的两大压制因素能否消除。

这时, 投资医药要寻找的是细分领域的α收益,也就是说个别三级行业存在的结构性机会。比如不受集采和美国清单影响的 中药、专科医院(眼科牙科)、医药流通等。

中药在过去几年一直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中药原材料的涨价也带来了中成药的价格上调,再加上不受集采影响,中药企业的利润近年来增长较快。

专科医院,诸如眼科牙科这些都属于刚需,且不在医保范围内,疫情之后患者需求大涨,有一定向好预期。

医药流通中的药店、保健品、自费药等等,也都受益于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复苏,虽然疫情让企业业绩受创,但恢复起来速度快,加之其必选消费的属性,受通胀影响较小。

不过,是否投资这些细分领域,还要看相应的 市场情绪和估值。如果过热、过高,也要加以警惕。

像最近比较火的 医美概念,我就持保守态度。诚然暑期是医美的消费旺季,费用又都由消费者自己买单,利润不必说,业绩在同行业里绝对是数一数二。但医美当前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估值,前期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 估值较高,需要业绩来消化。

综上,对于医药板块,我的观点是整体估值确实不高,但 基本面何时反转,我只能说目前没信号,得等等。如果要投,一定要找那些 有超额收益、且估值合理的细分赛道去投。

那在基金方面,想投资医药的该怎么选呢?首先说个常识,医药领域中,主动型基金往往能跑赢指数型基金,但我们在选主动型基金时能找到的大多是带有“医药”、“医疗”字样的主题基金,这些主题基金你观察他们的持仓就会发现,大部分重仓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比如前十大重仓股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 这和我上述说的细分领域不符,短期我不看好。

那怎样才能精选具备α收益的“另类”医药基金呢? 我特意整理了一张名单,后台私信“医药”即可领取。

今日股债利差

扩展阅读:

·【宏观】美若对华降关税,利好哪些领域?

·【行业】大涨过后的煤炭,下半年还能涨吗?

·【基金】抓住“高费率”这个基金刺客!

·【指标】还能入场吗?一个指标帮你判断

点个在看鼓励一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33bbfc6e7a7978f7f08b371db276c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