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个短视频。
看完的时候,十点君发现脸上挂满了泪。
视频里的孩子,年仅2岁,却患上了一种罕见疾病“门克斯综合症”:
身体绵软无力,无法趴着、站着,只能摊躺着。
“没法治疗,只能依靠一种叫组氨酸铜的药物延缓症状。”医生说。
但介于疫情,当时这种国外的药物很难购买。
然而,这位父亲并没有放弃,他先是遍寻名医,之后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
翻阅医书、自行学医、自己研发药物。
仅有高中学历的他,在家人和亲戚的反对下,靠着一身孤勇,独自学习复杂的医理、翻译陌生的英文文献。
熬过了无数个夜晚,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甚至把自己当作“小白鼠”试药。
终于,他成功研发出了这种药物。
并且延缓了儿子的症状。
为了彻底治愈儿子,他还在社会的帮助下,继续让儿子尝试“基因治疗法”。
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儿子的情况正在一点点好转。
整个故事,让人心生震撼:
原来爱真的能让一个平凡人,化身无所不能的“超人”。
(当然,十点君是不建议大家去“以身试药”的,这很危险。)
今天,十点君收集整理了6个“爱的故事”,希望看完的你,也能从心里生出力量,支撑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父母存在的意义,从不只是给予孩子舒适富裕的生活。
更是在陪伴中,能够给予足够的爱与关注,让孩子们可以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每一个被父母好好爱着的人,在内心都有个不倒的“靠山”。
父母存在的意义,从不只是给予孩子舒适富裕的生活。
更是在陪伴中,能够给予足够的爱与关注,让孩子们可以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每一个被父母好好爱着的人,在内心都有个不倒的“靠山”。
@肉包打狗狗不理:
我今年22岁,刚刚毕业,加班很多。
前阵子端午只放假了一天,和妈妈视频,我完全笑不出来,语气也不受控的低沉。
妈妈察觉到了我的不对劲,但是当下没有点破。
挂了电话后,妈妈给我发来了一大段微信文字,看后我眼泪立马就掉下来了。
妈妈说:
“妹妹,你工作上是不顺心吗?是做起来很有压力吗?
如果压力太大,就重新找,反正我们家还是做得起饭的,爸爸妈妈都还在做工。”
“虽然妈妈不希望你轻易放弃,因为之后肯定还有很多困难。
我们能应对就努力应对,实在不行,大不了重新再找。”
“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我们对你的爱是毋庸置疑的。
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那一刻,我真实地感受到:
我像一只风筝,而家像一根细绳,也像一阵风。
无论我飞到哪,每当我摇摇欲坠时,他们总会牢牢牵住我,托起我。
@不撸肚
30岁那天,和谈了快500天的男朋友分手了。
刚分手时,我觉得全世界就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
冰淇淋要第二份半价,团购都是双人餐,连打羽毛球都找不到人……
昨晚没忍住,我和爸妈坦白了。
原以为他们会说服我去找“前男友”复合,毕竟我的年龄摆在这,在婚恋市场没有“议价权”。
但出乎意料的是:
爸爸一个劲地夸我勇敢,还给我零花钱,要我报兴趣班,劝我多多体验一个人的快乐。
听了爸爸的话,我立马去报了游泳课,认识了运动搭子,还找到了有出单人套餐的火锅,点了最爱的番茄锅(以前都要迁就前任点辣锅)。
最近还报名了青岛的单人友好运动,打算和爸妈一起参加!
在网上,总是能刷到这样的问题:
“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好的爱情?”
有一个答案我很喜欢:
“其实每一段好的关系都是这样,你相信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紧张地怀疑自己是否很糟糕。”
当然,就算暂时没有找到这样的爱情,也请不要忘记:
爱从来不是天外来物,你永远可以先爱自己。
在网上,总是能刷到这样的问题:
“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好的爱情?”
有一个答案我很喜欢:
“其实每一段好的关系都是这样,你相信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紧张地怀疑自己是否很糟糕。”
当然,就算暂时没有找到这样的爱情,也请不要忘记:
爱从来不是天外来物,你永远可以先爱自己。
@诺诺
我出生在一个很传统的家庭,不管我取得什么成就,父母总是打压、否定我。
导致我从小就很自卑,也很敏感,不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直到大学毕业,我遇到了我男朋友(现在已经是老公啦),他总是在我低谷时陪伴、鼓励我,为我每一次进步和收获发出由衷欢呼。
平时也从来不遮遮掩掩我们的关系,骄傲地向他的家人、朋友介绍我。
他让我知道,原来我是值得被爱的。
他的温柔和欣赏,抚平了我身上看不见的毛刺,我变得更加温和、有力量,也慢慢学会了认同和爱护自己。
其实,爱情中送给对方最好的礼物,从来不是什么钻戒、玫瑰。
而是他留在我脑袋里的思想和习惯,它们改变了看这个世界,和我爱自己的方式。
谢谢我的老公,他让我变成了更好的人。
@陈耳东:
我没有经历过这样好的感情,但我想分享我最喜欢的一对夫妻。
史铁生和陈希米。
母亲早逝,饱受病痛折磨,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常年感受着命运阴影的笼罩。
直到他遇到了陈希米。
史铁生是作家,陈希米是编辑,两人因稿件来往相识,又在书信中情愫渐生。
史铁生曾写下这样的句子:
“你来了黑夜才听懂期待,你来了白昼才看破樊篱,你是陈希米。”
在史铁生身旁时,陈希米总是面色柔和、脸上笑容纯粹而灿烂,即使右腿有轻微残疾,也不妨碍她成为史铁生的管家、助手和双腿。
她担起照顾史铁生的生活大小事,从生活起居,到媒体对接。
媒体要采访史铁生,她总不厌其烦地交代:
“不要聊得太晚,他需要休息。”
而史铁生,也会用文字来表达对陈希米的爱意。
铁凝曾这样形容她去史铁生家里做客的情景:
“这个充满面包香的家,整洁、朴素、温暖,那样的有尊严,他们过的每一天,都那么有情有义。”
这就是我向往的爱情,互相支撑,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温暖和力量。
人生有一百次失望的时刻,就会有一百次被朋友打捞的时刻。
他们像人生的止痛药:
陪你玩,听你倾诉,让你在生活的重压下有片刻喘息。
很多朋友处久了,甚至会像亲人一般,给你无条件的支持和爱。
人生有一百次失望的时刻,就会有一百次被朋友打捞的时刻。
他们像人生的止痛药:
陪你玩,听你倾诉,让你在生活的重压下有片刻喘息。
很多朋友处久了,甚至会像亲人一般,给你无条件的支持和爱。
@皱纹纸
我是在青春期认识的她。
高中从外地转学回到老家,内向的我对新环境充满了不安和恐惧,感觉班上的同学都很开朗很外向。
而我在里面,显得格格不入。
甚至因为听不懂老家话,被舍友默默孤立了。
我经常用被子捂住头,在夜晚无声地哭,甚至一度出现了抑郁的先兆:
莫名流泪,课堂走神。
一天上体育课,老师让大家自由活动,无处去的我,只能在操场的小角落一个人呆坐着。
这个时候,她跑了过来,主动和我搭话,还拿了小零食问我要不要吃。
从那以后,她总是会陪着我,第一时间察觉到我的情绪,还拉着我融入班级。
有了很多朋友,我变得松弛了,也有了自信和笑容。
“我就像一团容易被情绪揉皱的纸,而我的朋友总是适时地拎着小熨斗出现,一点一点把我熨开、铺平。”
虽然毕业之后,彼此就渐渐没了联系,但是只要想起她,我的心里就暖烘烘的。
因为她,我明白了朋友的意义,也在长大后,渐渐成为了她这样“熨烫”别人的人。
我很想她,也会在远方,深深地祝福她。
@细细盐粒
我有一个老姐妹,认识很多年了。
我们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恋爱、结婚、生子,现在也依然保持着联系。
回想一些人生中低谷的时刻,都有她陪伴鼓励的身影。
失业的时候,她跑到我的城市,带我出去散心、吃好吃的、喝酒唠嗑;
失恋的时候,她天天找些搞笑段子分享给我,晚上还时不时跟我视频,鼓励我外出走动;
结婚的时候,作为伴娘,我给她包了大大的红包,可她却退回了红包,里面还加上了路费和请假费,她告诉我:
不要破费,结婚很花钱,留着给你自己以后结婚了,买两件喜欢的家具吧。
认识她之前,以为朋友不过是吃饭、玩耍的关系;
认识她之后,才知道和她分享过的阵痛与共鸣,一点不比爱情、亲情少。
如今尽管要照顾家庭,不能经常走动,但我知道:
任何时候,在我们“电量”不足时,都能给对方充电、加油。
成年人的世界没那么美好,而她就是我为数不多的那点光。
写在最后的话:
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悄无声息的委屈,还面对过很多难以跨越的难关。
可是,风雨会到来,也会离开。
而陪伴在你左右,或者曾经照亮过你的人,终会给你带来永久的影响。
你以为那些漫长孤独的时刻,都是自己独自扛过来的。
实际上,你从别人身上得到的爱,早已化作照亮前路的光,甚至成为了你身体难以割舍的一部分,陪着你一次次击穿黑暗。
点亮文末【在看】,并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
人生总有皱褶,希望你能时常想起家人、爱人和朋友给你的爱。
勇敢地向前看,坚强地走下去。
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爱的故事”,给予小伙伴一些力量~
作者 | 阿慌,慌慌张张,不只为碎银几两。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林溪安,喜马拉雅电台:林溪安,微信视频号:林溪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生路长,只有身体无恙,
才能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模样。
十点特创【自愈养生营】,
邀请忠于自己,忠于健康的你加入~
营内每天养生知识放送,
专业养生顾问1对1解答,
每周定期养生课程分享,
与同频养生人一起打卡共勉!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