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不止有眼前的美景
还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Yes厦门
,赞 1237
清明节已过
我们在寄托哀思的同时
也在思考如何体现对生命的认知和尊重
近期发布的《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随着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遗嘱问题。
Q
年轻人,你现在会给自己立遗嘱吗
市民A:因为我有孩子,我会去想这个问题,有句话说,明天和意外谁能知道,哪个更早。
市民B:会有这个想法,比如说家里有独生子女的,如果已经很明确自己的财产要留给谁,可以提前做这个事情。
从2017年开始
60岁以下立遗嘱人数逐年上升
截至2022年
60岁以下订立遗嘱人群中
30岁至39岁人数占比29.74%
占比近三成
年轻人立遗嘱比例正在增长
不少年轻人表示
会考虑现在就给自己立遗嘱
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
厦门年轻人订立遗嘱
咨询数量增多
在思明区的一家遗嘱咨询点,市民王先生正在询问遗嘱订立的相关事宜。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订立遗嘱的流程,并了解王先生的家庭情况、订立遗嘱的原因等,帮他做出专业的法律分析。
王先生今年34岁,他告诉记者,家中老人养老以及孩子抚养是他最关心的问题,遗嘱可以帮他提前做好财富安排,更好地保障家人未来的生活。
市民王先生:
我觉得作为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的一批人,我们也有自己的信仰,遗嘱我把它看作一个工具,如果这个工具对我们释放的是善意的话,我们何不去了解一下它,通过法律层面的梳理,对财富有多少,未来怎么安排,其实是给到我们一个确定性。
遗嘱咨询点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前来咨询遗嘱订立的市民不断增多,除了老年人,还有不少像王先生这样的年轻人。
本地订立遗嘱的人群女性偏多,还有一些不婚、无子女人群则出于希望在遗嘱中指定遗产继承人的考量,以防遗产旁落。
老年人遗嘱所处理的财产多为房产、股票、存款等,立遗嘱的出发点多是“定向传承”。
而年轻人所处理的财产类型相对多样,他们更关注梳理资产清单,方便家人知道资产在哪里。
咨询订立遗嘱的市民中
不少人咨询独生子女的继承权问题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担心,孩子婚后将可能因离婚而导致遗产被分割。想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保护子女的个人财产。”
林伽歆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受赠的财产若没有提前约定归子女个人所有,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在不少家庭眼里,订立遗嘱能减少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家庭财产继承纠纷。
“我父母有兄弟姐妹,如果我先于父母过世,个人财产发生转继承,导致妻儿不能完全继承,该怎么办?”林伽歆说,曾有一位30多岁已婚男性咨询了上述问题,这种情况也是近年来年轻人订立遗嘱的一种情况。
“若是子女比父母去世早,而后父母过世发生转继承导致继承人增加的情况,个人财产将可能被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继承。”为了防止财产旁落、保障父母和家人的权益,不少年轻人通过提前订立遗嘱的方式,将财产直接指定给配偶或子女继承。
财富传承管理师、中华遗嘱库宣传大使
林伽歆:
年轻人咨询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了。他们不太会去忌讳死亡这件事情,而是会考虑的是现在持有的资产情况的多样化,可能有游戏账号、电子钱包、未来有数字货币这样的一些财产,将来怎么样去有效给到想给的人,这些是年轻人关注的话题。
据厦门市鹭江公证处的数据显示,2018年办理遗嘱的当事人中,18到39岁的占比有4.2%,而到了2022年,这个年龄阶段的占比就达到了9.8%。
给自己立遗嘱的年轻人
能有多年轻呢?
在厦门市鹭江公证处
记者了解到
去年,有一位19岁的年轻人
来这里立公正遗嘱
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常务副主任陈军介绍,这是一名喜爱运动的19岁年轻人,他名下有一套房子是父母亲出钱买的,他本人即将出国留学,怕自己在国外出现意外,所以他决定来立一份公证遗嘱,把这套房产留给他母亲继承。
年轻人所咨询的订立遗嘱相关问题
呈现出需求多元化等特点
虚拟财产能否顺利继承?
Q
年轻人普遍关注网络账号等虚拟财产
市民A:社交平台帐号会记录我一路过来的心思想法、经历,对孩子来讲这是一笔财富。
市民B:对于虚拟账号继承,好像还是比较模糊。
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常务副主任陈军表示,虚拟财产能否在遗嘱中处分,应该具备3个特点:第一是具有财产性、第二是具有合法性、第三是具有可继承性。
虚拟财产从民法典和最高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来看,是认可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也是认可对虚拟财产应该要依法保护,比如说像一些自媒体帐号,甚至一些游戏装备,是可以在遗嘱中作为一类财产来处分的。
而且虚拟财产能否列入公证遗嘱还得具有合法性,比如像比特币等在合法性上存在争议的虚拟货币,目前就不太建议列入其中。
另外,列入遗嘱的虚拟财产如何生效,目前还存在障碍。
陈军
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今后遗嘱生效了,作为遗产来进行继承了,如何去变更帐号的户名,或者去办理财产的登记或者变更,目前对一些相关平台或者相关公司,他们可能要设计或者制定这样的一套流程,目前来讲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业内人士还表示,虚拟财产如何能够顺利继承,还需要互联网行业以及相关部门的推动解决。
订立遗嘱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财富传承管理师、中华遗嘱库宣传大使林伽歆建议,市民除了关注遗嘱的有效性,还要考虑到遗嘱保管等问题。
《民法典》列举了遗嘱的六种法定形式,分别是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以及公证遗嘱,订立遗嘱前市民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中华遗嘱库,同时做好精神评估,确保合法性。
林伽歆
财富传承管理师、中华遗嘱库宣传大使:
遗嘱的保管时间周期非常长,如果能够找到专业机构来保管,我觉得这个行为可能会比较有效。除了自书遗嘱以外,其他的五种形式是需要见证人的,见证人要找谁做见证,这也要考虑。
网友调侃:
“难道不是年轻人怕活不到60岁”
网友:“除了我的花呗,没啥好继承的”
网友:“更新遗嘱是为了记录密码”
互
动
一
下
对此,你怎么看?
▍整合来源:厦门日报、厦门广电、特区新闻广场以及网络,编辑:陈狐狸
▍所有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务支持:瞿燕飞律师/王欣律师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先看后赞,人生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