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神童”高华健:远离祖国加入美籍,结果成了美国“痛恨”的人

2024-09-26   冷霜聊时尚

前言

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中国四川诞生了一位“神童”,他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仅仅15岁就被西安交通大学破格录取,19岁的时候就收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在国家的帮助下开启了留学生涯,25岁就荣获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也是在这个时候,高华健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引发了学术界巨大的关注。然而就当所有人认为他会像钱学森一样,不顾艰难险阻也要学成回国报效祖国之时,他竟然选择加入美国的国籍,他因此也遭到国人谩骂长达20年之久。

就在美国得意洋洋的对外宣布“神童”加入美国之后,他做出的一系列举动却让他成为了美国当时最痛恨的人,也让国人认识到他是一个深爱着祖国的人,那他究竟做过什么事让美国如此痛恨呢?他的选择其中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心酸呢?

出乎意料的选择

当高华健从哈佛大学毕业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世界上很多的国家纷纷向高华健抛出橄榄枝,都希望这位顶尖的人才能够自己效力。然而,面对众多个国家发出的邀请,高华健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心系祖国,会选择回到祖国发展自己的才华,他又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选择,他对外宣布接受美国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的职位邀请,暂时不回中国了。

在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期间,高华健又做出了一个令全中国人民愤怒的事情,也许是为了感谢美国对他的帮助,他竟然选择放弃中国的国籍,加入美国国籍。从他更改国籍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会遭到中国人民无情的谩骂。

最为心痛的无疑是他远在中国的父母和西安交大的恩师,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高华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的父母更是对外宣称没有这个儿子。“忘恩负义”和“白眼狼”就这样成为高华健的代名词。

但是高华健真的就是一个为了荣华富贵而出卖国家的卖国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早在哈佛读研究生的时候高华健就知道,与当时的国内相比,美国的确是拥有更丰厚的知识、更先进的科学经验。

只有留在美国才能更好的进行科学研究,而高华健是一位资深的学术研究者,面对斯坦福大学的邀请,高华健没有理由放弃这次的机会。

在斯坦福任职期间,他拥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可以自由选择研究的课题同时也能接触到很多学术界资深的前辈,而这些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没有这样优越的条件的。

但是,高华健在任职期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学术研究中,美国人经常以高华健不是美国人为借口禁止让高华健接触核心的技术。也是这个时候开始,高华健明白想要让自己的研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进而报效祖国,是时候该做出一些选择了。

早在哈佛的时候,高华健的导师就曾多次邀请他加入美国国籍,只不过当时他一心报国并没有加入美国的想法。但是现在他的研究事业遇到了瓶颈,纵使万般不愿为了学术研究最终他还是选择加入了美国,成为每个中国人口中的卖国贼。

其中的心酸,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吧,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在学术研究上就此平步青云,接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但高华健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而是选择继续深造,之后美国国家工程院对外宣布将他纳为院士。在自己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高华健实施了回报中国的计划。

一腔热血助中国

作为美国工程院的院士,高华健有资格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授课学生,而他充分的利用了这个特权。从2000开始,他把工作重心移到了人才培养上来,在选择学生的过程中,高华健经常选择一些中国的留学生。

但是当时高华健的名声在国内已经是烂大街了,经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对高华健“卖国通敌”的行为嗤之以鼻,对待高华健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脸色了。对此,高华健也没做任何解释,反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可能的传授给他们。

面对自己的同胞,他从来都不会吝啬自己的才能,除了教书育人之外,高华健总是把科学研讨、学术研究等合作机会留给中国的科研机构,不断加强和国内的交流,以此推动国内的科研体系。

最重要的是他还提醒广大的海外学子,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归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不要像自己一样,走自己的老路。对于高华健的劝诫,不少的中国留学生感到疑惑,既然你心里始终装着祖国,为什么甘愿背负骂名也要留在美国呢?

对此,高华健缓缓开口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有,空有一腔热血、鸿鹄之志是无法报效祖国的”。高华健的一番话终于是让学生们理解了当初他做那种决定的原因,同时,他的学生也没有让他失望。

学有所成的海外学子们纷纷选择回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在06年的时候,高华健携手二十多位博士重返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翔了。

他回国没多久,便参与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对接任务,之后更是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王翔能有如此成就,自然是离不开身为教师的高华健的无私付出,面对同胞的指责,他没有选择辩驳。

直到19年,美国将西安交大纳入高校限制名单时,我们才知道高华健对祖国的爱是深沉的。而他心中能够一直装着祖国,离不开小时候的教育。

神童的成长史

1963年,高华健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普通的家庭,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穷苦的孩子早当家,读书就是富贵人家才能去做的事情,这种风气或多或少都对高华健的父母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但是高华健从小就展现出了强大的学习能力,为了不浪费上天给予的天赋,他的父母毅然决定将高华健送进了学校。而高华健也没有让父母失望,在学校里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时高华健又展现出他另一个强大的能力。

每当老师提问背书的时候,高华健总是最快的那一个,这时候他强大的记忆能力就逐渐显现出来。在老师的提醒下,高华健的父母开始明白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才,为了提高高华健的学习能力,他们经常买一些学习资料给儿子观看。

在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下,高华健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在中学的时候高华健就自学了高中的所有知识,甚至挖掘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物理。在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之后,参加高考就成为了彼时高华健的首要目标。

于是在1978年6月的时候,高华健以初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由于高华健在初中学习期间就已经自学并掌握了高中的知识,所以高考对于他本身就没有任何的难度,同年的9月,高华健收到了来自西安交大的录取通知书。

而专业正是与他兴趣相关的物理方面的专业——力学工程。在大学里,他并没有因为“神童”的光环而迷失自我,在课堂上他谦逊认真,在做实验时他一丝不苟,课后有经常“缠着”老师请教问题,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得知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的工程科学专业居世界前列,没有任何一所院校能与之相比拟。

就这样,一颗前往哈佛学习的种子在高华健心中发了芽。但是彼时的中国,留学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异想天开,所幸上天总会眷顾努力的人。

留学生涯

在高华健毕业前夕,母校西安交大给了高华健两个选择,一个是出国深造,另一个则是进入国企,而天生热爱学术研究的高华健自然是选择了出国。

在高华健的努力下,他如愿地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然有一个现实而又巨大的问题摆在高华健的眼前:高华健的家庭并不富裕,就是一个平常的老百姓人家,根本就承担不了出国留学的高昂费用。

高华健在西安大学的导师知道了他的困难之后,便帮忙向国家申请留学补助,希望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当时国家缺少顶尖的人才,高华健在校的表现、以及研究的课题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出于对未来的期盼,国家毫不犹豫的批下了高华健的留学费用。

就此,高华健开启了他的留学生涯,他刚到哈佛就被哈佛大学的一切震惊了。在哈佛,各类的科研仪器完整,资源充足,很多在国内只有教授能够使用的仪器,在这里学生就能使用,甚至还有很多他在现实中没有见过的仪器,这些都深深的刺痛了高华健的心。

为了不辜负祖国的期盼,他更加刻苦地学习,利用一切时间、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去钻研。最终在1988年的时候,高华健凭借超乎想象的毅力成功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这一年,他才25岁。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成就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而是前往德国深造,并在2001年担任邦德国斯图加特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高华健的留学生涯无疑是坎坷的,能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他心中的爱国情怀。

结语

回过头去看,高华健的求学历程充满了波折,即使国籍改变了,但是始终不变的是那颗装满祖国的心。虽然他人在美国,但是从来没有忘记祖国,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推动祖国的科研事业,为祖国培养科研人才。

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意见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高华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科研人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中国需要像钱学森这样不顾困难、甘愿放弃优越条件也要回归祖国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的科学家。

但是像高华健这样虽然人在国外却心系祖国,为祖国的科技发展“曲线救国”这样的科学家同样是好样的。爱国无关国籍,只要心系祖国,为祖国伟大复兴事业去奋斗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