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无奈与悲哀!郑渊洁:因太难停止商标维权,作品永远不再发表

2023-04-19   瑜说还休

原标题:偏执无奈与悲哀!郑渊洁:因太难停止商标维权,作品永远不再发表

2023年4月18日,68岁的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发布“告别书”称:由于对商标维权丧失信心,将从此不再商标维权,但他每天依旧会写作,只不过其作品将永远不再发表了!

郑渊洁表示,其自2002年开始对侵权商标维权,但21年来,只维权成功了37个侵权商标,平均每个侵权商标维权成功需要6年时间,维权时间最长的一个侵权商标,用了19年时间,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才维权成功,目前还有673个侵权商标没有维权成功。

郑渊洁称,从2023年4月18日起,他将告别商标维权,不再对其余673个侵权商标维权。他表示每天依然写作,但写出的作品包括已经写出的长篇小说等,永远不再发表,因为发表了,将面对商标侵权而难以维权成功。

“作品是作家的孩子,面对孩子可能遇到的风险,任何监护人都不会掉以轻心都会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商标维权之难,难于上青天。我知难而退。别了,商标维权”。郑渊洁如此称。

作为著名的童话作家,郑渊洁当年一人创办、由自己一人写作《童话大王》期刊,在中外童话史、出版史上,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一大创举了。

当然,一个如此才华出众的童话作家,也因此为其带来了名利双收;事实上,在中国青少年方面的作品与书籍更好卖,价格也更昂贵,也因此制造出不少亿万富翁级的童书作家——郑渊洁曾晒出他缴纳的个税超过千万元,由此可想而知,其早已是亿万富翁级别的作家了。

一般而言,知名作家作为“天才”人物,也很可能是一个“怪才”,比如郑渊洁,在性格、情怀上,就表现出其不同于一般人的“奇怪”与偏执之处。

像当年他不让儿子接受正常学校教育,只由自己培养,就极为标新立异;而由他一人写、一人办的《童话大王》期刊,其实既有其才华横溢的一面,也说明他不太想“肥水流进外人田”的一面。

而郑渊洁对于其作品人物延伸而出的商标进行维权行动,也表现出了有点“偏执”的特点——比如,郑渊洁对于一家叫作贝塔的德国公司进行商标维权,但在法院审理中却败诉了。

郑渊洁如此气愤地对“侵权方”——苏州市燃气设备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和舒克(上海)管道设备服务有限公司喊话:“中国作家郑渊洁服输,甘拜下风,从此不再发表新作”。

“别了,商标维权。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我能做的事只有弱弱修改《舒克贝塔传》,舒克和皮皮鲁不再去德国。”

其实,商标维权“过度”,就有点偏执了——法院依据法规进行审理,既然选择了走法律渠道,则郑渊洁也应尊重法院的审理结果,如此赌气“再不维权”,确实格局上显得小气了点。

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次维权失败,就要放弃所有维权,这样的赌气之举,只会是“亲者痛,仇者快”,如此赌气与偏执,伤害的是郑渊洁自己和正当维权的所有人及社会大环境!

当然,这也折射出国人在知识产权维权方面的一种极度无奈感——这么有钱、有名的郑渊洁维权都这么难,作为普通人进行知识产权维权,又是何其难呢?

如果不是如此无奈,郑渊洁何以会如此伤心、气愤到“再不商标维权”了,甚至说出“写的作品再不发表了”这样的小孩子般气话,因此不想让侵权者再有机会的赌气之言呢?

所以,最应该反思的还是我们的社会、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与保护环境——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及监督、查处力度,想成为真正的科技进步、知识进步型国家,仍会是任重道远!

说也让人感到悲哀,就是作为中国童话作家“榜一大哥”的郑渊洁,从其发布“因商标侵权”而让其《童话大王》停刊,到现在因商标维权失利而赌气“作品永远不再发表”,确实让人感觉到知识产权维权领域中的一种无力感和悲哀感。

当然,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停刊,虽说与其所言的“商标维权难”有关,其实,也跟传统纸媒刊物的衰落有很大关系;而郑渊洁在68岁时,宣布永远不再将作品发表,同样有商标维权难的原因,但也与其童话作品难以出新有关——所以,让人悲哀之言,涉及到两方面:

一是作为知名作家的郑渊洁,其实他的作品已慢慢落伍于时代了,虽然其童话作品与人物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但事实上,与世界知名作家作品——即使是同时期、同时代的童话经典相比,郑渊洁的童话作品与人物,仍难言排在第一方阵,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明说的一个事实。

而在如今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郑渊洁已失去了其原有的优势,这是其作品及期刊慢慢少为人知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一位知名作家而言,其现在的写作处境与困境,于自身而言,本就是一种悲哀吧!

二是无论如何,郑渊洁都是改革开放后时代里,中国童话界领军的头号代表人物,其作品确实孕育和影响了几代青少年,我们应该感谢这位著名作家带给几代人童年的艺术享受,同时,也应对于他为自己作品进行的商标维权鼓与呼——这不仅是在支持郑渊洁个人,而更是在支持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支持国家走向知识立国的目标而努力!【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