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打人还撒谎,母亲讲道理不管用,爸爸一伸手孩子却“秒怂”

2019-10-09     话梅的妈妈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棍棒教育”之前长期在家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对孩子成长不利,所以已经被逐步淘汰,很多家长都不会动手打孩子,取而代之的是“道理教育”,即家长给孩子讲道理,希望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低龄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差,父母讲的道理并不能引起孩子的重视,孩子还会犯错。棍棒教育其实并不过时,只是应该适当改变方法与尺度,“揍孩子”一定要趁早,孩子犯错不能纵容。

小智是个4岁的男孩,特别顽皮,前不久在幼儿园打了同学,老师询问的时候,他坚持称那个同学是自己摔倒的,老师调出监控后,小智才承认是自己打了人。爸爸妈妈把小智带回家以后,妈妈跟小智耐心的讲道理,告诉小智打同学是不对的,小智却根本听不进去,只是自己一个人摆弄玩具。爸爸见状伸手就要打小智,小智这才觉得问题严重,在爸爸面前秒怂,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爸爸打了小智一下,让小智体会被打的疼痛感,并反思自己。

孩子很容易犯错,他们不会分辨事情的对错,也无法想象自己行为的后果,此时家长就一定要帮助孩子认清后果,了解是非对错,家长如果不能纠正孩子,孩子就会产生严重的认知错误,并习惯性犯错。而孩子的理解能力差,领悟不了深刻的道理,家长必须要用特殊方法教育孩子,必要时也要进行“棍棒教育”。

家长要适当用“暴力”警示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说教是没有任何威慑力的,所以家长在必要时可以用暴力警示孩子,这种方法不能经常用,家长要注意分寸,不能过度用力击打孩子,可以口头警告孩子,或者轻轻拍孩子两下,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已经生气了。

家长可以揍孩子加深孩子的印象。

如果孩子存在暴力行为,经常打人,家长则可以用“揍孩子”的方式加深孩子的印象,让孩子知道打人的后果,让孩子感觉到疼痛,这样孩子才会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当孩子情绪稳定下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家长也要向孩子道歉,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到打人是错的。

家长要给孩子制定惩罚措施。

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以约束孩子的行为,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惩罚措施,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不可以随便做,如果孩子违背了规则,就必须要接受惩罚。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方法,不要仅依赖于温和或者粗暴的方法,要把多种方法融合到一起使用,这样才能提升教育效果。

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呢?您会打孩子吗?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1Yxr20BMH2_cNUgxuL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