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伊始,全世界都陷入了一种不确定感与对未来的焦虑中,
大概是这大千世界里魔幻的现实事件越来越多,我们对自己,对人类逐渐失去了希望。
从近些年来的影视作品、纪录片、真人秀作品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当下,全人类都难掩着的焦虑和迷茫,以及对各种魔幻现实的黑色幽默。
Netflix出品的各类小众剧集,
从《鱿鱼游戏》到《纸钞屋》,从《甜蜜家园》到《爱,死亡与机器人》,
不是什么振奋人心的史诗级大剧,也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
但是每出一部,便成爆款!
无论是为了金钱,还是可以赌上性命的“鱿鱼游戏”,
还是顶着各种大城市名字、戴着面具、张扬自由又疯狂的亡命之徒;
不论是被困在老破小居民楼里的居民们,还是惨遭丧尸怪物的世界末日,
还是人类霍霍地球,更有血腥气息的《爱,死亡与机器人》,
剧迷越来越偏爱于短小精悍、揭露人性,在崩溃疯狂的世界徘徊的小人物的故事。
而当世界越来越糟糕时,超级英雄的正义、梦想、友情,也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DC的暗黑风不断赶超,《黑袍纠察队》、《和平使者》、《新蝙蝠侠》.......
那种暗黑的风格、无可奈何的现实感、英雄也要面对的糟糕透顶的人生与世界,
更能让后疫情时代下的观众们产生共鸣。
反观漫威,自从和迪士尼+合作打造漫威剧集世界之后,小爆了几部佳作,
比如《旺达幻视》、《洛奇》、《月光骑士》..........
其实这些剧集都是依托于超级英雄本身的魅力、故事性,以及演员们的演绎:
旺达的美强惨、游走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那种奇特性;
洛奇的诡诈,已经极度自负下的自卑;
奥斯卡演绎出了超级英雄与众不同的一面:屌丝、唯唯诺诺、社恐……
然而,漫威也有许多重金打造,准备延续以及重启的剧集,均已扑街,
比如《鹰眼》中,有天赋又富有的少女鹰眼成长的俗套故事,
《猎鹰与冬兵》政治惊悚带给观众的物料疲惫感…..
还有2022年6月上线的《惊奇少女》,口碑上也是差评多过好评,
想走少数族裔的少年感超级英雄路线,却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作为一部少数族裔少年感题材的超级英雄剧集,
《惊奇少女》其实“超能力不多,但少年感极强“,
本质里还是边缘少女在美式校园的青春题材混搭家庭喜剧。
其实,这种类型的美剧,真的是一抓一大把,
没有《旺达幻视》的那种视觉和内容上的创新感,
又没有《月光骑士》深邃的文化混搭特色;
也难怪《惊奇少女》很难激起水花。
比如《惊奇少女》的设定,先是少女与家庭的关系,
虽然套上了在美国的穆斯林家庭的外壳,
但不被父母理解的梦想,觉得与整个家庭格格不入的青春期,观感上都不算新鲜。
穆斯林少女,属于文化、外型的非主流,
特别喜欢和老师说话时开小差、幻想自己进入电影或者超级英雄世界的人设,
这其实本质上和很多白人freak少年在学校的格格不入没什么两样,
毕竟谁的青春期,不是觉得自己永远是个异类,
永远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永远觉得身边没人懂得自己......
而情窦初开的少女的感情线,也是那种雷打不动的三角关系,
这对于观影经验丰富的观众来说,已经很难再激起“怦然心动“的感觉了,
柏拉图式的异性好友,懂得她对超级英雄的热爱,还有那种青春期的暧昧
尽心尽力地为她做好参加超级英雄cosplay展览的服装……
但是女主不爱暖男,偏偏被帅痞男主吸引走目光的设定,
更是美式校园青春剧编剧们的底层逻辑了。
这难免让人用漫威宇宙同样少年感的《蜘蛛侠》去对标《惊奇少女》,
从几个细节就能看出,后者是没有前者那种深度的:
比如惊奇少女为了参加爸爸妈妈不理解的超英cosplay展览,和父母吵架,
每天沉浸于幻想,不务正业,决定偷跑出家,追求玩乐;
小蜘蛛当然也是向往妇联和蜘蛛侠的,但他依然热衷于校园生活,
他会戴上面具拉着丝儿低调的救全车的同学,也懂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青春期爱幻想,是创造力和生命力,但只沉迷于幻想,就有些过了。
又或是剧情上,没什么新意,
依然是校园边缘少女的孤独感、家庭无法理解自己的梦想、以及清新的三角恋关系,
但是《惊奇少女》在画面和配乐,以及色彩和动画跳跃上,
还是做到了一种漫威鲜有的让人耳目一新的青春感与手绘动感的舒适。
不再是漫威经典的一帧一帧动画浮现的开场,
从一个年轻小粉丝的视角,手绘漫画的可爱与清新去重现了那场史诗级的终局之战,
小巧的纸片、粉丝手绘的潦草却用心、水彩笔的灵活颜色,
这些都给了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原来美漫也不一定就是那种亮丽高饱和度色彩的~
动画感与青春剧情的结合,也是《惊奇少女》在视觉上的突出改变,
当少女的幻想具象化为街边的涂鸦时,
而那些涂鸦又灵动地走起来时,真有点真人动画具象化的意味,
鲜艳的色彩、跳跃的涂鸦,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可爱幻想,真是挡也不住。
相当丝滑的长镜头,也是青春味和幻想感结合得恰到好处,
当黑夜落幕,好像从现实世界进入了幻想的世界,
回家路上不再是无边的孤独和黑暗,而是处处实景可以霓虹闪烁的街头,
当短信成为地面涂鸦、路边的LED灯上有了他回复的具象化:
那些跳跃的霓虹灯、橱窗里的零食饮料、街头涂鸦、以及卧室里的床头灯,
竟然都成为了多彩幻想的霓虹具象化。
丝滑又清新,多彩的幻想感,
《惊奇少女》做到了“赛博朋克街头青春感”的视觉突破。
而少数族裔少女的身份认知,二代移民少年少女与整个社会的格格不入:
既不认同老爸老妈“老土”的观念,也不被本地的少年少女们认同接受,
他们既融合了两种文化,又被两种文化所排斥。
如《瞬息全宇宙》里BOSS少女Zoe,
在无数次的宇宙跳转、被原生家庭不理解的情况下,产生了无限的虚无,
“惊奇少女”也因为爸妈不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与梦想,
校园里的本地孩子把自己当个怪胎,而把希望与人生寄托在幻想上,
究竟是该回到现实,还是沉浸入幻想。
移民少年少女们的走进这种“瞬息全宇宙”、 “天马行空”、“校园隐藏人物”的设定,
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爱又中二,爱幻想不务正业的惊奇少女,
少了惊奇队长威风凛凛的超能力,多了中二少女的青春感,
在人们对超级英雄越来越不感兴趣的今天,
她能打开漫威的第四阶段多元宇宙之懵懂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