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军人无私奉献、筑路官兵舍生忘死、军垦战士艰苦创业……与此有关的红色景点遍布天山南北,英雄故事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7月30日,新疆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组织职工来到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参观。记者王臻摄
为什么风景美如画,英雄的事迹照亮了它!
小白杨哨所
感受戍边情怀
“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因为这首著名的军旅歌曲《小白杨》,塔城地区裕民县境内的一座边防哨所闻名全国,成了著名的红色景点。
从裕民县城出发,向西南方向行驶七八十公里,就能望见巴尔鲁克山下布尔干河畔的无名高地上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圆形哨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哨所上空迎风飘扬,整个哨所披着军装似的迷彩“外衣”。这就是著名的小白杨哨所。
7月10日,游客在裕民县小白杨哨所参观。记者甄世新摄
上世纪80年代,哨所一位战士回家探亲,母亲鼓励他在部队好好干,回部队时母亲还让他带上10株白杨树苗,叮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为祖国守好边关。由于哨所干旱缺水,10棵小白杨最终只有一棵顽强地活了下来,日夜陪伴着为国戍边的战士们。
上世纪90年代,词作家梁上泉来新疆采风,听到了这个故事,非常感动,写下了歌曲《小白杨》。曾经的塔斯提哨所因此改名为小白杨哨所,小白杨也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
如今,小白杨哨所已成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接待的参观者超过8万人。哨所前的石阶下,当年那棵“小白杨”已参天而立、枝繁叶茂,几乎每位参观者都要和它合影留念。
在新疆,像小白杨哨所这样的边防哨所有很多,吸引人的是优美的风景,更是边防军人“以身许国”的情怀。“不虚此行!到这里看到边防战士的生活,听了小白杨哨所的故事,非常感动!有了边防战士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享受平安幸福的生活。”南京游客陈宇飞说。
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
聆听英烈故事
独库公路被称为“最美网红公路”,盛夏正是风景全盛之时。穿越独库公路的自驾游客一定不会错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乔尔玛。它位于独库公路与伊乔公路的交会处,海拔3000米以上,地形险要、风景奇美。
这里有一座烈士陵园,几乎每一位游客都会来拜谒。因为,长眠于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的168名烈士都是为修建独库公路牺牲的。
独库公路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500多公里的公路穿越深山峡谷。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数万名官兵奋战多年。
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依山而建,一座高大的汉白玉纪念碑在雪山松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巍峨。再向里走,由168座墓碑构成的碑林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松林中,庄严而肃穆。在“天山独库公路纪念馆”,游客可以重温当年筑路官兵的奋战历程,这里的讲解员正是有筑路经历的陈俊贵。
当年,他参军时正赶上独库公路筑路会战,年轻的班长为救他而牺牲,陈俊贵退伍不久就重返乔尔玛,决定终生为班长守墓。尽管已讲述过无数次,7月29日上午,当陈俊贵再次为游客讲起当年的筑路会战,讲到牺牲的战友,他还是热泪盈眶。北京游客王树林感动地说:“当我们欣赏独库公路的美景时,永远不能忘记为此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
英烈故事赋予美景厚重的人文底蕴。如今,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已是著名的红色景点。乔尔玛也是天山进入伊犁大草原的一个入口,从这里开始,风景如诗的天山腹地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兵团军垦博物馆
重温激情岁月
盛夏的石河子市,被浓密的绿荫和鲜花掩映着。在市中心的游憩广场对面、王震将军雕像身后,有一座60多年历史的苏式小楼,这就是著名的兵团军垦博物馆。
资料图
博物馆馆名由王震将军亲笔题写,馆舍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机关办公楼。小楼建于1952年,被称为“军垦第一楼”。
7月26日,博物馆里游人如织。“游客来到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是必来的景点。这里已成了‘石河子第一会客厅’。”博物馆副馆长蔡晓川说。
最有震撼力的是巨幅半景画《屯垦戍边》。站在圆弧状的展厅中,画面上燃烧的激情扑面而来——油画上半部是油画家的创作,下半部是戈壁荒滩实景,再现了天山脚下,百万大军创业荒漠的火热场景。“我感觉自己融入其中,太震撼了!”湖南游客杨子华说。
兵团军垦博物馆展厅面积虽然只有4800多平方米,却有近2万件展品,其中不乏珍贵文物。在二楼展厅中央,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引得许多游客泪奔。这是一件1950年配发的军大衣,有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补丁296块!这件“百衲衣”正是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的见证。
展品中还有一本内页发黄的党费证,这是陶峙岳将军的遗物。他在90岁高龄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件珍贵的文物让人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信仰的执着。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游客时常会在博物馆遇到白发苍苍的老军垦志愿者,他们声情并茂讲述的文物背后故事更加感人。
新疆红色旅游景点推荐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位于乌鲁木齐市胜利路392号,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领导抗战的办事机构所在地。该馆是全国现存11个“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纪念馆。
7月30日,两位学生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门前拍照留念。记者王臻摄
1937年至1942年,以陈云、邓发、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馆藏的展品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那段历史的见证。
纪念馆建筑面积503.6平方米。纪念馆为一幢土木结构,青砖压檐砌腰、中俄合璧式的二层楼房,原为私人住宅,建于1933年。
新疆红色旅游景点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
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西后街37号,占地面积486.5平方米。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旧址位于乌鲁木齐市五星路2号、4号、5号和西后街58号,共四组土木结构的民用平房,均为穹洞式大门。1999年,乌鲁木齐市决定依照西后街58号院落(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医疗通讯班)原貌在西后街37号复原重建,并定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
新疆红色旅游景点推荐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纪念馆占地1.1万平方米,设8个展厅。展陈内容以英雄的红二方面军和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革命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发展史为主线,通过实物、图片、声光电多媒体、浮雕、雕塑场景等形式,详实、全面地展陈了这支部队从井冈山红军时期,到南泥湾边生产边战斗,再到解放大西北,部队官兵在天山南北就地转业,开荒大生产,以南泥湾精神为动力,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领跑全国农业发展等内容。
新疆红色旅游景点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屯垦戍边纪念馆
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47团团部楼前广场,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纪念馆馆藏珍贵历史文物和照片,以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遗物和文献为主,生动再现了一段光辉历程。纪念馆为六大展区:一、光辉的历程;二、穿越死亡之海;三、屯垦戍边;四、老战士的忠诚;五、亲切的关怀;六、奋进中的47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