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微创介入,剥开内科层层迷雾,找到病源解决锥心之痛

2019-07-22   信报

他有双重身份。内科出身,综合能力强,能为患者把好“健康门户”;未雨绸缪,接触微创介入近20年,多了一种更先进的治疗技能。在他身上,既有内科医生的沉稳又有介入医生的与时俱进,从医近20年,青岛阜外医院内科副主任兼17病区主任张涛靠这种耐性,不断探索追求医学的未知。在传统综合内科与微创介入治疗的路上,坚持初心,大胆创新,精益求精,为很多患者解除了锥心之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青岛阜外医院17病区聚集着各种病情的患者,肝癌、肺癌、胆道疾病、糖尿病足……不管哪种疾病,他们背后都有更加纷繁复杂的基础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张涛要做的就是,在诸多疾病表现下,剥开层层迷雾找到最根本的存在。前几日一位胸闷憋气患者来到医院,单看症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心脏的问题,但检查后发现并不是,而是胸腔积液和肺癌转移,胸腔里已经充满了积液患者疼痛难忍,张涛赶紧通过穿刺进行引流这才喘动气。一位83岁的老年患者腿疼得不敢走路来就诊,搜索到他3年前的病历,张涛深感遗憾和无奈:“他所患的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3年前他来就诊时硬化程度不大,当时提醒他注意别抽烟喝酒、控制血糖病情就能得到控制,但这次检查发现,他的整个下肢多发性动脉硬化和闭塞,最后放入支架解决问题。”

疾病是不断变化的,千万不要小视任何现在出现的征兆。血管疾病患者、非血管疾病患者包括肿瘤综合治疗、穿刺活检等,张涛的这些技能非一朝一夕。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肿瘤治疗理念正发生变革,肿瘤治疗趋向微创、高效和个体化。早在2003年,他就在本科老主任史秀忠指导下,开始从事肝癌介入治疗,当时岛城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屈指可数,也因此获得 “巧手治肝”的个人品牌。为在医术上的不断精进,他先后赴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师从我国肿瘤介入名医程红岩教授和李忱瑞教授进修学习。利用内科学基础,将肝癌的药物治疗、经血管化疗栓塞、经皮消融、经皮胆道支架等技术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大批肝癌患者从中受益。经他治疗的一例晚期肝癌患者目前生存期已达13年,打破了晚期肝癌存活期只有三个月的说法。

2006年,随着青岛阜外医院的成立,张涛和同事们把握机遇,引进北京阜外血管微创技术,以肿瘤介入为基础,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上实现突破。为掌握先进医学技术,他又前往上海长海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学习,除了学习传统血管造影、血管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以外,还引进药物球囊扩张、斑块旋切、血管取栓等新技术方式,同时还开展了介入后综合药物处理、抗凝抗栓药物基因位点检测、血栓弹力图检查等技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目前,他们团队已经完成千余例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依托临床优势,内科的介入诊疗形成了一套“从诊断、治疗到护理及术后恢复的全程无缝隙特色治疗体系”。

张涛对工作的要求一直很高,病房、手术室、实验室这3个地方贯穿了他的工作常态,但再忙也要和患者及家属谈话,“因为谈话是一种沟通交流,更是取得彼此信任的过程。”靠着这份执着,张涛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像他所说:前进路上艰辛自知,习医之人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专家档案

张涛,青岛阜外医院内科副主任兼17病区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微创分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分会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肿瘤及介入双料委员,他把临床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通过查看最新文献和进展,甚至拿到实验室里去做技术攻破。经他改良的医用压力泵在市卫计委首届创新成果大赛上获奖,并获得国家专利;“无鞘血管介入”技术获青年创新奖。他本人被评为青岛市卫健委优秀青年,今年上半年前往韩国最大的峨山医学中心(AMC)访问学习,主攻介入医学及肿瘤的综合治疗。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