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时间,宁波市江北区广庭社区三和嘉园从一个垃圾成堆、吵架不断、物业费收缴率极低的问题小区,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小区”,不少人慕名来参观,甚至连小区的房价也比周边同类小区每平米高出2000多元。这是怎么做到的?
说起三和嘉园小区的改变,不得不提到小区业委会。
作为小区业委会主任,熊佩娜阿姨3年任期到了,又被小区极力挽留延长至5年。
熊阿姨感到的是更大的压力,如何才能不辜负业主的信任?她的秘诀是以身作则、带头付出,遇到问题绝不拖延推诿。
接到业主电话,就算身体抱病她也不会推辞。“不能因为自己生病了就不理人家,否则影响的是人家对你的信任。”
尽管业委会成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但每个人都轮流在小区内执勤巡逻,把小区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不求回报、不喊累和苦,遇见什么事都要管一管,小到捡垃圾,大到邻里关系等,被笑称是“万能巡逻队”。
他们的行动也感动了社区不少老人,不少老人也自发加入巡逻并组建了老年义务队。“一定要自己带头付出,这样才能带动大家。”
熊阿姨手里一直有几本账单,那是每户居民的物业费缴费情况,以及小区公共维修资金、业委会收支明细等账目。
日常维修项目支出多少,哪家没交物业费……都一一记录在案。一旦有事也会把这作为参考。比如有居民来反映维修问题,她会拿出账本,只有交过物业费了业主才能享受相应的权利。
而对朋友她也绝不手下留情。“大家都在盯着的,只有公正才能让大家信服。”
此前,小区不少住户都在自家门口种起了菜,且愈演愈烈,是打歼灭战还是持久战?经过再三考虑后业委会决定选好重点区域重点突破,这个区域就是小区旁边的空置地。
最终在多方努力下,种的菜全部被拔除。
对小区物业队伍,业委会不仅关注他们的状态和分担烦恼,还通过建议权等,先后辞掉5位不合格的负责人,激励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服务小区。
“物业内部管理本来不是我们的事,但我觉得为了业主有这个责任去关心,遇到问题不能只是去抱怨,要一起去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形成合力。”熊阿姨说。
更让人敬佩的是,熊阿姨和业委会的成员自己不拿一分钱工资,甚至有时还自己倒贴进去。
“拿了工资,很多事情就变成了你应该去做的,做不好人家会怎么看?如果是义务的,很多人就会多一份理解。”她说。
三和嘉园治理的另一个秘诀就在小区的QQ群里。
对业主在群里反映的问题,物业管理人员和业委会成员及时在群里回复并协调解决。
熊阿姨翻开小区群的聊天记录,记者看到几天前有居民反映一起电梯故障,物业管理人员马上在下面解答,并告知计划于第二天下午修好。
但熊阿姨觉得这个解答还不够完善,她马上也在群里补充回复电梯故障是因为有居民家的水流到电梯里所导致。“这样居民才会消除内心的疑问。”
义务巡逻人员发现哪家门前有烟蒂也会第一时间拍照上传到小区群里,让大家来评判评判。这么做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业主参与到小区工作中来。
正因抱着这样认真的态度对业主的诉求及时沟通解决,小区从线上到线下都很和谐,过去三天两头吵架的现象不见了。
对一些不良现象,小区业委会该直面的就直面,绝不回避。
有一次,小区刚清理好,没想到当天就有居民从楼上往下扔尿不湿,物业人员去找当事人理论时,对方说这是在施肥,把物业人员当场气走了。
业委会得知情况后,几个成员马上赶到当事人家里,要求扔垃圾的人自己去捡起来,还要让大家都看看他的行为,拽住他不依不饶,也许是被这种气势镇住了,最后连当事人的家人也来劝说,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问题处理好后业委会还把相应的情况公布在小区群里,让大家都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此后类似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
“有些坏的风气不能放任,一定要及时刹住,不然就越来越难管了。”熊阿姨说,有时候物业在面对业主时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情况,这时候业委会就要挺身而出,才能更好地促进问题解决。
作为十多年的老小区,三和嘉园停车难问题过去十分突出,1000多户居民地面停车位仅60多个。
在海绵工程建设时,三和嘉园抓住机遇,把长期困扰小区的停车难题也一并规划解决。
改造停车位时,有些业主有不同意见。
业委会马上组织业主开会,把小区划分成几个区域,并把整改方案和施工情况都上传到群里,哪些地方需要整改,增加多少车位等都清清楚楚。
对众口难调的需求,业委会采取了一招,就是把相应区块内利益最相关的业主叫来,一个个问他们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并组织各方人员现场办公,尽量因地制宜,兼顾改造效果和居民的实际需要。
有些年老没车的业主对绿化调整有意见,业委会便第一时间上门做工作。从长远的角度开导他们“现在小区的车位这么紧张,要考虑以后,你们的子女亲戚来了停不了车怎么办?”,同时对原有稀稀拉拉的绿化进行升级改造,还推出亲情停车服务,给来小区探亲的人免费停车,最终,这些有意见的老人也被打动了,对熊阿姨说“我相信你”,从而把矛盾调解在了萌芽状态。
“部分业主对小区的改造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出现问题不能拖,只有及时解决才不会激化矛盾。”熊阿姨说,对政府改造项目,小区要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把好事做好。
很快,小区旁边此前被居民种菜的空地改造成了整洁的停车位,再加上住宅楼前部分绿地调整,地面停车位一下新增了200多个,路也宽敞舒适了,还有高大上的休闲步道,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透水性极好的“海绵路面”,也彻底改变了小区以往积水坑洼的弊端,让小区的品质大为提升。
媒体在小区走访改造后的环境时,刚好碰到从外地考察回来的小区物业负责人宁波迪繁物业服务公司的夏主任。
他表示,接手这个小区前,小区环境可谓破烂不堪,已经有两个多月的‘空窗期’,垃圾堆得跟山一样高,业主和物业矛盾多,经常吵架,接连两个物业公司都跑了,他们公司也是在社区书记的力邀下才接手试试的。
对比现在车辆有序停放,生活环境更有品质,业主和物业的关系也更和谐,简直宛如两个小区。
“以前物业费收缴率低至36%,现在飙升至140%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夏主任解释说,这是小区业主对环境满意了,主动来交物业费,把以前欠下的物业费也都交了,所以超过了当年应收的物业费。
对小区目前的良好局面,他认为离不开三股力量的努力。“小区治理得好关键在于社区、业委会、物业这三驾马车能否形成合力,现在在我们小区,这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协作,不少物业解决不了的事情,业委会、社区会及时出面帮我们协调。”
“比如此前业主在小区种菜不听劝告,业委会出面去拔除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小区有户居民违建不听劝阻,我们又没有执法权,社区协调执法部门最终把棘手的难题解决了。”夏主任说,只有各方彼此信任,彼此支持,才能最终形成合力助力小区良性循环。
共同建设美丽小区,点!
来源:甬派客户端
编辑:妙朵儿 责任编辑:苏叶子
微信号:wmwo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