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199亿,这是今年青年导演饺子为华语动画电影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在前期没有大势宣传,凭借超高口碑,一路披荆斩棘,挤下46.54亿票房的《流浪地球》,跻身中国电影票房亚军,仅次于《战狼2》,可谓是意义重大。
首先是给中国电影人打下了“强心针”。众所周知,过去的华语电影市场发展畸形,影片质量过硬,没有叫得响的明星出演,注定只能是沦为陪跑。而此次《哪吒》的票房大卖,势必会给那些努力坚持创作的电影人提振信心。
其次,豆瓣上100多万观众打出的8.5分,对于一部动画电影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标志着国漫正在一步步崛起。
2015年,同样是青年导演的田晓鹏给大家带来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呼声极高,被誉为国漫崛起之作。当年更是斩获了9.56亿,排名第10。
这难免会有观众将两部影片作比较,誓要分出高下,一场“哪部动画电影才是国漫崛起的标志”争夺战徐徐展开。
不可否认,2015年的《大圣归来》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的到来,重新定义了华语动画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让我们能够吹嘘,国漫能与日漫、好莱坞动画电影媲美了。
但若要真分出个高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哪吒》更胜一筹。
其实,原因很简单。从两部电影的评分和票房来看,就已经得出答案了。
《哪吒》之所以能斩获近50亿票房,已经诠释了这部电影的重要意义。表明影片已经由过去的华语动画电影只是拍给小孩子看、父母只是陪看向全年龄段转变。
对比两部影片,我们不难看出,《大圣归来》的出现,代表了中国动画电影制作水平的大幅提升;而《哪吒》则标志着国漫的创作能力、电影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很成熟了,完全不输好莱坞和日漫。
《大圣归来》尽管算得上一部质量上乘的动画电影,但在视觉呈现上,仍有瑕疵。比如影片中角色的动作设计上,仍然不够流程。
这一点,2016年的《大鱼海棠》明显有了很好的改善。
而历时6年创作的《哪吒》,可谓是彰显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打破了中国人做不成顶级特效的魔咒。
影片中,无论是开场的天宫,还是陈塘关,亦或是太乙真人江山社稷图中的世界,制作非常精良。3D版本中,无论是景深,还是细节,效果都非常出彩。
最后,两部影片的内核,都是想表达男主角(妖怪)的成长,从魔化到燃起正义。《大圣归来》中,只有大孙大圣披上火焰战袍的这段场景令人热血沸腾。
而《哪吒》全片中,生而为魔努力改写命运、李靖夫妇对本是妖怪儿子的爱、哪吒与敖丙的友情、敖丙肩负的家族复兴等剧情故事,更加饱满,使得影片中每个角色的塑造都非常立体,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此外,《哪吒》的成功,将封神宇宙系列电影提上了日程,希望明年的《姜子牙》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