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友疯狂吐槽的江一燕,这次还能翻身吗?

2019-10-25   大喵说音乐

江一燕这两天是真的惨。

说实话,原本我并不关注她。

但 3 年前,她在某档节目上唱了一句《阴天》,让我耳边一亮。

比起原唱莫文蔚信手拈来依然气质脱俗的演唱。在场其他女星,唱腔都显得青涩、稚气、生硬。

话筒轮到江一燕时,正巧是《阴天》这首歌最难唱的桥段:

没想到她在一种生涩的咬字、唱腔下,成功在最一句的“面”里,完成真假音转换。

并且把最后那句拖长假音,唱得缠绵反侧,婉转动人。

这句演唱在女歌手中不足为奇,但放在女演员圈中,很难不脱颖而出。

那时候我对名气平平的江一燕,有过一次刮目相看。

随手查了一下,发现她还真的出过几张专辑,听得歌曲也饶有品味。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业余的摄影师,生活多姿多彩。

俨然一个女文艺青年。

当然,和其他明星一样她也热衷公益,除了捐款资助、成立基金会这些基本操作。她还身体力行地去到了贫困山区支教。

听说一坚持,就是 7 年。

中间还成为了 2015 年央视《感动中国》的候选人,参与了投票,虽然最后没能获奖。

2017 年在电影《七十七天》中饰演的高位截瘫但积极乐观的女摄影师,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好评。

至此,江一燕在大众眼中的印象应该算是温和美好的。

既不像流量小花一样,演技倍受争议,还霸占着影视资源。也不至于一项拿得出手的履历也没有,沦为空瓶演员。

下个月,她和段奕宏出演的《暴风降至》还将正式公映。

但没想到许久未见,重回公众视野,并不是因为影视作品。

而是被网友骂上热搜。一骂就骂了两天。

起因很简单。

因为自己的住宅和工作室获得一项建筑奖项,她在领完奖后发了一条装逼的微博:

被网友疯狂吐槽的江一燕,这次还能翻身吗?

江一燕应该想不到,就是这一条微博,引爆了自己多年经营的形象。

一个演员领了一个建筑学奖项,首先引起了一些建筑专业网友的疑惑和不满。

网友随后一查,发现江一燕只是花钱请设计师设计的甲方,并不是设计者。

当然,她也没有说谎,在微博提到了:“第一次参与设计,跨界建筑,谢谢陪我们执着的我们的 Team~”

但装逼的代价还是来了。

网友当场痛批她硬蹭了建筑学奖,其实什么都不懂。

条条批评的评论,都得到了过万的点赞数。

江一燕发现这事态不对,不久后又发了一条微博急忙解释到:

她再次说明自己只是参与一个建筑的设计和建成中。

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被批得更惨了,荣登微博热搜第一位。

至于是参与了 1 %,还是 50 %,大家心里都有数。

不过网友并不在乎。

我想网友愤愤不平的点,应该是凭借一点参与,就瞎蹭奖项的炫耀姿态。

本以为大家吐槽吐槽,也就过去了。

结果第二天,江一燕过去的黑料被扒出,又在热搜上挂了一整天。

有胡乱传她感情生活的。

有质疑她做形式慈善的。

有嘲笑她文章秀英文的。

真真假假,断章取义迷人眼。

不过最精彩、最真实的还是薛凯琪在颁奖典礼上,公开嘲讽江一燕。

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原来,不要脸就好了。”

网传因为电影《四大名捕》原本由薛凯琪饰演的女配角,被江一燕带资进组夺走。

才有了颁奖现场如此尴尬的一幕。

当然,网传到终归是网传,这件事到底真相如何,无人回应。

但事情发展至此,江一燕的大众好感度算是崩了。

她果真不像一个成熟的明星。

昨天晚上,我恰巧翻到几年前,她自己作词作曲了一首《我不》。

更加笃定了我对江一燕这样的感觉。

这是她所有歌里唱得最契合、最有感觉的一首。诸多地方的语感细节,都充满了个性、可爱、洒脱的情绪。

甚至连高潮干瘪的高音,都有着不羁、自我、放肆的倔强。

无论是节奏、还是歌词。你都能感觉到这个文艺女青年,骨子里其实还有着叛逆、反抗、任性。

这不太像是一个混迹演艺圈多年的女星,会创作出来的歌曲。它更像是一个青春时期的少女创作。

这跟我们混迹社会多年,逐渐变得圆滑,逐渐熟悉人情世故,逐渐明白趋利避害的方法是一个道理。

江一燕,摸爬滚打了 10 多年。

照理应该像很明星一样,被舆论锻炼的知分寸、懂收敛。

应该深知作为公众人物,不控制自己的心血来潮、五花八门的表达欲,很容易引起非议。

应该懂的不要为了虚荣,瞎立人设,瞎搞形象。

但事实是,她还是那么“不懂事”。她还是没能学会做一个“成熟”的明星。

30 + 的她,还是会在歌里唱到:

我不要爱爱爱爱迷失自己 你有什么了不起 我不要乖乖乖乖迎合着你 回到家偷偷哭泣

记得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档节目里,江一燕曾透露出了自己的敏感。

那段视频里,莫文蔚才开口唱《阴天》没几句,江一燕已经流露出了想哭的冲动。

如果你细心地退回去再看一遍,你会发现抑制眼泪的表情,被镜头捕捉了下来。

当莫文蔚唱到《忽然之间》时,她干脆躺下默默流泪。

这两首歌确实陪伴过很多人失恋的时光,应该也唤起了江一燕过去伤心的感情经历。

你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敏感的女人。

而她的表现仍旧如此“直接”。

如同她的那首《我不》,如同被说“不要脸”时还没意识到是什么情况,也如同这次她毫不收敛的炫耀自己“得奖”。

殊不知一番洋洋洒洒的言论之后,性情、瑕疵、优点、缺点全都暴露无遗。

争议由此萌芽。

最后演变成了这场难以翻身的网友声讨。

对于一个内心敏感的人来说,这件事想必会造成不小的挫折与打击。

但我却突然希望,她可以继续“嚣张”。

很多人都说自己被社会,被现实磨平了棱角。

说话、表达变得严谨,喜怒哀乐变得模糊不清。比如面对虚荣,表面看上去矜持,其实内心兴奋得不行。

我也是。

当我看到那些蠢蛋,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加深思熟虑,最后引起别人的误会和争议时。会暗自嘲笑他们没有思前想后。

但也时常发觉自己小心翼翼、矫枉过正,丢掉了很多激动兴奋的时刻。

然后在某个深夜,翻看江一燕的微博,翻看某些人的朋友圈。

感叹他们好像也没那么蠢。

至少在安分守己的生活里,他们偶尔活出了很多人所贪恋的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