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宝妈在网上分享了一件让自己十分寒心的事:
儿子在家看手机时,相中了一个汽车玩具,由于家中已经有相同的玩具,宝妈就拒绝了买玩具的要求。
11岁的男孩听到妈妈不给买,先是哭闹争吵,然后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妈妈并没有妥协,而是坚持给儿子讲道理,在她看来,11岁的孩子应该要懂得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
可没想到,墨迹了好久没有得到妈妈的回应后,儿子竟然跑到厨房,拿起菜刀指着妈妈,告诉他如果不买就拿刀砍他!
这位宝妈被儿子的行为震惊到了,事后她气得直掉眼泪,用自己的育儿教训告诉网友,孩子一定不要这样教育,否则就会像她一样,拥有个超级无敌大逆子!
想要孩子变叛逆,多做这几件事即可
逆子是如何养成的呢?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毫无节制和边际的惯孩子,时间久了你就会收到一个超级叛逆的孩子。
而那位被孩子拿刀相向的宝妈也提起过,孩子一直是由婆婆带大的,而婆婆就是个毫无底线惯孩子的家长,所以最后才会因为一点小事不满足,最后用如此极端的行为去解决问题。
那么,到底有哪些事情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自我呢?
1. 任何要求都无条件满足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惯子如杀子”。
其实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满足,就是一种变相的溺爱。
比如,原本该睡觉的时间,孩子非要起来看电视,不看就哭闹,很多家长说,看就看吧,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所以打开电视,让孩子看个够。
再比如,孩子哭着闹着就要不去幼儿园,只想在家里玩,很多溺爱型的家长就觉得,多去一天少去一天都无所谓,干脆就听孩子的,出去玩一天也没什么。
曾看过这样一个视频,有个小孩因为妈妈不满足他的要求,直接就躺在地上打滚哭闹,直到妈妈受不了,同意了他的要求后,这才满意起身。
所以,当我们任何条件都满足孩子时,他就会无度索取,做任何事也没有界限,这不仅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也会影响到孩子与他人的社交。
2. 任何错误都会被无条件的袒护
“你家孩子打人了为什么不道歉?”
“哎呀,小孩子还能给打坏了,打两下有什么!”
“你家孩子怎么抢别人的玩具?”
“小孩子玩一玩怎么了,等他玩够了就给你!”
在生活中,被溺爱袒护的孩子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场景,孩子可以肆无忌惮的闯祸,因为家长会无条件的袒护他,哪怕这件事做错了,父母也不会批评一句,反倒会以孩子小做借口,将这些错误一笑了之。
但实际上,长期被无度袒护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叛逆,越来越难管教。
因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对错,没有是非,只有无原则的保护,所以他们才会肆无忌惮的闯祸。
儿时去抢别人的玩具,青少年时期去打仗,长大成人后,当规则摆在眼前时,如果一旦孩子接受不了,这种叛逆就会升级变质,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所以,无度的袒护,也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
3. 传递给孩子错误的价值观
很多家长在小时候都会告诉孩子:
“在学校有人欺负你,你就打他,打赢了我给你100块钱!”
还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你不愿意做什么事,你就让老师或者同学帮助你,不要总是让自己累,让别人给你做。
这些小事看起来无伤大雅,但若是经常被这种话耳濡目染,孩子也会渐渐的把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当做真理,言行举止也会朝着这方面靠拢。
比如,谁让他不开心就打谁;谁老实就欺负谁;在家里所有人都要听我的等等。
短期内或许我们会觉得孩子小,这些行为都无伤大雅,不过一旦性格养成,孩子的骨子里就会刻上叛逆自私的烙印,很难在消除掉。
养娃要优秀,教会孩子这几件事
如果你不想要一个逆子整天气自己,那么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多做这几件事,孩子不仅会改掉叛逆,还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1. 小事讲情理,大事讲原则
其实孩子就是一棵未经修剪的小树,你剪成什么样,他就会按照你修剪的形状茁壮成长。
那么,当孩子遇到事情后,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小事上可以讲究情理,但大事上一定要讲原则!
比如,周六日带孩子出去玩,路遇卖冰淇淋的小店,孩子很想吃一根,在不伤害孩子身体的情况下,父母可以适当地放宽要求,去让孩子更快乐。
但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比如无故抢东西打人,要求不满足时哭闹打滚等等,这些事情父母一定要讲究原则,不要放低自己的标准。
如果你没有妥协,那么孩子以后大概率就不会使用这一招,但妥协以后,下次他的行为还会变本加厉!
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更好的办法
其实孩子在情绪不稳定或者是出现叛逆苗头时,父母不要急着压制,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去解决孩子叛逆的问题。
即发现问题点--同理心面对孩子--寻求解决方法--下次避免即可。
发现问题:就是指孩子在出现情绪不稳定时,父母可以先问清楚孩子的诉求或是原因,让孩子能够完整表露出自己的状态。
比如:我想要一个玩具车,原因是我想让家里的小熊坐上去。
很多家长在孩子想要玩具车的时候已经开始打断制止,并没有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所以,先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在做接下来的决定。
同理心面对孩子:即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和他的思维同频,你才会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能与他有共同的语言,也会让孩子更加信任你。
寻求解决办法:即如果当下这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好,我们可以尝试帮助孩子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比如,孩子总是用哭闹去提出自己的要求,但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这个方法并没有效果,你可以尝试与我好好沟通,我们一起想办法!
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天生的听话或者叛逆,通常都是不同的生长环境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性格养成。
所以,不想要家有逆子,就不要无度的溺爱,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不仅能让他越来越优秀,也会让孩子有能力去面对未来的风雨!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