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作死,一点都不冤!

2022-02-18   言语者

原标题:星巴克作死,一点都不冤!

作为世界第一大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经常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制定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金标准”自我标榜,其官网称“食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和头等重任”。伴随品牌效应而来的“高品质预期”也成了它的重要获客法宝。但现在看来,所谓的“金标准”在涉事门店何止被降格,几乎被架空。它们依然是配料标签想换就换,保质期说改就改,过期食材照用不误。处在舆论风口浪尖上的星巴克,我要说的是:星巴克之死,一点都不冤!星巴克之死,在于自己的“作”,竟敢一些“吃饭砸锅”的事,自作孽不可活!

1、星巴克的傲慢

“重庆星巴克事件”后,星巴克官方没有丝毫道歉的诚意,没有从自身因素找原因,或者综合调查处理事件。而是发布不痛不痒的声明,反驳和诋毁整个事件的当事方,这种操作手段和以往在中国发生事件的欧美企业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是一如既往的傲慢。似乎把它们在中国进行的企业“圈地”当成百年前的“租界”一样,在这个“空间”里恣意妄为。对此,我要说的是:这里是中国,请收起你的傲慢,这里是新中国,不是百年前的清王朝和民国政府,中国不吃你们那一套,你也别想着我们会高看你一眼。

2、“星巴克驱警”,是对中国法制和政策的藐视和践踏

“星巴克驱警”?乍听,这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国是法治国家,我们的一线警察人员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他们本着自己的专业能力在为这个社会服务,早已经是中国社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就连你星巴克都是被维护和保障的对象,你们竟然对他们采取这种肮脏可耻的手段,寒了全中国人的心,是对中国法制和政策的藐视和践踏。中国可以没有星巴克,但不能没有我们的人民警察!

3、星巴克4个月内提价2次

就在“重庆星巴克事件”持续发酵的当下,星巴克又双叒叕涨价了。2月16日,深陷舆论漩涡的星巴克再次登上微博热搜,这次是因为涨价。

2月16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表示星巴克部分产品已于今日涨价。据星巴克官方APP,包括美式咖啡、拿铁咖啡在内的不少产品售价均较此前有1-2元的提升。

以消费者较常购买的美式咖啡为例,目前星巴克APP中大杯美式的售价为30元,而此前价格则为28元。

有网友晒出其2月15日与2月16日两天的消费记录,消费记录显示,同样规格的冷萃冰咖啡和榛果风味拿铁总售价前后相差2元。

星巴克客服就此回应媒体称,这次只是针对部分饮品和食品定价进行调整,是综合评估和考量运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定价的。

据悉,这也是星巴克在4个月内第二次提价,第一次提价发生在2021年10月,针对的是菜品价格。

4、经营不善就“涨价”?

2022财年第一财季并不是星巴克第一次下滑。早在2020年6月,星巴克就在财报中预计,整个2020财年,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将下降10%至20%。2021财年业绩没有好转,星巴克中国的平均客单价下降2%。其中,第四财季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7%,平均客单价下降5%,交易量下降2%。最新一个季度这三个数据同比再次下滑,分别下降14%、9%和6%。

5、星巴克食品安全危机

2021年12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记者近日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一些门店频繁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记者卧底多日后发现,上述乱象并非偶发,在利益驱使和监管疏漏下,有些门店奉行着食品安全的“潜规则”。

星巴克身为头部企业,有责任在食品安全等问题上起到行业示范作用,而不是用违规之举自己砸自己的品牌,此类丑闻频发不啻为对企业品牌力的损害与透支,消费者都经不起品牌店这样的“实力自毁”。

在食安问题引起全球关注的当下,星巴克篡改保质期的行为就是对消费者的健康的藐视,是资本无耻获利的典型行为,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抵制,相关部门也要加以处罚。

此外,星巴克还做出提升会员价的措施来锁客,除了获客原因外,还有补足它经营不善的嫌疑,试图利用价格战引起行业竞争,从中获利。作为消费者,一定要对这种资本操作坚决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