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在堂
岁聿其莫
2023年已经过去
新的一年里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
致力于汇聚
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与艺术资源
持续推出品质优良、丰富多元的艺术展览
让我们一起
先睹为快吧!
1
特别策划
— 特 展 —明灯从威廉·莫里斯到麦金托什
2024年1月-2024年5月
本展览呈现的不仅是以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工艺美术运动,就现代设计史的发展历程而言,“从威廉·莫里斯到麦金托什”贯穿着本展的实物呈现,交叠着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阶段,直至现代主义风格的露首。展览分为开卷有艺、纹艺青年、饰艺向心、艺美之瓷、艺味其丛、现代建艺六个展区,以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机构共计近200件展品,呈现了以工艺美术运动为核心发展阶段的书籍装帧、插画艺术、家居染织、金属工艺、陶瓷装饰、建筑设计等领域的成就。而约翰·拉斯金的理论基石,威廉·莫里斯引领的工艺实践,以罗杰·弗莱为代表的艺术趣味转向,综合助力着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在艺术与手工艺的纠葛中,在工业与手工艺的和解中,昭示着现代设计的真正开端。
《草莓小偷》家居纺织物
威廉·莫里斯设计,莫里斯公司生产
拔染印花棉 60.5cm×95.2cm 1883年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莫里斯公司捐赠
《燃烧的心》纺织设计图
查尔斯·沃塞设计
纸本铅笔、水彩 40.1cm×27.2cm 1918年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考陶尔兹有限公司捐赠
金盒
罗伯特·卡特森-史密斯设计/雕刻
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制作(传)
压花金,水晶,木材,丝绒,头发
10.1cm×8.2cmcm×1.6cm 1896-1897年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梅·莫里斯遗赠
猫头鹰蒜头瓶
威廉·德·摩根设计,威廉·德·摩根公司生产
虹彩陶器 1888-1898年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R.S.休斯女士捐赠
橡木椅
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设计
弗朗西斯·史密斯制作(传)
橡木,合成皮革,铁 约1907年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捐赠
— 特 展 —
抟埴之工
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
2024年3月-2024年7月
继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关于古代玻璃(“火”与“砂”)和古代金属(“火”与“金”)两个特展以后,将呈现第三个“火与文明”系列特展。展览将展出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陶瓷类文物近300件,以大量古埃及、古代近东、地中海、中亚、南亚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古代陶瓷器,讲述“火”与“土”的文明故事,探索早期亚欧大陆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历史。
人物像注口壶
公元前2000-前1800年左右
土器 高23.5cm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青釉多连壶
安息帝国 公元1-3世纪
陶器 高36cm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牛头形来通(南意大利红绘陶器)
古典时代 公元前4世纪
土器 高20cm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羊形陶器
中亚地区 公元8世纪前半
土器 高16cm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茫父不朽
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
2024年4月-2024年10月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别字一鄂,号茫父,别署莲华盦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和戏曲理论家,被誉为一代通人,于颖拓、刻铜、笺纸等艺术形式皆有特别贡献,被鲁迅、郑振铎、陈叔通、郭沫若等人所盛赞。本展览意图通过大量珍贵书画、文献、碑拓、刻铜、笺纸等实物,比较全面地呈现姚华在诗词、书法、绘画、考据、篆刻、写铜画笺等领域的杰出才能与贡献,以期使观众了解一位才艺出众、立体饱满的茫父先生。
《三色牡丹》
姚华、陈衡恪、王云 绘
纸本水墨设色 135cm×67cm 1923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寄藏
王国维藏《三老碑》拓片 姚华、陈衡恪 题跋
纸墨 122cm×55.7cm 1921-1922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摹琥纹铜镇 姚华 写,同古堂 制
铜 6cm×3cm×0.5cm×2 1915年
贵州省博物馆藏
孟良与焦赞脸谱成扇
梅兰芳、罗惇曧、姚华 合作
纸本水墨设色 20cm×56.2cm 1923年
— 特 展 —现代艺术之路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作品展
2024年9月-2025年,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框架活动
林风眠与吴冠中是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的代表,他们的绘画预示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新的方向——注重艺术个性,注重个体感受和思考,注重创造性,为建构新的视觉审美体系勇于探索。他们坚持审美经验的独特性,一种充满诗性、与自己心灵合一的文化传承。他们抗拒一切程式化和不思进取的思想,不断尝试和探求新的艺术表现手段,他们一生不同阶段的探索痕迹及获得的成就,都刻印在作品里。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上海美术家协会等特别策划本展览,将先后在中华艺术宫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林风眠与吴冠中两位旅法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百余件。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林风眠前往香港之前,留在上海的作品将与观众见面,这些作品代表了林风眠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创作风格,内容有静物、风景、仕女,还有描写当时劳动生活的场景。吴冠中的作品由中华艺术宫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共同从馆藏里选出,这也是吴冠中在中华艺术宫的藏品首次回清华展出。
《农妇(田间)》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76cm×94cm 约20世纪5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双鹭》 林风眠
纸本水墨 34cm×34cm 约20世纪60年代
中华艺术宫藏
《鲁迅故乡》 吴冠中
布面油画 46cm×46cm 1976年
中华艺术宫藏
《最后的春天》 吴冠中
纸本水墨设色 72cm×96cm 2010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小国巨制
西周早期噩侯四器
2024年8月-2024年10月
文献中的噩国的历史支离破碎,考古发现确定了它的几个重要阶段。2007年在湖北随州羊子山发掘的噩侯墓,确知西周早期噩在涢水上游。该墓出土了27件青铜容器,其中20件有铭,多为噩侯铸器。该墓出土的青铜器,风格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承续殷商风格,一类为俭朴风格,另有一类属于奢华风格,后者包括一对神面卣、一件神面尊和一件噩侯神面方罍,被称为“噩侯四器”。虽然卣、尊均铭“作尊彝”,与方罍铭不同,但四器都具有极为夸张、奢华附饰与纹饰,别具一格且高度一致,应是同时设计、铸造的成组器,夸张且怪异繁复的附饰,铸造工艺精湛,品质优异,是当时最高技术成就的代表。本展览将以“噩侯四器”为中心,辅以其他相关器物,结合最新的科学分析和研究,展示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奢华风格。
噩侯尊 西周早期 青铜
湖北随州博物馆藏
噩侯彝 西周早期 青铜
湖北随州博物馆藏
噩侯卣 西周早期 青铜
湖北随州博物馆藏
噩侯卣 西周早期 青铜
湖北随州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