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空间计算”新时代,
苹果Vision Pro重新定义XR概念。
文 | 青崖白鹿
(VRPinea2023年6月9日讯)沸沸扬扬了小半年的苹果WWDC 2023终于是落下了帷幕,这场XR春晚也确实不负从业者所望,苹果Vision Pro正式发布。谈到这款头显,可能很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高达3499美元的售价,或者是无手柄的纯裸手自然交互;或许也会谈起苹果专门研发的visionOS系统,但却不会想到,空间计算才是苹果Vision Pro的真正王炸!
空间计算真有这么厉害?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苹果CEO库克在发布会上放出的“豪言”:Mac将我们带入personal computing(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mobile computing(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spatial computing(空间计算时代)。
(库克在苹果WWDC 2023上的发言)
首先还是先为没有了解过这款头显的看官,简单介绍一下苹果Vision Pro。它由三部分组成,头箍、面罩、主机三大模块化组件。头箍和面罩均采用织物材质,主机采用铝质合金及3D层压玻璃,3D层压玻璃下是曲面OLED的EyeSight面板。
(Vision Pro三部分拆解示意图)
重量方面,抛开外接电池包及充电线缆不谈,前部玻璃外屏、铝质合金框架、一块曲面OLED面板、两片Micro-OLED屏幕,估计重量应该在400g左右;面罩、头箍部分,简单推算应该在50g左右,所以,Vision Pro的整机重量大概率是不会超过500g的。同时,由于脑后的头箍能够起到一定的向上承托作用,Vision Pro佩戴时的体感重量,应该还会更轻。
(苹果Vision Pro)
至于其他的构件组成、硬件参数以及基础功能介绍,均在VRPinea 6月6日的文章《“你从未见过!”,库克极力推崇的Apple Vision Pro表现如何?》中,有过详细介绍。VRPinea旗下视频栏目《老缪聊科技》也在6月6日同步更新了苹果WWDC 2023大会的直播回顾(是直接快进到Vision Pro出场环节的哟),想要详细了解Vision Pro的看官可以移步文章和视频,小P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咱们今天主要聊聊苹果Vision Pro的空间计算。
Vision Pro的空间计算
苹果这次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设备?既不是VR,也不是AR,更不是MR,而是空间计算平台!苹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空间计算。可能很多小伙伴在看到这个概念的第一时间会联想到元宇宙,那“空间计算”就只是元宇宙的另一种提法吗?当然不是!
(库克在苹果WWDC上发布Vision Pro)
既然谈到元宇宙,肯定就绕不开“改名立志”的Meta,作为一众元宇宙企业的代表,Meta打造元宇宙的做法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空间割裂开来。两者之间尽管可以无限互通,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打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平行宇宙”。而苹果的做法呢,恰恰相反,苹果将现实空间、真实世界放在了空间计算的绝对核心位置。
(元宇宙概念图)
苹果Vision Pro的空间计算,本质上是基于现实空间进行计算。用户通过Vision Pro看到的所有虚拟画面,都可以理解为,是在真实世界上“覆盖”了一层更加优质的“图层”。故而,元宇宙和空间计算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希望摆脱眼前的苟且,去追求诗与远方;后者则更愿意将当下的生活,打造得更加美好。
(苹果Vision Pro宣传画面)
要让空间计算的技术逻辑能够自洽,前提是虚拟空间的画面效果要达到肉眼精度,这种精度取决于摄像头和传感器捕捉的现实影像的精细程度。再简单直白一点,头显彩色透视的素质必须足够高才行。这种足够高,涵盖两点,一点是画面精度,一点是基于AI进行的空间计算。
目前主流VR设备的彩色透视,受限于算力、图像传输等客观因素,往往是低于设备本身刷新率的。而Vision Pro之所以使用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配件去“堆料”,正是要保证基于摄像头和传感器采集现实场景,打造的虚拟画面足够“以假乱真”。
(Vision Pro芯片组、摄像头及传感器)
Vision Pro的硬件创新点
聊完了Vision Pro的空间计算,咱们再来聊聊它的硬件创新点。首先是工业设计层面,对比目前主流VR头显,更多是在面罩上做鼻梁贴合,而屏幕依旧是水平的。Vision Pro主机部分的铝合金框架在内侧形成一个弧度夹角,可以让头显更好地贴合鼻梁。这样的设计使得两组屏幕和透镜是向内折向人眼的,能让眼睛更加贴合透镜,从而减少目距。
(Vision Pro主机部分拆解示意图)
其次是单眼独立的瞳距调节,从现场发布的零件图上,能够明显看到两组独立的瞳距调节装置,应该是微型步进电机。这种单眼独立调节的眼动追踪和瞳距调节,可能会成为Vision Pro进入消费者市场后的一大重要卖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是,这种单眼独立的调节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减轻甚至是消除晕VR的症状。
(Vision Pro独立瞳距调节装置示意图)
要知道,现有的VR硬件基本都能达到90°以上的视场角、20ms以内的画面延迟和75HZ以上的刷新率。真正让用户眩晕或者眼睛酸胀的原因,其实是辐辏调节冲突。每个人两个眼睛距离眉心位置的距离其实是有一定误差的,如果可以实现单眼独立的瞳距调节,就能更好地减低辐辏调节冲突。
Vision Pro的内容生态亮点
Vision Pro在内容生态上特别具有进步意义的一点,就是把虚实融合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相较于其他厂商Demo应用级别的小打小闹,苹果Vision Pro直接一步到位,通过物理旋钮,可以让用户自由控制画面的“虚实程度”,让虚拟图像能够丝滑地渐入MR环境。不得不佩服苹果芯片的AI能力,这一点太强大了。
还有一点就是,Vision Pro可以充当3D相机,拍摄高画质的3D图片和视频。尽管现场体验环节,苹果没有允许体验者使用这一功能,但从发布会的演示短片中不难看出,能够记录彼时彼刻宝贵记忆的立体影像,完整定格“只此一次”的人生瞬间,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苹果Vision Pro宣传画面)
销量预期
尽管Vision Pro是一款很棒的,甚至可以称得上“划时代”的头显,但它在短期内的未来,未必会有很乐观的预期。或许,Vision Pro会因为硬件性能和技术创新而大放异彩,但它或许不会成为热销产品,高昂的定价太劝退了。
由价格就会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性价比的问题,就发布会上展示的Vision Pro现有生态,绝大多数都是苹果的基础生产力应用,像苹果的办公三件套等。这一部分应用是完全不足以支撑其高达3499美元的售价。虽然苹果方面表示iOS、MacOS、iPadOS的应用能够无缝转移到Vision Pro上进行使用,但这还远远不够。Vision Pro能够支持的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应用,一个都没有展示。
以苹果端的剪辑软件Final Cut Pro为例,这是苹果M系列芯片发布会上经常使用到的案例展示应用。它在Vision Pro中会以怎样的形态出现,如果还和在Mac上的使用方式一样,那用户佩戴Vision Pro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Vision Pro在正式发售之前,还是没有出现真正能够体现Vision Pro强悍算力的应用,那可能在开售割一波韭菜之后就销量惨淡了。希望在苹果秋季手机发布会上,会有Vision Pro相关高算力生产力应用的展示吧。
(苹果Vision Pro)
结语
2016年,当第一批VR头显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时,库克对这些新设备几乎没说过什么好话。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真香”,并且一出手就是跳出现有XR逻辑的划时代产品。可以夸张一些,Vision Pro重新定义了XR概念,将引领全新的“空间计算”时代。苹果强就强在这里,它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去打破标准,并且重塑标准。
凭借多年打磨的Vision Pro,苹果和主流VR硬件厂商,至少拉开2~3年以上的身位。但苹果全新的Vision系列头显是否有机会成为XR行业的“iPhone”,关键还是要看平价款Vision能否及时跟进发布。
本文属VRPinea原创稿件,转载请洽:[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