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晨梦夕拾,有温度,有态度。点击“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实人”成了某一类男人的专属标签,他们多数都少言,不喜交际,善于独处。
在爱情中或者对女性的吸引上来讲,这类男人确实不占优势。因为就像男人想找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一样,女人也希望未来的丈夫是一个会说情话,能哄她开心,懂得浪漫的男人。
但是在婚姻上,女人对“老实人”的看法,出现了很明显的分化。一些女人认为,这样的男人安稳踏实,结婚之后更顾家,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一些女人认为这样的男人不适合结婚,婚姻生活本身就少了几分浪漫,如果再嫁一个不懂得浪漫的男人,将来日子会越过越枯燥。
其实这样两看法都没错,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有人喜欢安稳,有人追求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感觉,选择什么样的丈夫是女人的权利。
但还有一小部分女人,把“老实人”看成备选项,把不喜交际看成不会交际,把不斤斤计较看成好欺负。
认为“老实人”哪怕条件不错,也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和他交往的女朋友,于是就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
小筱今年31岁,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工作不好也不坏,工资够自己生活。前几年谈了几次恋爱,但都没能走到谈婚论嫁就结束了。
最近这两年,想安稳下来准备结婚,可身边的优质男人大多都已经结婚了,还没结婚的那些不是条件太差,就是条件太好。
条件太差的她看不上,条件太好的人家也看不上她,高不成低不就,是她在婚姻中最大的难题,最终无奈只能听从父母的意见参加相亲。
相亲相比恋爱要简单一些,两个陌生人相互满意就试着交往,不满意就各回各家。
一开始小筱本着婚姻不能马虎的原则,提出了各种比较高的要求。见了几个男人,可相亲毕竟是双向选择,你可以提出要求,对方也可以拒绝,因为小筱的要求不合理,男方都绝了了她。
经历了几次相亲失败之后,小筱开始反思,她觉得相亲初见时,两人之间没有足够的认识,就算她很好男方也不知道,所以决定在交往之后再提出条件。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筱在相亲中遇到了阿伟。
阿伟今年30岁,算不上事业有成,但收入还算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全款买了房子和车子,对于这些小筱是非常满意的。
可有一点,阿伟是一个比较老实的男人,在相亲的时候也说的少听得多,小筱是一个喜欢浪漫的女人,一开始她是打算拒绝阿伟的。
可后来转念一想,“老实的男人一般都很难找到女朋友,如果和他在一起,那么他还不是要什么都听自己的。”
抱着这个想法,小筱同意了和阿伟在一起,并且在之后的交往中,看上了什么东西都是让阿伟买。
每次阿伟稍有异议,小筱就理所当然的说,“除了我谁还愿意和你在一起?你对我好是应该的。”
虽然小筱总是让阿伟给她买个东西,但阿伟没有放在心上,一方面是他的感情经历确实不丰富,觉得既然两人是要准备结婚的,那么自己花钱是应该的。
另一方面是阿伟确实是为了结婚去的,小筱各方面的条件比较符合他的要求,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就闹得不愉快。
虽然阿伟一直都在付出,可他们最终还是在将要结婚的时候分手了。
在交往了半年之后,小筱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向阿伟提出了婚姻要求:房子要加上她的名字,婚前要以她的名义买一辆车,彩礼二十万。
在一开始的时候,阿伟问过小筱对于婚姻又什么样的要求,小筱不是回避就是随便搪塞过去,阿伟想过她的要求会比一般人高,但是没想到这么高。
阿伟问小筱能不能适当的降低一点要求,毕竟自己已经全款买了房子车子,婚后支出小了一大半,而且他手里现在也真的没有这么多钱。
小筱却说,“什么叫婚后支出小了一大半,难道你还想让我养你?再说了,你手里没钱你父母不是有吗,哪有娶儿媳妇婆家不花钱的。”
阿伟性格老实,但不是没有主见,在当地来说二十万的彩礼已经算是很高了,更不要说还要在婚前送女方一辆车。
但是他又确实想结婚,于是和小筱商量,“彩礼和车子我可以找父母要,那你能出婚房的装修钱吗?不用太多,也就一半的彩礼钱。”
小筱完全不同意阿伟的意见,并且还说,“你是老实人,我愿意和你结婚就不错了,还提要求?”
小筱的这句话彻底的让阿伟失望了,“原来自己一切的付出,在她看来都是应该的,哪怕婚姻标准被别人高出一倍,也是理所应当。”
阿伟沉默了一会说,“分手吧,我是老实人,但老实人就应该被你无限的索取吗?哪怕我孤独终老也不会和你结婚,因为没有谁的付出是应该的!”
小筱在面对婚姻的时候有两点错误:
1、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身为婚姻中的另一方,都不应该提出过高的要求,然后自己什么都不付出。
不是说女人在婚姻中不能提要求,而是这个要求一定要合情合理,要么你自身的条件非常好,要么你的付出和要求是相匹配的,要不然只能是空想。
2、对老实人有误解,喜好独处不是没有社交能力,喜欢你愿意为你付出,不是非你不娶或者娶不到别人。
以阿伟的条件来说,不管是年龄还是物质基础,他都占优势,只要稍微做出一些改变,打开心扉,很块就能找到一个适合他的妻子。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要把对方对你的爱,当成享受付出的资本!等到有一天爱耗尽了,再后悔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