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晨梦夕拾,有温度,有态度。点击“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很多女性都不愿意开始一段“扶贫式婚姻”,出发点很简单,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扶贫式婚姻”不仅会降低女人的生活质量,因为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丈夫或者婆家往往会把女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
等到女人不愿意单方面的付出了,他们反而会觉得是女人做的不对。就算有一小部分男人能理解女人的付出,可女人也不愿意用自己的婚姻来当做检验男人的“试金石”。
其实不止女人不愿意开始一段“扶贫式”的婚姻,男人也是这样。通常情况下,婚姻双方的条件大致相似,男人就算可以接受女人的条件略差一点,但也不会愿意“超额”付出。
小颖就是因为不懂这点,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提出了过高的彩礼要求。本以为男方会痛快的答应,没想到却被拒绝,最终导致婚姻失败。
小颖和阿晖是在相亲中认识的,当时小颖正好30岁,父母一直为她的婚事着急,甚至说,只要小颖能遇见自己愿意嫁的男人,他们可以不要彩礼。
可是人总是善变的,在女儿没找到男朋友的时候,父母觉得女儿都这么大了,不好找婆家。但是当小颖在相亲中遇见了阿晖,并且两人互有好感有继续发展下去的打算时,小颖父母又有了别的打算。
阿晖的家境很好,他自己的收入也高。小颖父母觉得既然阿晖有钱,那么多要一些彩礼也不会不答应,毕竟这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
于是就让小颖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提出三十万彩礼的要求。
小颖不仅没有考虑现实,反而觉得父母说的有道理,真的按照父母的意思,向阿晖提出了这个要求。
听到小颖提出要三十万彩礼的时候,阿晖的第一反应是小颖家准备了价值相等的嫁妆。
在他们当地是有这样的习俗的,结婚的时候男方出彩礼女方出嫁妆,如果女方给的嫁妆高,可以反过来要求男方多出一些彩礼。
可是当阿晖反问小颖准备了什么样的嫁妆时,小颖却说并没有准备什么特别的嫁妆,就是几床被子和一些生活用品。
这下阿晖就有些不愿意了,他说:“凭什么要我出三十万的彩礼,而你家只出几床被子?”
对此小颖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家的条件不好,出这些嫁妆很正常,你家境这么好,出三十万彩礼不多!”
阿晖怎么也没想到,小颖竟然把这句话说得这么理直气壮,他从没有嫌弃过小颖家境条件不好,可小颖却以他家庭条件好为理由,让他出这么多彩礼。
阿晖说:“我是娶妻,不是扶贫,我的家庭条件好,不是给三十万彩礼的理由,你这个要求我不能答应。”
之后阿晖觉得小颖一家的三观,他不能接受,就拒绝了这场婚姻。而小颖却觉得三十万的彩礼是父母让她提的,不怪自己。
婚姻是自己的,在结婚这件事上,父母的意见是参考项,不能不经过思考就完全照搬。
就像小颖父母,女儿没找到男朋友之前生怕嫁不出去,找到了男朋友,又因为他家境比较好,让小颖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提出三十万彩礼的高要求,很明显是不合理的。
小颖完全有理由拒绝这个要求,但是她却选择了按照父母提出的要求办事,她觉得婚姻失败不怪自己,其实恰恰相反。
女人要在婚姻中有自己的想法,完全听之任之本来就是错,跟何况小颖自己也认为,阿晖的家境好就该付出的更多。
不是说女人在结婚的时候,不能提要求,而是在提要求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现实,当地的婚嫁习俗以及自身的条件都要考虑清楚。
就像阿晖刚听到小颖要三十万彩礼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不想给,而是问小颖是否准备了价值相等的嫁妆。
在婚姻中,高要求可以提,前提是自己的付出也很高,如果自己的付出很低,提的要求又高,这样的婚姻是不现实的。
在很多人眼里,男人在婚姻中往往承担着付出的角色,男人要为婚姻付出的多一些,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认识。
如果婚前的准备进行到彩礼这一环节,男人因为彩礼过高不同意结婚,不了解实情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觉得这个男人没有担当,自己也会感觉没面子。
实际上,男人拒绝“扶贫式婚姻”没有错!就像女人想嫁的好一样,男人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娶的好一些。
“扶贫式婚姻”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不平等的,男人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看法委屈自己,也不用因此觉得没面子,因为过好将来的婚姻生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