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特斯拉,作为现在热度颇高但又争议不断的汽车品牌,它的CEO马斯克,更是以“热爱跨界”闻名。
比如收购推特,甚至扬言收购可口可乐,每次他的言行都引发许多讨论。
去年10月马斯克出席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开放日时曾宣布:
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将生产一款名为“GigaBier”的专属啤酒。
马斯克并没有说,GigaBier啤酒什么时候上市。
但他身后的效果图显示,GigaBier将会装在一个Cybertruck设计风格的容器中。
此前,特斯拉在官网也推出过一款龙舌兰酒“Tesla Tequila”。
每瓶酒容量750毫升,售价250美金,在发售当日,就被抢购一空。
因此当我在国内看到这款“特斯拉啤酒”的时候:
心里不仅没有一丝波澜,甚至还有点想夸一下设计有点好。
本来呢,我还想回去挖一下这款啤酒的价钱,没想到一搜赫然弹出了一条新闻:
“特斯拉啤酒被特斯拉告了!”
难不成这特斯拉啤酒,不是特斯拉官方自己做的?
事情是这样的:
6月13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条侵害商标权纠纷开庭公告。
特斯拉起诉称,中饮食品有限公司在啤酒及苏打酒产品上,使用标识“TESILA”构成了侵权。
案件将于6月23日开庭。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家名叫中饮食品的公司,在国内“碰瓷”了特斯拉,未经特斯拉授权就推出了一款“特斯拉啤酒”。
不仅在名字上一模一样,连LOGO、字体样式也都高度雷同。
如果你不知道这是山寨,那么光看名字和LOGO,任谁一看几乎都会以为是特斯拉车企开发了新业务:
目前,这些酒已经在部分地区的超市出售,他们甚至还公开招商,邀请人加盟一起卖。
官司部分,特斯拉方面认为,中饮食品在啤酒产品上使用标识“TESILA”,构成商标侵权。
面对特斯拉法务部的攻势,中饮食品却显得相当淡定,理由有2个:
1.中饮食品持有的第13113593号“特斯拉”商标注册时间,早于特斯拉车企;
2、“特斯拉”“TESLA”是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非特斯拉车企原创独有。
为了这点,中饮食品还特地借助科学家“特斯拉”为视觉原型,创作了一组产品包装:
上面的科学家“特斯拉”形象,则是十足的在向大众暗示:
他们的品牌灵感,来源于科学家“特斯拉”,而不是汽车品牌特斯拉。
讲道理,如果你只是用“特斯拉”这个名字来命名你的酒,可能还有人会支持你。
你这连人家商标都用了,LOGO基本一样,这就有点过分了吧?
我搜了一下,早在2019年,就有网友在超市货架上发现了这款“特斯拉苏打酒”。
这酒甚至还传到了外网,受到了国外网民的关注:
而在我的继续深挖之下,我发现这家中饮食品有限公司,远远不止“碰瓷”了特斯拉这么简单。
天眼查APP显示:
2020年2月,中饮食品有限公司在第35类、第5类、第29类、第32类等多个类别上申请了30多个商标。
其中包括“新冠良茶”“防新冠”“新冠清”“新冠”“清冠良茶”等…
这个我真的忍不了了。
你说你碰瓷特斯拉就算了,居然还敢发国难财?你怎么想的,你有事吗?
真的没20年脑血栓搞不出这种脑残操作。
幸运的是,针对此类恶意申请商标的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当时也作出了回应,表示将依法驳回。
如今,上述商标均已处于无效状态。
除了碰瓷疫情,中饮食品有限公司还碰瓷了Vivo,就是那个手机品牌。
你猜它是怎么碰瓷Vivo的?
没错,它又出了一款“Vivo牌”的果汁…
可能是担心自己会被VIVO盯上,目前他们的网站已经下架了这系列饮料,只剩下个大标题:
总结一下:
这家和特斯拉有纠纷的中饮食品有限公司,其实就是一家专业“碰瓷商标”的公司。
不仅碰瓷一些知名的品牌,甚至还会“蹭热点”,总之谁火就去蹭谁。
在这件事上,我是支持特斯拉维权的。
但特斯拉能否维权成功呢,目前还是未知数。
有不少网友表示,特斯拉虽然在我国注册了多个商标,但商标注册类别,均不包括第32类啤酒饮料类别。
如果注册类别不一样的话,有可能不算作侵权。
但也有律师表示,我国《商标法》第13条规定了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即为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可以在案件中通过主张认定为驰名商标的方式,获得突破注册类别的保护。
如果法院认同特斯拉为驰名商标的话,那么这场官司的胜算就会比较大。
具体的胜负,要等后面才知道了。
但我希望玩这种“商标碰瓷”的公司越来越少。
赚钱可以,但昧着良心赚钱,就有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