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冠首战打平布拉格斯拉维亚后,国米将帅赛后集体检讨,孔蒂更是说出了“我来承担责任,只求舆论再多给点时间”这样的话语。
所有人都很清楚,在一个有巴萨、多特蒙德的小组,未能主场拿下布拉格,想去争夺小组出线权,实在太难了。
人们不会忘记,上赛季国米身处类似的小组,虽然在巴萨热刺身上拼下4分,但正因为在主场未能拿下埃因霍温,最终无缘出线。
本赛季才打了一场小组赛,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显然,国米此战未能拿下三分,意味着蓝黑军欧冠征程第一战后,就已经被逼入生死绝境。
蓝黑军问题很多,此战后,很多战术家、名宿都在议论一个球员:这就是国米夏季一直在求购,但最终未能得到的波黑前锋哲科。
此战,国米虽坐镇主场,但在控球、攻入进攻三区次数、射正次数、角球次数等方面,都比对手毫无优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对手打出高水准的高位逼抢时,国米缺乏破解的办法。
看过上赛季欧联杯淘汰赛的球迷都很清楚:布拉格斯拉维亚队名气不大,但是这支球队在高位逼抢方面的能力,绝对是欧洲顶尖水准。
上赛季布拉格斯拉维亚在欧联杯淘汰塞维利亚(主客场及加时赛合计打入6球),激战切尔西(两回合打入蓝军3球),靠的就是他们整齐划一、极为默契的高位逼抢。
此战一开始,布拉格的逼抢,就让布罗佐维奇、加利亚尔迪尼等人失误频频。
国米当然也是有所准备,蓝黑军比较多的采用长传球方式,试图越过对手第一层逼抢,打对方后场空当。
破高位逼抢的办法不外乎就是那么几种:或者像巴萨曼城一般娴熟倒脚“溜猴”,或者凭借突破大师个人能力撕开口子,或者通过长传球打对方逼抢层身后留下的空当。
国米不具备前两种能力,所以选择长传球,也就在情理之中——这种踢法如果使用得体,也将是刀刀见血。
OPTA数据显示,国米全战合计发动了53次长传球,但是,只有19次传到队友脚下,长传球准确率只有可怜的36%。
在这一点上,国米甚至比技术能力有限的对手更差:对手这一数据,好歹还有43%。
国米长传总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前场三叉戟在控制高球方面的表现不佳——准确的说,是奇差。
卢卡库13次争顶高球,9次失败,仅有4次成功。
劳塔罗6次争顶高球,4次失败,2次成功。
相比而言,森西反而是高球控制表现相对最好的那一个,他2次争顶高球,1次失败1次成功。不过森西毕竟只有1.68米,这方面全指着他去拼,也不切实际。
国米突在最前方的三叉戟,都缺乏在后卫干扰的前提下,掌控好长传球的能力,这使得蓝黑军的长传计划彻底破产。长传次数再多,也只能是给对手打回头球的机会。
根据笔者在前方看球的同僚报道,在梅阿查球场,有针对卢卡库的一些嘘声。
或许球迷们怎么也没有想到,1.91米、200斤的比利时壮汉,在处理高球、背身球的时候,竟然被对方完全压制。
本战卢卡库成为国米进攻终结者,踢了一场比赛,仅有8次成功传球,反而是丢掉球权的次数达到14次,踢的这么糟糕,挨嘘也很正常。
卢卡库不灵,蓝黑军其他的前场攻击手,不管是首发的劳塔罗、森西,还是后来换上去的波利塔诺等人,处理高球都是指不上的。
其实,追看过此前2个赛季曼联比赛的球迷都知道,卢卡库虽然身材很棒,但与足坛相似体型的前锋相比,他出任支点的效果,本就是相对较差的。
所以今夏孔蒂的锋线建队计划,一直是有哲科的一席之地。
只不过因为罗马要价太高(从2000万到2500万),加上哲科年龄太大,所以蓝黑军最终未能如愿签下波黑人。现在来看,没有了哲科这个意甲顶级支点,国米很可能少了一种打法选择——孔蒂此前执教尤文切尔西,依靠长传中锋、争下高球后再组织的打法,打出过一些经典比赛,但本赛季在国米,兵员配置决定了孔蒂这种较为习惯的打法,很难有用武之地。
正因为国米缺少长传建立立体攻势的本钱,所以本战,对手可以肆无忌惮的压上逼抢,抢的国米只能频繁回传门将再组织,汉达诺维奇此战传球次数,比联赛场均传球次数多了整整17次之多,可见国米组织运转方面多么困难。
可以预见,此战暴露国米短板后,接下来,蓝黑军对阵AC米兰、尤文图斯、多特蒙德、巴萨、那不勒斯甚至是罗马拉齐奥等队,如何破对手的高位逼抢,就是蓝黑军的一大难题。
这需要孔蒂想出一些办法来。这将是国米接下来最重要的战术看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