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从近期的经济数据也可以看到美联储可能会在下半年改变方针,这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助力,而港股受到外围股市影响较大,有望在全球金融市场共振拉升的走势下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在美元指数下行+中国PMI上行的宏观组合时期,港股均录得不俗的绝对收益。
恒生指数再创新低,年内新低的走势,不能只看到风险,还应该看到机会。从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来看,港股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当前恒生指数市盈率处于近10 年以来的3.45%分位;横向对比A 股,AH 股溢价指数处于近10 年以来的2.88%分位。绝对和相对估值均展现出港股的投资性价比,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并且伴随加息周期进入尾声,港股资金面流动性有望改善。
红利指数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红利策略基金逆势上涨,值得持续关注后市策略的表现。同时在当下波动放大的市场下,红利策略具有防御属性的优势,收益稳健安全边际高,高股息组合在市场下跌阶段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长期跑赢主要宽基指数。拉长5年以上周期看以及海外历史数据印证的因子有效性,红利价值公司相对平均而言都存在明显阿尔法,股息红利吸引力凸显,高股息股票配置价值提升。
红利策略是相对于独立于牛熊的长期投资有效策略,从海外成熟市场表现来看,高股息策略指数长期明显跑赢市场基准指数。在市场无风险利率维持较低水平环境下,红利策略具有较好的避险属性,红利策略风格特征明显,能够捕获低估值周期板块复苏行情。
红利策略是对股息率更高的股票赋予更大的权重,通过跟踪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公司赚取超越市场的Beta,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背后原理。当前价格配置优势凸显,投资性价比较高。红利指数并非单一熊市策略,而在牛市、熊市、震荡市均有可能跑赢市场,策略的内核在于内部重仓行业的结构性行情,表现相对低迷时往往伴随成长股的大幅崛起。从历史上来看,红利策略虽然在A 股市场长期有效,更加适合低利率、震荡偏熊以及市场情绪相对偏弱的市场环境。
红利指数伴随着“低估值+红利+低波动”的投资风格,在震荡市中防御属性凸显,红利指数在收益率和波动率上均普遍优于宽基指数。骑牛看熊认为可以采用哑铃式的布局方式,关注新能源、科技、医药等赛道基金的同时布局一部分低估值稳增长和困境反转这一类基金产品,在市场下跌时加大定投额度获取“筹码”,降低持仓成本。
由于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叠加近期非农、PMI数据降温,市场预期尽管美联储仍维持鹰派立场,但不会选择再度加息,海外流动性的释放也将利好于港股修复。当前经济企稳回升趋势已经明朗,港股后续有望持续回暖。央国企改革政策持续发力,国企市场化改革和盈利改善是国家重点的发展方向,随着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与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正式启动,央国企的长线投资价值有望伴随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而逐渐提升。
红利策略是“震荡市中的减震器”,在震荡市与熊市中优势明显。红利指数由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的股票组成,高股息往往意味着公司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从而支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红利指数具备低估值、高分红属性,叠加近期经济复苏预期有所弱化,红利策略防御价值凸显。此外红利指数中大部分成分股为央国企,与“中特估”重叠度较高,“中特估”政策主线将对红利策略形成提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