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此前因“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关注的当事人“Dubitabam”发文称:
“我已于9月5日返回国内,因配合调查和个人生病不适的原因,一直未能发文。本着对公众和自己负责的态度,后续我会对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释”。
“从事件发酵到顺利返回,我克服了重重阻碍,这既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的奉献,也离不开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会热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因精力有限我无法一一答谢,但愿未来能尽我所能回报社会,避免更多人遭受同样的苦难”。
在此消息之后的网友评论中,最有意思的,是一句这样的话:“果然是知识改变命运!”——这句带点调侃意味的话,说得真有道理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其一,据此前这位中科院博士的女友称,他是因欠了几万元钱,在看到一个新加坡的一年期翻译工作后,才被骗到了缅甸,可此去经年,竟然在一年过后,这位博士没了消息。
于是,家人将其可能被骗至缅甸的消息,给发到了网上,而在很多此类救助的网上信息中,此君头上的那顶“中科院博士”帽子,显然更为“树大招风”,瞬间就成了焦点新闻,占据了热搜榜单。
确实,在缅甸可能遇到不测之消息上,这个代表着高学历、有知识的“中科院博士”之头衔,事实上在他被网络、社会、媒体和国家注意并重视方面,应该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对其最终的获救,显然是一大分不开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角度观察,则网友所谓的“果然是知识改变命运”,虽貌似是一种调侃,但也不得不说就是一种事实。
不过,有人因此便全面引申为“高知识、高身份”的人,天然就能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关注,而相对而言,知识层次低的普通人,就很难得到重视了,却并非完全符合事实。
比如,近日国家就宣布两批从缅北抓回近2000余名电信诈骗人员——这一信息说明,此前有人埋怨的所谓“战狼”呢、国家咋不出手等言论,并非完全正确!
毕竟,此事牵涉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国家又是以“不干涉别国内政”为重要外交关系主轴,所以,当需要与国际社会协调一致,特别是与国内较为混乱的缅甸的协调困难重重之下,国家仍然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了,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们的国家及有关部门并非只重视被报道出来的“中科院博士”,而会将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安全保护视作己任!
其二,在网友调侃的这句“果然是知识改变命运”中,一些人还有这样一层意思,即是说“高学历怎么了?不也仍会被骗吗”之指向。
确实,“知识改变命运”,一般而言,这句名言的正面指向,当然是指拥有了知识后,会让人的命运,向着更好的方向改变。
但是,当我们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维观察此事时,也一定会明白,任何事物并非只有一面性,也不可能永远静止不变。
像在乡村俗语中,有人如此谈论一些高学历者:“这上学学的,都学傻了”——这其实也能从“书呆子”一词中,找到对应的表达与含义。
像这位中科院博士,可能在他所研究的专业上,会高出普通人很多,但正因其将大多的时间、精力与工作投入其中,而有可能在社会生活等其他方面,相对普通人有些“变弱”了。
所以,还是不要因此就去嘲笑这些高知识、高学历者,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愚蠢,而只是他们的聪明天分、知识能力,并未过多运用到这些世俗生活之中去而已。
事实上,当这些高层次知识分子走入现实工作和人间生活,他们仍然是引领社会的重要精英,他们在世俗生活中的表现,也一定不会比普通人就差了。
其三,如今国人一谈起缅甸——而不只是“缅北”!因为,这位博士就说了,他是被骗到缅甸东南部的妙瓦底,这儿跟缅北的方向,完全是“南辕北辙”的地方——就会谈“缅”色变!
有才的网友如此编排道:“缅甸这个地方…孙悟空去了都逃不回山,猪八戒去了变盘中餐,唐僧去了立马上西天,沙和尚去了,也要挑着扁担运大烟!”。
那么,当这位博士都能被骗到缅甸,当普通的网友都知道了当下缅甸的“厉害”,这说明了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这显然说明了信息知识传播的重要性,说明了科普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知识的重要性——在这一逻辑推理下,不难说明:知识确实很重要!知识,也果然能改变命运!
所以,不要成为无知的群氓,不要藐视知识及知识群体吧!
确实,我们会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一大真理,但显然,知识分子同样是所谓“人民群众”中之一员,且这样的社会精英群体,在历史的任一过程中,也一直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者!
想想过往皇朝年代的“科举选拔”,包括当今的“高考人才”选拔,甚至可以想一想人民中国的建立,我们国家的伟大领导者们,是不是大多都是知识精英呢?
这么说,归根结底而言,就是在告诉我们:只有真正普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人们和社会、国家才会有救!
相反,如果将知识分子全打成“臭老九”,如果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甚至以偏概全地将所有“公知”都给污名化,那才是一个社会极大倒退的表现!——不以知识为荣,反以知识为耻,这样的群体、社会和国度,显然终究是没有希望的!【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