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2日,解放军第四十二军一二四师三七二团攻克高平后,又决定夺取越军驻守的800高地,一营一连受命主攻。
800高地主峰的正面是悬崖峭壁,上面构筑有牢固的环形防御工事,山脚与一块突出部相接,有三条交通壕可从突出部直通主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越军凭借这个险要地形,摆下了一个连部和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封锁公路,妄图阻止我军前进。
3月3日凌晨五点半钟,一连指战员冒着蒙蒙雨雾,直向800高地扑去。
进攻中,八班作为尖刀班冲在最前面。当他们冲上高地的突出部时,发现上面有敌人的岗哨。
勇士们当机立断,一顿手榴弹,把敌人打退到主峰下的洼地。
突出部被一连占领后,800高地主峰就暴露在我军火力之下了。
被压在洼地的十多名敌人深知突出部得失的利害关系,他们在主峰几个火力点的轻重机枪掩护下,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反扑。
这时,班长突然中弹受伤,杨松坚接任了班长。他压住心头怒火,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一面让人把伤员转移下去,一面把机枪调到适于发扬火力的位置,猛扫敌人。
他审时度势,根据交通壕内兵力不好展开的情况,果断地命令新战士包早顺守右侧的交通壕口,自己守在左侧的交通壕口,然后大喊一声:“全班手榴弹集中!”
五十枚手榴弹很快集中在交通壕口,杨松坚和小包紧密配合,把一颗颗手榴弹投向敌阵,阻击敌人的反扑。
敌人见我军阵地上兵力不多,就从200多米高的主峰上,用轻重机枪不停地射击,手榴弹也像冰雹一样劈头盖脑地砸了过来。
杨松坚和战友们在交通壕内,灵活机动,左偏右闪,敌人接连甩来40多枚手榴弹,都被他们巧妙地避开了。
“好,该轮到我们了!”
正当杨松坚瞅准空子准备向敌人开火的时候,突然从洼地甩来一颗手榴弹,不偏不倚,直向他的头顶飞来。
躲,已经来不及了!退,也无路可退!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只见杨松坚目不旁视,向左一闪身,竟然徒手顺势接住了这颗飞旋而来的手榴弹!
毫不夸张地说,杨松坚上演了战场上极为罕见的徒手接手榴弹的传奇一幕。
“狗X的,还给你们!”杨松坚一声怒吼,腰部一拧、手臂猛甩,又将这颗手榴弹扔了回去!
只听“轰”的一声响,这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传来一阵惨叫。
紧接着,杨松坚把自己身边剩下的两颗手榴弹也朝敌人投去,两个敌人当场被炸死,其余的狼狈逃向主峰。
主峰上的敌人见势不妙,立即用轻重机枪、冲锋枪组成了交叉火网,把八班压在主峰下的洼地里。
两天来,因为战斗打得激烈,八班的战士们每人只吃过一小把玉米。
此刻,连续投了二、三十枚手榴弹的杨松坚,只觉得两腿发软,眼冒金星,肚子饿得咕咕直响,但他仍集中精神坚持战斗。
随着战斗的推进,全班的手榴弹都用光了。好在排长刘九肥派两名战士把40多颗手榴弹及时送了过来。
杨松坚一见,高兴得跳了起来,什么饥饿、疲困,统统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抓起手榴弹就往腰里插,一口气插了12颗,他还嫌不够,右手又紧握了两颗。
收拾停当,他左手提起冲锋枪,对战士翁立龙和谈新林说:“往前冲!你们给我递手榴弹,其他同志跟上!”
说罢,带着战士顺堑壕直向高地主峰冲去。
他们冲到十多米处,敌人一个暗火力点的两支冲锋枪突然在左前方向他开了火。
杨松坚一闪身,密集的子弹擦着帽沿“嗖嗖”飞过。他伏在交通壕里,等敌人的枪声一停,立即腾身跃起,像箭一般冲到敌人火力的死角。
敌人只顾拼命打枪,哪里料到杨松坚已经悄悄地绕到了他们旁边。
杨松坚瞅准敌火为点,一下子甩过去两颗手榴弹。只听一声巨响,硝烟弥漫,两个敌人的胳膊大腿连同枪支零件一同飞了起来。
随后,杨松坚带领战士们勇往直前,又用手榴弹打掉了敌人一个火力点。
这时,狡猾的敌人没有胡乱打枪了,一时间山谷里死一般的寂静。
敌人的火力点在哪里呢?
杨松坚伏在战壕里,点燃一支烟吸着,思索着侦察敌人的办法。
“引蛇出洞!”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即向左前方、右前方各投了一颗手榴弹。
这番“火力侦察”果然奏效,敌人以为我军已冲到跟前来了,右前方20多米处的工事里,响起了“嗒嗒嗒”的机枪声。
敌人的火力点就此暴露,杨松坚奋不顾身,一口气投出六颗手榴弹,把敌人的机枪炸成了哑巴,三名敌人也当场毙命。
杨松坚在机枪和六〇炮的掩护下,率先冲上了800高地主峰。
硝烟弹雨中,但见杨松坚矫健的身影,时而伏在战壕里,时而向前跃进,一颗颗子榴弹从他手中飞出,一个个火力点被他敲掉……
主峰上的守敌见杨松坚如此英勇,又见后面的解放军将士不断涌了上来,一个个抱头鼠窜,一连胜利夺取了800高地。
战斗结束后,杨松坚被荣记一等功,被获得“战斗英雄”光荣称号。他在危急时刻徒手接住手榴弹再扔回去炸敌人的经历,也成为一段传奇广为传诵。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