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生态警务 “警察蓝”守护“生态绿”

2023-11-02   海淀公安

原标题:深耕生态警务 “警察蓝”守护“生态绿”

深耕生态警务 “警察蓝”守护“生态绿”

八百里太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漫步南太湖湖畔,青山、碧水、蓝天交相辉映。

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以“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为方法路径,以生态警长、生态联勤警务站、生态警务协同智治应用“三项建设”为载体抓手,护美绿水青山、护卫金山银山的现代警务模式,让山更绿、林更美、水更清的美丽画卷在湖州大地徐徐展开。

“生态警长”成为全域覆盖的护航体系

长兴水口是茶文化圣地、生态旅游乡,因紫笋茶、金沙泉而闻名,曾经也发生过毁林种茶、毁林建园的情况。

生态警务建设启动以来,长兴县公安局水口派出所社区民警沈建华有了新的身份——林区警长。

在沈建华看来,所负责的顾渚山面积大、山多、林密、古道蜿蜒。为全面掌握情况,他走遍了山林里的角角落落,画出了古道地图、生态地图、农家乐地图,翻开生态地图,标注着各种生态要素和重点关注的森林火灾隐患点、污水排放隐患、安全隐患等,每个点位都要走访排查到,确保堵上每一个漏洞。

林区警长在巡山

山林间有警,湖边也有警。

2013年,湖州公安就在全省最早推行河道警长,继续不断完善守护生态发展格局,“警长制”从原先的环境领域延伸到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围绕河道、湖泊、林区、矿区、市场、路段、项目、景区等重点区域,布建“八大警长”2185名。

2022年,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生态警长,实现全市7373条9380公里河道、153个湖泊、157个水库、113个农贸市场、主要林区、矿区、路段及市重大工程全覆盖,形成具有湖州公安辨识度的基层生态全域覆盖的护航体系。

南太湖公安分局杨家埠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陈飞是第一批“生态警长”,他的足迹遍布西塞山的林区田野和辖区的住户人家,山林里的动植物他一望而知,大路小道他了然于胸,群众有什么话也都愿意跟他说。

“陈警官,听说最近能买到新鲜的太湖野生鱼虾。”7月末,在一次走访中,群众谢大姐在闲谈时向陈飞反映。

“2020年10月1日起太湖正式进入10年禁捕期,怎么还能有野生的鱼虾呢?”谢大姐的闲谈引起陈飞的关注,他和战友连续半个月在西苕溪沿岸展开排查、蹲点守候,一天凌晨,芦苇丛中传出晃动的灯光,几个身影正在往岸边拖拽渔网,陈飞和战友当场将5名正在涉嫌非法捕捞的犯罪嫌疑人抓获,查获百余斤鱼虾和一批捕捞工具。

生态警长与绿水青山相伴,守护着一隅山水,坚定不移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生态联勤警务站凝聚综合保护治理合力

生态警务重视部门间的联勤联动和共建共享,通过力量整合、系统融合、数据耦合、机制契合、平战结合,凝聚起各部门开展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治理的最大合力。

生态联勤警务站就是生态警务的一项变革性工程,湖州公安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建立15个生态联勤警务站,着力构建生态治理新机制,破解“基层执法力量薄弱”“部门多头分管突出”“问题难以彻底根除”等难题。

生态警长陶林龙巡查赋石水库

安吉县的赋石水库有着“浙北第一库”美誉,是湖州市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也是包括有着“鸟中大熊猫”称号的中华秋沙鸭在内的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青山竹林、碧波盈盈,赋石水库生态联勤警务站站长吕洪良却无心赏景,“有群众反映,疑似发现有人在放地笼,我现在去看看。” 吕洪良和生态环境等部门执法人员随即出发。

通过建立赋石水库生态联勤警务站,公安、生态环境、水利、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勤联动,构建涉环领域违法犯罪线索“”发现上报—流转—处置—答复”的闭环管理,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的转变。

生态联勤警务站通过实行“1+N+X”入驻模式,实现出警到达现场用时大大减少,环境问题处置效率显著提升。还可以开展矛盾调解、政务服务、科普宣传等活动,通过“站长直播”“进站说法”等新媒体传播形式,形成“一站一品”多元化治理新格局。

生态守护的范围不断扩展,2021年9月,在浙苏两省交界处,织里公安分局在乔溇村建立长三角首个跨省生态联勤警务站——乔溇生态联勤警务站,织东派出所和江苏吴江七都派出所和两地的生态环境、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入驻,常态化开展警务联勤合作。研发“织里净·铝灰全流程监管”应用场景,对苏浙两省交界处周边18家铝企生产线全流程监管,实现铝灰非法处置“零发生”。

长三角首个省际生态联勤警务站——乔溇生态联勤警务站

湖州公安还建成浙江首个环侦作战分中心,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烟草等多部门常态入驻,推动生态守护由“单打独斗”向“行刑共治”转变,协同破获全国首例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污染环境刑事案件,被联合国环境署收录为典型案例。

生态警务协同智治应用赋能实战工作

2023年上半年,南浔公安分局成功侦破吴某某等人污染环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4人,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缴获涉案废铁桶500余吨。犯罪嫌疑人未办理营业执照,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未取得危险废物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多名废铁桶贩子从多家源头企业非法收购废铁桶,运至加工窝点内,以破碎、拆解、压平、打包的方式非法切割处置后进行售卖。

“案件的成功侦破,离不开‘生态警务协同智治应用’,从信息获取、汇集数据、分析研判,全链条进行了支撑。”办案民警说。

民警在安吉余村执勤

近年来,浙江省公安厅全面推进“公安大脑”建设,湖州公安把智慧警务建设作为赋能生态警务、提升核心战斗力的“一号工程”,提升战略、变革、组织“三大能力”,全力打造“芯大脑+云眼睛+智手脚”模式,探索研发全省首个以生态守护为主题的智治数字化应用,构建具备核心战斗力的现代警务新模式,依托应用分析研判,赋能实战工作,为生态治理注入不竭动力。

借力“公安大脑”,湖州公安建立1个生态治理数据舱,归集11个部门及互联网数据81类5.8亿条,形成了三个专题库,通过搭建要素、防范、处置、办案四大协同板块,打通与行政部门的执法衔接,实现了“上下贯通、左右连通”。通过“净水、净林、净土、净废、净市场”等五大领域子场景,整合五大类情报线索来源,规范业务流程,指令落地核查,真正做到“要素一屏管控、风险一网感知、联勤一键响应、执法一链贯通”,赋能实战工作,为生态治理注入不竭动力。

湖州公安将更加突出体系化布局、整体性推进,以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五全体系”(全民参与守护体系、全链闭环护航体系、全域联动协同体系、全时在线智治体系、全美样板话语体系)为总体运行架构,实现市、县、所、站纵向到底,警种部门横向到边,打、防、治、服业务链条环环相扣,一体化推进,打造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公安版”,全力助推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来源: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