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宾待友酒文化,始于先秦,盛于唐宋

2024-01-11     观歌观舞

原标题:迎宾待友酒文化,始于先秦,盛于唐宋

《诗经》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意思就是说我有美酒,这酒又香又醇,宴请嘉宾,大家其乐陶陶。从中可见,在那时候的古人们就已经把酒当作结交朋友的重要“工具”,通过宴饮,增加气氛,培养感情,更彰显礼仪。酒文化愈发形成。

酒,从一种饮品,逐渐成为文化媒介,酒里有着修齐治平的人生之道,有着和雅风骚的艺术之美,有着礼尚往来的至交之情,有着奉天承运的天国之仪,有着传承古今的历史底蕴。

自周以后,四海之内,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运昌,周礼兴,酒文化更加盛行,周人皆盛情好客,宾朋皆以酒待之。在《汉乐府·陇西行》中就描绘了一贤良通达的妇人热情迎客人,摆酒席以待之,席间有清、白两酒舀与客人,边饮边畅叙的场景。酒被奉为迎客待友的最佳之选,边饮边聊,人际和睦,社会和谐。

唐宋以来,人们继续沿袭古人热情待客的习俗,酒是他们欢迎和喜悦的一种情感表达,以酒叙情言谊。

李白在诗《客中行》中写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产自兰陵的美酒佳酿,散发着醇厚的郁金香之芬芳,置于玉碗中晶莹清冽。只要主人能和我一起开怀畅饮,不醉不休,哪管它是身处故乡还是他乡,可见在宴饮待客时酒不仅仅以一种饮食出现,更是朋友间情感的重要传达。

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不仅将重阳酒俗写的淋漓尽致,亦写出友人相邀,开怀畅饮的美好闲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展现了一幅闲适的田园风光及与友人把酒言欢的惬意释然。

白居易亦是十分爱酒之人,更喜与友人共享美酒,在诗《问刘十九》中他曾记述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之景,米酒己酿制而成,大雪之夜,在炉火旁,和友人共享新醅的美酒,杯酒交融,共叙友情,将真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文人墨客之间还会常常互邀出行,行酒作乐,吟诗作对,如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时便常会饮酒聚会,像流筋曲水之习俗,就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文人群体间进行行酒作诗、畅饮吟唱的雅兴之事,昔时和雅之风,共襄盛世大唐。

唐宋之后,饮酒之风更加盛行,爱酒人士众多,酒已经成为国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宴会聚饮、离愁别绪、友人小酌、情感宣泄,对酒作诗、饮酒作画,酒填充了国人生活的全部,这一文化自古传承至今,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华民族饮酒文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a4424735dd37df1752cf79a9f56ff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