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信实集团掌门人穆克什·安巴尼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家族稳坐了数十年的印度首富位置,竟然在2022年2月份出现了易主。而这个将他拉下马的新首富在2020年的财富甚至尚不足自己的五分之一。
这个新首富的名字叫做高塔姆·阿达尼。
和安巴尼一样,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于阿达尼的财富积累同样感到不可思议,以为这是一个2022年突然出现的超级暴发户。
从福布斯的排行榜可以看到,2020年四月,阿达尼的个人资产才89亿美元,但是到了2021年4月,这个数字变成了505亿美元。一年的时间里,其个人资产增长了567%,称之为坐直升飞机毫不为过。
当然,对于阿达尼来说,直升飞机还是不够刺激,毕竟印度第二,亚洲第三的财富排名还是显得不够辉煌。所以在2022年,这哥们干脆改为乘坐火箭:
2022年2月初,高塔姆·阿达尼以901亿美元的净资产,超越穆克什·安巴尼,成为新的亚洲首富,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十;
2022年4月12日,高塔姆·阿达尼以1180亿美元的净资产,再次成为亚洲首富,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六。
2022年7月,阿达尼净资产为1125亿美元,并成功超越曾经的世界首富常客比尔盖茨,跻身于全球第四。
2022年8月,阿达尼净资产为1370亿美元,将LV老板,欧州首富伯纳德·阿诺特踢出全球富豪榜的前三,取而代之,个人资产仅仅次于马斯克和贝佐斯。
2022年9月,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印度富翁高塔姆·阿达尼以147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富豪,为亚洲第一人。
1500亿美元,这是阿达尼个人财富数字的最高峰,从这个时候起,其幸运的2022年已经结束,迎来多事之秋的2023年。
新的一年,从美国知名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Hindenburg Research)的做空报告中拉开序幕。做空报告指控阿达尼集团不当利用离岸避税天堂和操纵股票,并对其高债务水平表示担忧。这一报告迅速在西方主流媒体中得到广泛传播,而且西方媒体还挖出了阿达尼靠着莫迪的支持走向巅峰的“黑料”,阿达尼集团也应声迎来了股债双跌的高潮。
半个月的时间,阿达尼集团的市值蒸发了1200亿美元,旗下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这家打着新能源转型成功旗号的印度企业不仅迎来了融资成本的大幅上涨,也面临着融资渠道的极度压缩。
作为印度企业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作为莫迪力捧的一张世界名片,如此打脸显然让印度人多少有些难堪。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在金融领域,西方做空方继续加码,多家华尔街机构如闻到血腥味的恶狼,集中资金全力出击。同时作为阿达尼集团在股市和债市的国外投资者,巴克莱、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荷兰国际集团、三菱日联、瑞穗银行、SMBC日兴和渣打银行分别祭出了风险质询函,以阿达尼方“虚假财务”为由,要求终止之前的投资协议,并提前收回资金。
当然,这种情况下,阿达尼集团也不会是孤军奋战。首先,印度央行专门开了一次记者会,为阿达尼集团进行站台,告诉大家这家企业的风险敞口不大,且非常具有弹性。接着,印度最大的国资银行印度国家银行(SBI)表示,阿达尼集团在该银行的未偿贷款敞口仅为其净债务的0.88%,且绝大多数都有抵押,仅核实没有任何不良风险。之后,包括巴罗达银行、印度工业银行等本土主要银行也纷纷发表声明为阿达尼集团“澄清”和撑腰。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西方投资者,就算国际资金抛弃阿达尼,印度本土银行还是会坚定站在阿达尼这一边。为了展示实力,阿达尼集团提前偿还了1.11亿美元的到期债务。而印度当局也亲自致函各海外托管银行,要求提供海外基金和外国组合投资(FPI)受益人的详细信息,告诉大伙,印度的外汇储备有足够的资金,可以给海外投资者安心的交代。
在舆论领域,就更热闹了。
先说关于做空本身的舆论交手。美媒彭博社在兴登堡做空报告发布后,马上也发布了一份关于自己的调查报道,表示经过对该集团数据的计算,阿达尼绿色能源尤其严重依赖债务融资,在截至去年9月的过去12个月内,其债务总额升至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EBITDA)的11倍以上。
评级机构标普全球和穆迪也马上发布预告,表示本月将该阿达尼集团旗下部分公司的前景从稳定调整为负面。另外一家评级机构惠誉旗下信贷研究机构Credit Sights警告称,阿达尼集团“杠杆化严重”,主要是通过债务融资来扩大现有和新业务的投资。
这边阿达尼集团连续发布了几份声明,其中有一份是对兴登堡做空报告的怒斥,表示会“保留对这种诬陷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两天后,为了表明自己并不是说说而已,立马晒出了一份阿达尼集团起诉澳大利亚的环保活动家本·潘宁斯(Ben Pennings)律师函——本·潘宁斯曾花了好几百万美元去阻止阿达尼集团的昆士兰州煤炭开采项目。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上周末在记者会中表示,已经注意到了阿达尼集团股票在近期的异常波动,表示将会深入调查,如果有恶意扰乱市场的行为,将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禁止恶意者进入印度证券市场。
再说说做空事件衍生的舆论战。
包括法新社和路透社在内的欧洲主流媒体发布了好几篇关于阿达尼压迫印度媒体新闻自由的言论报道,包括:
“报道了阿达尼集团虚假业绩的印度独立记者Paranjoy Guha Thakurta正在印度6个不同的法院被阿达尼起诉”
“印度对阿达尼事件不同意见的多名记者进行禁言”
“来自广播公司CNBC TV18的两名记者被阿达尼子公司无端起诉”
“没有印度媒体敢转载阿达尼被做空的报道,没有印度媒体敢报道阿达尼和莫迪的关系”
“阿达尼在接管广播公司NDTV(一家喜欢跟印度当局唱反调的印度媒体)几个小时后,该公司最受欢迎的主播马上提出了辞职”
“印度议会两院因“阿达尼事件”连续第三天休会,议员们喊着口号,要求当局对阿达尼集团展开调查”
……
印度这边,也不甘示弱。当事人阿达尼集团连续对多家西方媒体在印度的分支机构发起了诉讼;印度本土媒体开启了一波撑“阿达尼”的报道,指责兴登堡是蓄谋已久的污蔑和强盗行为,认为这是华尔街恶意收割印度支柱企业的诡计;印度网络监管机构要求在印度的社交媒体经营者要认真核实消息的准确性,对于没有定论的市场扰乱信息做好“负责任”的审核,清除“谣言”。
关于这件事最终会走向何方,我们姑且拭目以待。但是,对于为什么华尔街会从阿达尼下手,原因还是很熟悉且耐人寻味的。至于答案,或许能从阿达尼集团的简介中了解一二——“阿达尼集团是印度国内最大的基础设施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发电输电、煤炭等能源开采领域,并且正在进军可再生能源、机场、数据中心和国防领域”。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