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吃货注意!福建多部门发文!活禽或将退出市场?

2020-04-03   三明明网

最新消息

家禽

是不少三明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不过三明的吃货们注意了

你们的消费习惯或许要转变一下了

因为冰鲜禽产品将会慢慢进入我们的视野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小明带你一探究竟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家禽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快家禽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发展方向,构建福建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图片来源:网络)


其中,《方案》提出,福州、厦门要全面推行禽产品冰鲜上市,逐步取消活禽交易;其他地区要逐步提升冰鲜禽产品的市场份额。到2025年,全省城区以上市场冷鲜、冷冻禽产品供应占比达到30%以上。


全文如下:



日前,为加快推动福建省家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禽肉、禽蛋稳产保供能力,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福建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交通厅、商务厅、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市场监管局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家禽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具体明确。


《实施方案》明确,以加快家禽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发展方向,突出规模健康养殖、集中屠宰加工,转变禽产品供应方式,努力构建福建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省禽肉产量保持在150万吨以上,肉禽出栏量达到10亿羽以上,禽蛋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全省规模养殖比重达85%以上;规模化集中屠宰加工比重达80%以上。

关于主要任务,《实施方案》指出:


优化产业布局

巩固和稳定快大型白羽肉鸡生产规模,支持龙头企业在光泽、浦城、政和、新罗、上杭等地新建一批肉禽生产基地,构建先进的现代化白羽肉鸡生产体系,保持白羽肉鸡产业全国领先地位。支持和提升特色禽肉生产规模,在城厢区、南靖县等黄羽肉鸡主产区,龙海市、漳浦县、平和县、将乐县、建瓯市等肉鸭集中区,不断增加特色差异化优质肉禽比重。在永春县、南安市、沙县、清流县、长泰县、福清市等规模化蛋鸡集中区,新罗区、龙海市、沙县、永安市、武夷山市、建阳市等蛋鸭主产区,建设优势蛋禽产业集中区。到2025年,完成新改扩建优质家禽养殖基地50个。

提升种业创新水平

支持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建设生物育种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实施肉鸡、水禽遗传改良计划,重点支持开展白羽肉鸡育种工作,填补我国白羽肉鸡自主选育品种空白;利用福建省蛋鸭地方品种,开展高产蛋鸭配套系选育研究;创建国家白羽肉鸡、蛋鸭核心育种场和扩繁基地。加快推进河田鸡、白绒乌骨鸡、闽清毛脚鸡、德化黑鸡、金湖乌凤鸡、象洞鸡、龙岩山麻鸭、金定鸭、莆田黑鸭、连城白鸭、黑(白)番鸭、长乐灰鹅、闽北白鹅等优质家禽地方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家禽地方遗传资源备份场。省级重点扶持建设原种场、祖代场,打造国字号育种品牌;市、县两级重点支持建设各级扩繁场,提升供种能力。到2025年,优质家禽地方遗传资源供种能力提高20%以上,家禽良种化率达95%以上。

提升养殖标准化水平

推动传统家禽产业向以生物安全为核心的标准化生产转变,在场址布局、禽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建立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严格按标有序生产。支持龙头企业与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紧密合作,通过统一生产、技术共享等方式,提高养殖场(户)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水平。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内销产品与出口标准对接,促进禽产品企业与国际标准接轨。开展肉鸡、蛋鸡、肉鸭、蛋鸭、肉鹅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逐步推广家禽标准化生产。到2025年,创建50个家禽标准化示范基地(场)。

提升疫病防控水平

严格实施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监管,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计划和种禽场动物疫病净化评估认证管理,支持养殖企业建设无疫小区。依法加强养殖、屠宰等环节的检疫监管,规范出证上市,建立动物卫生档案。加大疫病高发季节监测频次,密切掌握疫情动态。落实养殖场(户)疫病防控主体责任,督促落实防疫相关制度和规定。规范活禽市场管理,完善活禽经营场所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休市消毒制度。到2025年,种禽场高致病性重点动物疫病净化率达到100%。

提升屠宰加工水平

统筹做好家禽屠宰厂规划布局和建设,支持养殖主产区发展屠宰加工业,推动城市主城区家禽集中屠宰,在城区周边及农村因地制宜整合和改造升级现有屠宰厂、代宰场(点)。引导屠宰企业在生产工艺、设施设备、检验检测、环境保护等方面转型升级,鼓励大型养殖、屠宰加工企业采取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等手段,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家禽年屠宰加工能力达8亿羽以上。

推动冰鲜销售转型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冷鲜禽肉产品流通和配送体系,引导形成生产消费新模式。鼓励养殖企业向屠宰冷链环节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点对点”终端销售。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大中城市培育一批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冰鲜、冷冻禽产品专卖区,配备使用新型冷链物流装备,完善产地预冷、保鲜运输和快速检测等设施,引导有条件的商场超市、肉品经销商共同参与,扩大冰鲜、冷冻产品配送范围,实现从批发到零售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和高效运转。福州、厦门要全面推行禽产品冰鲜上市,逐步取消活禽交易;其他地区要逐步提升冰鲜禽产品的市场份额。到2025年,全省城区以上市场冷鲜、冷冻禽产品供应占比达到30%以上。

实现绿色发展转型

因地制宜推广水禽无水面养殖、家禽笼养、网床饲养等生态养殖模式,加强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家禽业绿色健康发展。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立健全种养紧密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机制。鼓励粪污全量收集还田还林,支持鸡粪发电并网、粪便基质化利用等,提高粪污综合利用效率。严格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认真执行家禽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加强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扩大家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行动试点。到2025年,家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省家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家禽规模养殖场病死禽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提升品牌建设水平

育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禽产品品牌,打造河田鸡、光阳蛋鸡等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品牌,扶持培育一批福建和中国名牌禽产品和家禽知名企业,推进“福禽”品牌成为绿色福建“金字招牌”。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销售手段,借助博览会、展销会等推广渠道,加强“福禽”品牌市场营销。支持禽肉生产企业扩大出口,提高福建省禽肉产品国际知名度。到2025年,创建禽类福建名牌农产品、福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10个以上。

关于强化保障,《实施方案》提出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落实金融支持,保障养殖用地,畅通运输通道,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市场监管,做好宣传引导。


看到这里,小明也要给吃货朋友们科普一下了:


冰鲜鸡是啥?

新鲜吗?好吃不?

冰鲜鸡会不会不卫生?

小贴士

冰鲜鸡

有别于市场上面的冰冻鸡类,冰鲜是一种“神奇”的技术,它有效克服了冷冻鸡肉在营养和口感方面的缺陷。经过集中屠宰后,鸡的胴体将接受风冷处理,使鸡胴体温度在1小时内降为0℃—4℃,然后再将鸡肉保鲜处理和包装,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这样的鸡肉口感相比毛鸡并无太大区别。



在这种条件下,冰鲜鸡肉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大部分保留,且在食用前无需解冻,因此不会产生营养流失。


以后吃鸡可能要吃“冰鲜鸡”了

对此

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区和小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