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出身是与生俱来的,你接受还是逃避,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和一出生就有一手好牌的人相比,我更欣赏靠后天努力翻转人生的人。
他们不仅弥补了自己的劣势,也在一步步的前进中让自己的人格趋于完善,更带给周围的人,甚至一个国家如雪中送炭般的帮助。
拉尼娅就像是现实版的“灰姑娘”,媒体也很热衷于写她从难民到王妃的逆袭故事。
她出生在科威特,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家庭主妇,有两个兄弟姐妹。生活虽然没有多么富裕,但是安逸,也不拮据。
很幸运的是,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成绩优异,精通英语和阿拉伯语,还懂法语,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开明的环境中。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拉尼娅跟随全家来到约旦避难。
残酷的战争并没有让拉尼娅失去生活的信心,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美国大学开罗分校工商管理学位。
凭借良好的教育背景,拉尼娅很快找到了工作,任职于约旦花旗银行,后来又到苹果公司负责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是一位高级白领。
偶然的一次机会,她被同事邀请参加国王妹妹举办的排队,也是在这里,开启了拉尼娅人生的新篇章。
阿卜杜拉,也就是现在的国王,对拉尼娅一见钟情,聊的十分投机。
几个月后,两人就决定结婚了。虽然遭到过家人的反对,但最终这场童话般梦幻的爱情得以成真。
后来,发生了一件让拉尼娅都没有想到的事,当时并不是王位继承人的阿卜杜拉在父亲侯赛因国王弥留之际成为了新一任国王。而拉尼娅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的王后。
就像她自己说的:“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幻想过能嫁给一位王子,但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仁慈的男人,他能满足我对一个丈夫和父亲的愿望。”
经历过颠沛流离生活的拉尼娅深知,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婚后的拉尼娅并没有和其他隐居深宫的阿拉伯王室女性一样,她要通过自己的经历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在大儿子出生后,她就创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基金会,用于改善约旦儿童生活条件和教育现状。她说:“女孩儿必须要接受教育。”
她不想让自己经历过的挫折发生在自己的国家,哪怕有一点希望她都会尽力去做。看到约旦地区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女孩,她深感惋惜,为此四处筹集善款,因为她深知女孩的教育不仅代表一个家庭,也代表一个国家。
此后,也一直致力于妇女儿童事务。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一些妇女权益活动,打破了人们对阿拉伯女性的固有印象。
刚开始,她的举动并不能被所有的国民接受,也遭受质疑,认为已婚妇女不应该抛头露面,更何况是身份尊贵的王后。
但她没有就此放弃,反而走向更积极的一面。她代表的不仅是王后这个身份,更是代表所有的阿拉伯女性。
身边的丈夫非常理解和支持她的做法,也会带她出席各种公开活动。但他们分工明确,拉尼娅从来不过问政事,她懂得做好自己妻子和母亲的义务。
她的穿搭改变了大众眼中对阿拉伯妇女“保守、没受过什么教育”的固有印象。她们不仅非常有智慧,也能很好的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堪称世界女性的典范。
一路走来,拉尼娅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职场女性。作为这样一名王室成员,穿搭自然要以得体为第一位。但她的选择并不仅仅局限于正装,却也可圈可点,还是时尚圈模仿的对象。
这就是拉尼娅,从难民到王后,从幕后到台前,从质疑到被尊重,每一个举动都为站在为国民出发的角度而着想,用“籍美丽与智慧于一身”形容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