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年适不适合买房?内行人透露:等得起的话,就等到2023年

2019-08-29   陆水新知

近几年,随着楼市调控政策越收越紧,房价基本趋于稳定,难以再现暴涨或暴跌的现象。于是,有人认为,对于刚需族而言,今年随时都可以出手。但是,内行人透露,等得起的话,最好等到2023年。为什么呢?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市场供需关系所决定的,房子也不例外。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房价为何一直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在不断地净流入,需求十分旺盛,从而助推房价不断上涨。

当然,这个“需求”并不是指简单的住房需要,除了买来住之外,还有另外两种需求。一种是炒房客的投机需求,想必大家也听过不少靠炒房暴富的故事,而且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海南楼市就开始,这类需求相当巨大,并不是只有近几年才存在。

另一种需求是货币保值增值需求,由于国内合理投资渠道较少,买股票买基金被套,投资P2P暴雷,存银行又跑不赢通货膨胀,而房子在近几十年来基本没跌过,这无疑成为了人们对货币保值增值需求的最佳选择。

不过,投机客和投资客这两种需求都是建立在刚需之上,如果一直有刚需族在高位接盘,那么这个游戏就可以一直顺利地进行下去。但是,如果刚需出现大幅减少,这两类需求找不到接盘侠,最后只能“自食其果”。

那么,如何判断真正的刚需量呢?不妨先看看2016年、2017年这两年房价大幅上涨的背后是有着怎样的需求。有数据显示,2015-2019年,95后购房比例增幅最大,85后是主力军,75后的购房需求呈现下降趋势。而且,在一线城市95后购房群体中,超4成的人是全款买房。

要知道,在这段时间里,95后大多数是从全国各地来到经济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去上大学,所以,他们买房基本靠父母,有的家庭是动用了三代人的钱包,还有的父母四处借钱也要为还在上大学的子女购房。所以,这波房价上涨的驱动因素除了85后的刚需之外,还有95 后的提前购置。

根据中国历年的出生人口数据显示,2001年出生的人口与之前相比,出现大幅度减少。这批年轻人到2023年刚好大学毕业。根据目前的趋势,他们的父母基本上会提前给子女购置房产。

此后,刚需量就会出现大幅下降。加上有不少房企在2019年拿地盖楼,到2023年刚好建成,一二线解除限售的房子,投机客和投资客纷纷想要把房子变现。到时,房子的供给量上来了,需求减少了,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房价会变成什么样,想必明眼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

​因此,对于刚需族而言,这2年适不适合买房,内行人透露,等得起的话,最好等到2023年。如果实在等不及,家里有矿的,随时都可以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