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数据有那么多,难道每一项都需要去分析吗?这些数据有何用?

2019-07-29     媒玩儿

除了“你家号有多少粉”、“头条阅读量多少”之外,很多公号运营者一定被人问过这个问题:你家号男粉多还是女粉多?

如果你认为“男粉女粉都是粉”,这个问题没有意义的话,那你就错了。“性别”这个标签,应该是我们描绘用户画像时必须要分析的数据。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用户画像的哪些标签是值得我们分析与研究的。

提问

运营公号已经大半年了,还是摸不清用户画像。后台数据有那么多,难道每一项都需要去分析吗?研究这些数据有什么用?

回答

1、年龄&性别

为了让粉丝黏性更高、更活跃,运营者要尽量做到推送的每一篇内容都是讨喜的。如何判断用户喜欢什么内容呢?这就需要通过分析数据,给用户贴上尽可能多的“标签”。

俗话说三岁一代沟,不同年龄段的人所能接受的内容必然是不同的。如果你的粉丝大部分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天天给他们推送“吴亦凡”、“鹿晗”之类的小鲜肉,必然是不讨喜的。所以,“年龄”是我们首先要分析的一个数据。

其次,“性别”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标签。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女粉占比高于80%的公号内推男性用品,如剃须刀、登山包等,转化效果肯定不如护手霜、洗面奶之类的女性产品好。

2、消费能力&消费偏好

一旦涉及到公号销售,粉丝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就成为了必须明确的用户画像标签。

我接触公号销售的时间较长,所以会习惯性地关注一些知名公号推的产品,并做分析。拿《凯叔讲故事》举例,因为它的主要粉丝群体是宝妈,宝妈们的消费偏好是什么?育儿、居家类产品,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凯叔》推的产品是不是基本符合这两类。

消费能力就需要通过尝试不同单价的产品来测试了,通过观察可以明显看出,《凯叔》推的产品大多单价在500元左右,甚至上千。因为它已经明确了自己粉丝的“消费能力”标签,既然粉丝可以接受几千元的产品,再推几十元的产品不是浪费了粉丝的消费能力吗?

对于企业号来说,比起庞大的粉丝基数,我们更需要精准的粉丝。明确“消费能力”与“消费偏好”的标签,也是帮助企业号筛选自己精准粉丝的重要步骤。

3、阅读偏好&地域分布

顾名思义,阅读偏好大家都理解,如果能掌握粉丝的阅读偏好,相信阅读量肯定会有提升。但众口难调,想要精准的分析出用户的阅读偏好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云知团队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把用户分为两类,高学历和低学历。学历高的用户普遍喜欢阅读知识点多,论点新颖、论据充足的干货类内容;学历低的用户一般更喜欢阅读一些口水化的内容,知识点不用多,阅读就图一乐呵。虽然这么分类不太精准,也不够确切,但对于运营初期描摹用户画像会起到不错的帮助效果。

分析用户的地域分布数据,方便运营者在寻找选题或者热点事件的时候,能够有地区方面的针对性。而且分析地域分布数据,对明确用户“消费能力”标签也有帮助,一般来说,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消费能力会较高。

用户画像标签化是一项重要且漫长的任务,通过后台数据我们能够分析出的太多有用的信息,但在运营初期,云知团队建议,先从以上这几点入手。

示例

云知团队前些天刚接手运营了一个新公号《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运营两周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头条有关热点事件的原创内容阅读量很低,反而非原创的转载类内容阅读量相对较高。

这些阅读量高的文章,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1.涉及到北京地区的人或事儿;

2.轻微标题党;

3.非常口水化。

从这几个点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用户属于之前说的“学历低”一类,于是我们及时做出调整,果然阅读量有明显改善。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OBrQWwB8g2yegNDJt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