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推出“五个到位”,助力企业防控生产两手抓

2020-02-20   闽北日报

厂区门口,员工上班逐一测量体温,数据登记留档;生产厂间,员工身穿制服,佩戴口罩,有序生产……2月18日,位于浦城县工业园区的福建铭塔玩具有限公司里,机声隆隆,生产车间、包装车间里一派有序的生产景象。

这家公司是2月10日正式复工的,目前到岗的工人已达七成。

“我们对复工复产企业逐一检查,企业只有做到员工排查、消杀措施、防疫物资、防控机制和内部管理‘五个到位’,才能核准其复工复产。”浦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姚金荣介绍说,自2月10日起,浦城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当地的重大重点项目也将全面复工。

“开工”前先做防疫

“根据县里的要求,每名员工进厂前必须测量体温,并建立一人一档的详细检测记录。”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行政科长潘成一边说着,手上不停,目前该公司到岗到位380多人,只有20多位外地未返岗,公司正在进行详细的排查,并要求外地返岗回浦城的人员签居家观察14天的承诺书。

笔者走访发现,除了一人一档做好员工排查之外,浦城各企业的防控也很到位。

“来人就测温,来车就消毒。”18日,笔者在圣农公司运输事业部看到,每一个进出工厂的人,都要到卫生人员处登记测温、消毒,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走过的脚垫上都预先浸满了消毒药水,可说是“从头到脚的严格”;每一辆车在工厂大门前都要接受癸甲溴铵溶液——一种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洗礼”。

“每天车清洗完后,要在定时自动消毒系统进行消毒,才能停到固定停车位。”福建圣农发展(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龚金龙介绍说,这个消毒系统较特别,需全方位消毒至一定时间才停止,“消毒效果杠杠的”。

在浦城县工业园区的福建龙凌植物油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魏慧芳正和员工一起为已消杀完的机器设备和厂区逐一贴上“已消毒”的纸条。魏慧芳说,公司每天都做好厂区的消杀工作。“企业要复产,疫情防控一定要做到位。我们从事食品行业,把关更要严格。”

只有做好防疫,才能复工复产。这是浦城对各企业的硬性要求。2月7日,浦城县下发了关于有序组织生产企业和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要求遵循“创造条件、协助防疫、复工复产”原则,有序有效开展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行主管部门核准制,切实落实防控责任,并成立了复工复产检查核准领导小组。每天企业要复工复产前,都要向复工复产检查核准领导小组报备,小组成员进厂对员工排查、消杀措施、防疫物资、防控机制和内部管理等“五个到位”逐项检查通过了才可开工。

多举措做好服务

从进“厂门”到回“家门”,位于浦潭生物专业园内的永芳香料科技有限公司对员工采取了全过程的防控措施。

公司总经理张忠富介绍,在复工复产检查核准领导小组指导下,公司针对可能造成的人员聚集,对上班时间作出调整,将员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实行轮流错峰上班。此外,按照工种对员工发放口罩,车间工作人员分发一次性医用口罩,特殊工种、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全部佩戴N95口罩。公司的每个卫生间都购置抽风设备,及时消毒通风;连公司的车间班组会议都放到露天和空旷的地方举行。

“我们还要求各企业做好车间作业人员、交通出行管理等,要求企业加大工位间距,避免工位过度密集,传阅文件尽量使用电子办公。员工上下班途中,要正确佩戴口罩,引导返厂员工错峰出行,分批有序到岗位,同时做好车辆预防性消毒。”姚金荣介绍。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2月9日,浦城县政府还出台了保障复产用工、项目服务、财税金融支持、政府服务、物流通畅等方面20条扶持措施。建立“县领导联企业”“党小组联班组”“党员骨干联员工”的“三联”制度,组建企业防疫“网格管家”,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排查防护、指导保障等服务。

据统计,自2月10日起,浦城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疫情期间12家正常生产基础上,有永芳香料、龙凌植物油、广源木业等17家恢复生产;旭禾、浦之玉、建龙米业及晓禾农业等10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恢复生产;省市重点项目27个有王家洲水库、闽江防洪工程南平段(六期)、浦潭生物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7个项目恢复施工,其他20个项目在本月20日前将全面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