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楼市进化论

2019-10-10   大信阳楼市

城市的发展一直在向前,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一直在颠覆着人们的想象,从步梯到电梯,从土楼到洋房,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总要经历过一次搬家,奔向更好的生活。今年,是祖国70周年的华诞,盛大的阅兵看的激动人心,时代宏大的数字也许在我们心中没有留下太多的感触,但这70年来的点滴变化,凝成了我们眼前巨变的城市和国家。

1949年,建国初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房荒,房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房子住的。“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让全民都处在一个蜗居时代,1950年,全国主要城市的人居面积为4.5㎡,相当于一个厕所的面积。蜗居持续了几十年,1980年开始,对国家有贡献的个人或者单位开始福利分房,16㎡大的一室一厅,在当时已经是条件很好的房子了。很多人记忆中的筒子楼,也是后来才有的事,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虽然信阳没有筒子楼,但是有单位福利房,很多80后都是住着单位房长大的,一个院里的小伙伴父母基本都是同事。一组80年代的老照片,就能看到那时候信阳人的生活面貌。

80年代羊山老街

1978年9月,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到了1979年,由政府出土地,外商出资金,中国的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新村开工!有了这个先例和理论支持,1980年,深圳开始“土改”,从这一年开始,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土地市场化的大幕正式拉开,我们熟悉的房地产商悉数登场。其中比较早的,应该是1984年王石创建的万科前身,当时却做着和房产没有关系的生意。大城市改革,信阳也在稳步发展,1975年信阳师范学院正式创立;1980年浉河公园正式开园、关桥开始建设......

80年代信阳火车站

1987年,深圳又干了件大事--土拍,直接促进宪法修改,原来只能出租的土地,现在可以转让了。1988年末,万科以2000万的价格拍下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之后,世茂、万达、金地这些房企陆续上车。房企多了,房价高了,最大的问题是买不起,海南的房价,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从400元/㎡涨到7500元/㎡。1992-1996年,地产界迎来了房企诞生潮,60%的30强房企,都在这几年创办。1992年的碧桂园、蓝光;1995年的绿城、1996年的荣盛、1997年的恒大地产,如今都在信阳有了项目,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TOP30入驻信阳。

1992年的浉河公园

1998年福利分房时代终结,商品房的时代来临了,那些觉得单位有房而没买商品房的人,瞬间傻眼了,地产商和炒房客,拥抱着黄金十年。温州炒房团134个人坐火车去上海了一百多套房子;2005年深圳房价七千,两年之后涨到一万三;2008年金融危机,很多大房企带头降价;2009年之后,房价开始回稳,并且一直持续增长。信阳的羊山新区筹建于2003年,那个时候羊山的房价简直便宜到没朋友,曾经被人嫌弃偏远的地方,现在也成了香饽饽,也许高新区会是下一个羊山,在质疑声中腾飞。

羊山新区夜景

房价暴涨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控,限购、限价、限贷等等政策在大城市组合出击,楼市的热潮开始蔓延到三四线城市,信阳也是其中之一。“农村包围城市”的房企,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近十年,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上涨2-3倍,有的城市房价翻了4倍。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质量一直在提高。地产难以简单定义,有人因为它发家致富,有人因为它负债累累。楼市的下一个十年会发生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有人用八个字概括了对楼市的憧憬:房住不炒,质量搞好。地产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