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执着于白色哲学的日本建筑师:白色可以代表所有的颜色

2020-12-06   一夜美学

原标题:一个执着于白色哲学的日本建筑师:白色可以代表所有的颜色

前段时间, 我们分享了这座如小山一样的白色建筑 ,它是日本建筑师 藤本壮介的新作,一座艺术酒店。不知道是否因为人的本性里就爱好纯洁与干净,纯白色建筑总会格外引人注目,每年各种建筑奖里,总少不了一些白色的身影。藤本壮介将对白色建筑的喜爱坚持了很多年,还提出了自己的“ 白色哲学”,在初雪未到来之时,不如先一起走进藤本壮介的白色国度。

安藤忠雄、隈研吾、坂茂……过去我们分享了很多日本建筑大师,但日本建筑界着实藏龙卧虎,在前一辈顶尖大师光环的笼罩下,值得分享的建筑师仍然层出不穷。

藤本壮介虽名气不如前面所列的几位大,但他被誉为 伊东丰雄、妹岛和世的接班人,在 2013 年成为继伊东丰雄、SANAA 后第三位受邀参与英国蛇形艺廊计划的日本建筑师,在国际建筑界也颇有地位。

从 2000 年开始的 蛇形艺廊计划,每年都会邀请一位世界级的建筑师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中建造一个临时性项目,建筑师们用 6 个月进行创作,在夏季接受游人的参观检验。20 年来,这项计划早已成为伦敦和世界建筑界的盛事,也为受邀建筑师的国际地位暗暗加码。

藤本壮介在 2013 年收到邀请,他“被肯辛顿公园的绿色环境深深感染,希望创造出一种介于自然和建筑之间的透明的绿色建筑空间,尽可能地融入周围的绿色大背景中。”于是他用白色的钢柱造了一朵“云”,微风吹过时,这朵巨大的“云”还会轻轻摆动。

这朵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藤本壮介标志性的住宅项目——NA 住宅,也是白色钢架结构的建筑。他十分擅长运用白色材料创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藤本壮介的白色住宅中。

栖居在纯白色树屋上

NA 住宅

2012 年,这座约 84.9 平方米的通透住宅诞生在东京一隅。房屋的主人是一对向往游牧生活,但受限于城市中的年轻夫妇,藤本壮介用 21 块独立的楼板帮他们实现了在家里游牧的机会。

和绝大多数住宅不同,NA 住宅的外墙不是由混凝土组成,几乎没有墙壁,开放式的白色框架让它在一众灰白色建筑中特别吸睛。藤本壮介也很巧妙地将空调、管道等生活装置藏到了房屋后方朝北的厚墙中。

藤本壮介以树屋的概念来打造了这座住宅,“一棵树的有趣之处在于,这些空间并不是完全密闭隔离的,而是以它独特的相对性彼此相连。人听到从斜上方传来的声音,于是从其中一处分支跳到另一处分支上,一种不同分支上成员间的对话由此产生。这些是在这个空间密集的生活中能遇到的一些丰富的时刻。”

这座房子既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的“树屋”,也是一系列房间的集合。屋主在其中可以享受亲密的时刻,也能拥有彼此独立的空间,有客人来访时,通过窗帘的协助,很方便就能将每个人区隔开。

藤本壮介认为:“ 白钢架结构本身并不形似一棵树。但是在这个空间中体验到的生活和瞬间就像是古代先祖树居生活丰富性的现代改编。这是介于城市、建筑、家具和身体之间,平等对待自然与人造的存在。”

生活在白色云团中

N 住宅

有人将 NA 住宅称为藤本壮介重新定义“居住”的标志性建筑,但他说:“与其说是去改变人的生活,不如说是还原最原始的居住样貌,希望人们能找回最原始的自由。”他尊重每一个屋主可能并不常规的居住要求,并竭尽全力帮助每个人在房子里找回最自在的状态。

藤本壮介在住宅设计上的尝试不少,2008 年,他为大分县的一对夫妇和他们的狗狗设计了一座区域界线循序渐进的白色住宅 N。

N 住宅有着奇妙的三层嵌套结构,最外层与第二层之间打造了一个半室内花园,第二层区隔室内与室外,最内一层则圈出更私密的空间。

藤本壮介一直认为房子与街道仅一墙之隔并不是什么很好的居住方式,人们需要有一些更有私密性的空间,离街道远一些,离自我近一些,这种场域渐层就是一个尝试。

“可能有人会说,理想的建筑是感觉像在室内的室外空间和感觉像在室外的室内空间。在嵌套结构中,内部始终是外部,反之亦然。我的意图是制作一种既不涉及空间也不涉及形式的建筑,而仅仅是表达房屋和街道之间的丰富事物。”

藤本壮介形容居住在这个房子中就像生活在云团里。一来它的外墙足够洁白,和云朵一样明亮,二来它与外界的界限是模糊的,具有很多伸缩变化的可能性。

在这种嵌套里,藤本壮介还看到了哲理性:“三个嵌套壳体最终意味着无限嵌套,因为整个世界就是由无限嵌套组成的,而这里不过是其中三个。这是一个住宅的最终表现,从世界的起源到具体的建筑,都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构思着。”

住进缓缓爬升的白色山脉

K 住宅

从云团到树屋,再到小山,藤本壮介设计的白色住宅都与自然理念相关。2012 年诞生的 K 住宅,还有人将其称为月牙,就连藤本壮介自己都说:“K 住宅实在是一个奇怪的形状,它看起来几乎不像房子,而更像城市景观。”

这栋住宅位于大阪市和神户市之间的中型城市西宫的一个典型住宅区内,屋主是一对夫妻和他们的孩子。K 住宅所处的区域是一个狭长的“L”形地带,现有的条件不允许它过多扩张,藤本壮介便将它设计成这样的形状。

房子的西侧面对着一片树林,藤本壮介因此想要继续模糊边界,让室内、花园、屋外的风光彼此融合,于是想到把屋顶变成花园,最后这样一个缓缓升起的月牙式的山脉诞生。

“我们对建筑的持续兴趣还在于考虑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基本关系。客户想要一所房子,更像是一个居住环境。它变成了一个小的神秘景观,没有划分房屋和花园。倾斜的屋顶以三维方式将内部和外部结合在一起。”

“屋顶不仅是屋顶,而更像是倾斜的风景。”K 住宅像山脉一样缓缓升起,形成山坡,坡面上是花园,坡下则是生活空间。

天气晴朗时,屋主可以搬两把白色椅子坐在“山坡”上的花丛间闲聊,阳光会透过坡上的大窗户进入室内,提供天然的光亮。

室内向下深挖了 1.5 米,根据坡度划分出不同的家居空间,高高低低,趣味无穷。

白房子堆积成小山

东京公寓

同样是 2012 年,在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极其有限的一个狭窄拐角处,藤本壮介放置了一个由四座小房子形状的白房间堆在一起相互支撑的小山,这是一个集体住房项目,名为东京公寓。

“在成人世界中,幼稚的东西通常不会长寿,除非是在日本。”这个像宫崎骏动画里画出来的层层叠加的房子被客户接受,由银行资助,由理事会批准,最终建成并使用,这里有藤本壮介的想象力,也有日本城市的好奇与自由。

每一个小房子通过室内室外的楼梯相连,攀爬室外楼梯上楼时,你会更加感受到在市中心爬山的奇妙感,藤本壮介让狭小的住房变得浪漫和童话感。

这是藤本壮介在东京的第一个项目,他把对东京的感受放在了设计里,他认为东京公寓就是就是微缩的东京。

藤本壮介出生在北海道,从有记忆以来,他就频繁看到白色的雪,这也影响了他对白色的偏爱,“不能说从小就对白色有意识,虽然这样讲有些勉强,可是说不定这个想法是在那时候就植入内心。”

北海道的住宅建筑通常是“ 傲然兀自独立,被自然环抱,完整地作为一个物体,绝缘地封闭着”,但来到东京的藤本壮介只能生活在 6 帖大(约 9.3㎡)的公寓内,从室内走到室外,混乱的城市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混乱性是东京无奈的地方,也是 东京的居住的潜在可能性,藤本壮介认为“东京整个就是一个住所,一种混乱的,共生的集合体。”他强烈希望把这种感觉融入设计中,于是诞生了东京公寓这个项目。

17 层的白色巨树

多功能塔楼

2013 年,法国蒙彼利埃市议会发起了一个竞赛,要求年轻的建筑师重新设计地标性的塔楼,既要融入环境中,又需要包含商业区域和住宅。

Manal Rachdi、Nicolas Laisné、Dimitri Roussel 这三个年轻人在那个夏天飞去东京,向藤本壮介寻求融入自然的灵感。

白色的大阳台疯狂地伸出建筑本体,参差错落,就像树木自然生长的树枝一样,整个塔楼看起来就像白色的巨型大树,成为了比 NA 住宅更像树屋的树屋建筑。

蒙彼利埃是法国南部城市,阳光很好。天气晴朗时,阳光照在大阳台上,阴影投射开来,整个建筑又蒙上了不一样的色彩。

“我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设计推敲,使得白色巨树的 113 套公寓均享有迷人的景观视野。大量的阳台促进了户外的生活,同时构建出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白色巨树的底层还有画廊,顶层有花园酒吧,一切都比竞赛目标达成得更加完美。

直岛上的白色钻石

多面体展亭

藤本壮介的白色哲学不仅用于建筑上,也与艺术发生关联。2016 濑户内三年展的直岛馆就是由藤本壮介完成的,在香川县的海岸线上,一颗半透明的钻石般的展亭静静地反射着阳光。

藤本壮介用白色喷涂不锈钢框架完成了展馆的构造,整个展亭高 7 米,游人可以进入其中,在这个网状空间里,展开一场奇思妙想。

一直以来,藤本壮介都想要创造能让人自由选择的空间,“白色不只是一种颜色,同时也是最具变化性和丰富性的一种颜色,可以衬托绿意、反射光线,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处境,白色可以代表所有的颜色。”白色的包容性为他的自由理念提供着最大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