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呼吁“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重返太平洋”

2020-06-11     火星方阵

原标题:北约呼吁“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重返太平洋”

作者:王德华

随着美国和欧洲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冷战后代”北约试图重新定义自己,成为全球参与者。问题是,北约甚至没有能力踏入战场。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本周在一个视频中告诉观众,虽然北约“联盟”并不把中国视为新的敌人”,但它必须准备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他强调说,从俄罗斯到到虚假信息,再到中国的崛起,新冠肺炎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滕贝格用西方非常熟悉的语言,捍卫着自1945年以来一直存在的战后秩序,北约组织就是为了维持和捍卫这种秩序。几十年来,这一秩序以美国和欧洲的地缘政治现实为核心。最初认为苏联是威胁,而且需要遏制它。1991年苏联解体后,北约继续玩同样的游戏,用新的俄罗斯威胁取代苏联的威胁。

然而,世界变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决定了全球经济的速度和规模。过去10年,中国一直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的经济触角延伸到第三世界的每一个市场。中国在获取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向世界提供需求的产品。

同时,中国还利用“一带一路”将影响力扩大到南亚、中东、非洲,以及最令美国担忧的欧洲。目前,“一带一路”已在希腊、葡萄牙和意大利落地生根,中国还与德国进行更多的合作谈判。

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军事力量也出现了类似的扩张。中国在南海建造了许多人造岛屿,这些岛屿已经变成了保卫“九段线”的军事哨所,利用它来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张。

中国军力在南海的扩大,被西方威胁,因为这些岛屿处于战略航道上,它连接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与世界其它地区。美国一直在与这些国家合作,挑战中国在南海的地位,导致中美在该地区经常发生对峙。

正是这种军事紧张局势的加剧,推动了斯托尔滕贝格的转向太平洋战略。斯托尔滕贝格在发言中说:“军事力量只是答案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在政治上更多地利用北约。”

北约已经从一个纯粹的防御联盟,转变为军事侵略联盟。在20世纪90年代后,它先后入侵南斯拉夫、伊拉克、阿富汗,对利比亚进行政权更迭。斯托尔滕贝格在谈到他的转向太平洋战略时说:“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北约唯一知道的存在就是军事存在,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北约会寻求在太平洋与中国接触。”

《今日俄罗斯》评论称,答案在于,北约几乎完全服从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军方在南海被中国打得措手不及,无法对中国的地区实力投射做出切实可行的军事回应。

为了更好地应对中国带来的军事挑战,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进行重大的组织变革,而这一变革将需要数年时间,需要地区盟友的支持,而这些盟友近年来被特朗普政府搞得伤痕累累。

斯托尔滕贝格的转向太平洋战略不过是一面“假旗”,试图利用北约的旗帜作为保护伞,拉拢地区伙伴。否则,这些伙伴可能会畏缩不前,因为美国这个盟友是不可预测的。

然而,北约联盟的脆弱和政治不稳定,破坏了施托尔滕贝格的太平洋支点计划。就在斯托尔滕贝格发表讲话的同时,特朗普宣布从德国突然撤出9500名美军。这一决定没有征询北约盟友的意见,动摇了北约的核心。

就目前而言,“重返太平洋战略”仍不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一个有缺陷的联盟在最后关头的失败努力,这个联盟迫切希望在变化的世界中发挥作用,但却被自身系统性的失败所拖累。北约呼吁“志同道合的国家”站起来对抗中国的崛起,不过是为了获得全球影响力做出的孤注一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FaaonIBd4Bm1__Y-c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