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一切,在刘岩人生中的一天戛然而止。
2008年7月27日,刘岩为即将演出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紧张的彩排,却因为一秒的误差,她从高达3米的舞台跌落,背部直接撞到了轨道,被诊断为高位截瘫,从此与轮椅相伴。
10年的习舞生涯,6年的职业舞者,她用了16年的时间才登上自己梦想的舞台,却因为一个意外人生尽毁。
而她,也成为了张艺谋心中最深的痛。
如今已经12年过去了,刘岩现在怎么样了?
刘岩出生在呼和浩特,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家庭条件也还算优渥。
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她的爷爷奶奶希望这个孙女可以像大山和巨石那样,屹立不倒、顽强坚毅。
刘岩确实也做到了,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她依旧没有被打倒,反而变得更加坚强。
刘岩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从3岁起,她就开始学习美术,之后又学习了小提琴。
1991年,她开始到当地的歌舞团系统的学习舞蹈。老师也看到这个小女孩身上的潜力,就建议她报考北京舞蹈学院。果然,同年9月,她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从1993年到2003年,整整10年的时间里,刘岩的生活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舞蹈。
在这段时间,她在北京舞蹈学院的附中学习了6年的时间,之后又被保送到古典舞系,获得了学士学位。
在读大学期间,她参加了许多舞蹈比赛,但基本都是二等奖,她还与班上的另一个同学被称为"二等奖专业户"。
刘岩深知笨鸟先飞的道理,她不是班上最有天赋的,却是最用功的一个。
每一天,她都最早到舞蹈室练习,也是最迟离开的。
即使学习了舞蹈,对于她的文化课,父母也没有松懈。
来到北京学习舞蹈后,父亲很注重她的学业,每次来看望她的时候,都会问她:"最近又看了什么书呀,说给我听听。"
有一技之长固然重要,但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建立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梦想。
毕业之后,刘岩留在学校,做了6年的职业舞者。
2002年,她凭借改编的舞蹈《胭脂扣》获得了比赛的银奖,2004年,她以自己原创的舞蹈获得了表演金奖。
除了在各个比赛中屡获大奖,刘岩还迎来了自己的事业高峰。
2006年,她与杨丽萍、谭元元共同登上了春节晚会,表演了舞蹈《岁寒三友》。
此时的刘岩,才刚满24岁,正是肆意飞扬的大好年华。
她在舞蹈上的出色表现也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肯定,因为腿功了得,她还有一个外号——
"刘一腿"。
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闪耀着属于自己光芒的刘岩为观众带来了许多绝美的表演,然而,因为一场意外,她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改变。
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紧张又期待的一年。4年一次的奥运会在首都北京举办,为了迎接这一盛事,许多人都做出了他们的努力。
作为开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也是费尽心思,熬得白头发都出来了。
刘岩作为古典舞的代表也接到了张艺谋的邀约,成为了整场表演唯一独舞《丝路》的A角。
所谓A角,就是在所有备选人员中脱颖而出,必定能够上场的演员,而其他人就成为了替补,基本没机会上场表演。
为了将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这支舞蹈不过两分钟的时间,刘岩却练习了上千次。
然而在表演前夕,老天却和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在距离开幕式还有12天的时候,刘岩按往常那样来到鸟巢排练。
当她按照原定的路线跳到另一平台上时,平台提前移动了,仅一秒的误差,刘岩却从3米的高台直接摔了下来,背部着地,脊柱断裂。
当时在场的一万多人都停了下来,一片寂静。
刘岩就像是一个受伤的小鸟,静静的躺在地上。
经过检查,刘岩被诊断为高位截瘫,终生都要与轮椅相伴。
"瘫痪"这两个字,对于热爱舞蹈的刘岩来说,背后还有太多太多的无奈和辛酸。
开幕式那天,她早早就把窗帘全都拉上,不敢开电视,把自己喜欢的音乐放到最大声,没有人能知道她有多痛苦。
张艺谋多次在公开场合中向她表示歉意:
但是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她决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
在医院进行了半年的康复训练后,她不顾家人、医生的反对,决定出院,即使是坐在轮椅上,她也要看看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之后,她回到母校,成为了一名教师,致力于古典舞手部动作的研究,让大家看到了手部线条的优美。
她还开始研究聋人的手语、佛教手印、京剧以及梨园戏的手部动作,这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方向。
2010年,她还报考了舞蹈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她坐在轮椅上为学生们上课,课程内容正是她所研究的"古典舞手舞"。
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她成立了自己的文艺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地区儿童的基础艺术教育。
她还到孤儿院看望孩子,为他们带来一堂专业的舞蹈课。
因为一秒的意外,刘岩十几年的汗水与努力化为泡沫。
尽管曾经跌落,但她仍对未来充满看来美好的期待与向往。即使坐在轮椅上,可她早已长出了梦想的翅膀,尽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