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精神文明发展之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许多未知事物之中,宗教通常都是充当精神安慰者的角色。就像在世界文明通用的一句话,你可以不信神明,但是你不能亵渎他们。中国儒家先祖孔子也曾经说过,敬鬼神而远之,吾之愿也!这是东方文明对于鬼神探索的发展结果,在遥远的中东和西方世界却又是另外一副景象。当时的中东不仅诞生了后面举世闻名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更是诞生了一个融合三大宗教为一的摩尼教。
摩尼教的诞生过程
和许多事物的诞生一样,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必定要借助前者的经验。在摩尼教诞生之前的中东,早就已经诞生了犹太人的基督教。而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他也是受到了基督教的启发。后面自称大彻大悟之后才开发了这一新的宗教摩尼教。
摩尼教这个宗教的主旨就是将世界彻底划分为两级,不是善良就是邪恶,不是光明就是黑暗,他主张凡是信教的人都可以从黑暗转化为光明,最终获得幸福。这种思想对于当时一时辈子受苦受累的贫苦大众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他们觉得信教之后就可以跨越阶级层次。所以在早期的时候,摩尼教在巴比伦地区传播的十分顺利,可是后面渐渐威胁到上层贵族的统治之后开始受到禁止。就连摩尼教的伟大创始人摩尼他也被波斯国王处以极刑而死。
摩尼的死亡并没有使摩尼教烟消云散,反而让这些教众认为教主的死是一种高贵的祭祀行为。但因为波斯政权对摩尼教传播进行限制,使得摩尼教开始转移到了印度东北地区和中国西域一带。
摩尼教传播到中国的过程
唐朝时候,国力强大,不仅收复了汉朝时期就已经开辟的西域地区,更是把汉文化的影响力推广到了中亚一带。这个时候就发生了汉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一个碰撞。当时东西方两大帝国在旦罗斯地区爆发了一次数十万人级别的大战,决定了此后东西方文化上千年的走向。
这次战争因为唐朝的战败和叛徒的出卖,使得唐朝事业止步于中亚。而阿拉伯文化的摩尼教就趁机通过西域和河西走廊传入到了盛唐时代的中国。那个时候的中国抱着的是开放的态度,对于各国文化成果和宗教无一不收。但后面唐朝皇帝以及众多贤能的大臣发现,摩尼教根本就是一种邪教,随着信教的人越来越多。农耕事业会逐渐荒废。所以到唐朝中晚期的时候,唐政府从地方到中央都是完全禁止摩尼教的传播的。
但摩尼教却在民间艰难的生存了下来,因为唐朝中后期的百姓日子并不好过。各种繁重的徭役和盗匪横行,使得百姓根本没有活路。这个时候的摩尼教就趁虚而入,他们宣传唐朝的统治者是黑暗的化身,而摩尼教则是光明的代表,加入摩尼教即可从黑暗转送到光明。百姓从来都是无知的,整个唐朝的文化普及率根本就不及1%。在摩尼教的这种宣传下,他们也是有一些信徒的支撑,一直活到了中国的元末明初。
金庸让中国人都知道了明教
金庸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小说作家,他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中国人构织了一个武侠梦。在他的笔下,我们能够见到那清朝以前的自由潇洒的武侠。这些武侠完全活在朝廷之外,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朝廷法律涉及不到的地方,则是由江湖和伦理道德进行补充。
在金庸的书中,我们从宋朝一直看到了清朝,整个中国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发展完全是活灵活现的。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再到《倚天屠龙记》。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宗教叫做明教。他其实就是摩尼教传入到中原之后的一个名称。因为摩尼教宣传自己是光明的化身,所以简称明教。
在传说和书籍之中,明教教主都是武功高强之人。金庸笔下的张无忌,更是武功天下第一。就连明朝皇帝朱元璋和明教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中国人都认识了明教,说起金庸的书就会知道明教。但明教的覆灭也和朱元璋有关,因为元末明初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明朝臣子都是出生于明教,如果朝廷的大臣都被宗教所洗脑控制的话。那将国将不国。所以朱元璋这个心狠手辣的人就采取了完全灭绝的政策,对明教进行控制。
在几十年之后,所有关于明教的传播和教育都在明朝消失的一干二净。而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大抵相同的方针。所以这个曾经融合世界三大宗教堪称第四大世界性的宗教,最后在进入近代的过程之中完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