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沃被指涉嫌虚假宣传,母公司视源股份去年教育相关业务收入下滑

2023-02-03     消费者报道杂志社

原标题:希沃被指涉嫌虚假宣传,母公司视源股份去年教育相关业务收入下滑

按:记者调查发现,视源股份存在部分业务毛利率不断下跌、研发投入不及销售和管理费用等问题。

作为国内IFPD教育市场销量领先品牌,希沃(seewo)被指涉嫌虚假宣传。在希沃(seewo)京东自营旗舰店,记者发现有多名消费者在去年“双十一”期间下单后评价称,商家所宣传的整点抢购半价活动是假的,自己明明是整点下单的但并未实际享受半价优惠。

对此,希沃(seewo)京东自营旗舰店解释称,本次活动采用的是京东的官方商务工具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发布,在活动期间,全国各地很多消费者都在同一时间下单,受到服务器响应、网络等方面的影响,后台下单的时间会有差异。

据希沃官网显示,希沃(seewo)是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睿科技”)在教育领域的自主品牌,是国内交互智能平板品类首创者,2012年-2021年连续10年蝉联中国交互智能平板行业市占率桂冠,是行业标杆企业;而视睿科技隶属于全球知名的以显控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源股份”)。

据悉,视源股份是一家以显示、交互控制和连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依托在音视频技术、信号处理、电源管理、人机交互、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电子产品领域的软硬件技术积累,面向多应用场景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通过产品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细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视源股份存在部分业务毛利率不断下跌、研发投入不及销售和管理费用等问题。

对此,记者12月22日给视源股份方面发去了采访函。同时,12月30日记者致电视源股份,表明采访意图,对方表示未收到采访函邮件。随后,记者再次给视源股份发去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官方对采访问题的回应。

四成营收来自交互智能平板,去年教育相关业务收入下滑

据2022年中报显示,视源股份主营业务收入为89.8亿元,同比增长12.78%。其中,交互智能平板业务收入36.55亿元,营收占比40.7%,是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业务收入33.14亿元,营收占比36.9%,是公司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但同时,交互智能平板业务收入上半年出现下滑,同比减少5.82%。

对此,视源股份在中报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国内疫情影响,国内教育市场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公司教育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9791.32万元,同比下降24.46%;同时,国内会议市场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公司企业服务市场实现营业收入74213.20万元,同比下降2.68%。

2023年1月18日,视源股份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09.66亿元,同比减少1.23%。其中,在国内整机相关市场,主要受疫情影响,以MAXHUB为代表的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全年同比下降9%,希沃教育相关业务收入全年同比下降11%;在海外整机相关市场,受俄乌战争、通货膨胀、欧美央行连续大幅加息等影响,交互智能平板等产品在海外的销售收入全年同比下降6%。

部分业务毛利率不断下跌

同时,记者发现,视源股份主营业务毛利率出现下跌,2020年-2021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6.55%、25.38%,分别较上年下跌0.77个百分点和1.17个百分点;其中两大业务交互智能平板业务和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业务的毛利率也陆续下跌,2020年-2021年分别降至17.08%、32.55%和14.18%、30.10%。

对此,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部件业务部分原材料如半导体、PCB、阻容器件、接插件等2020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供应紧张、价格上行,2021年上半年关键物料比如液晶面板、芯片明显供不应求,叠加海外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对电子产业中下游相关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2022年上半年,视源股份主营业务毛利率有所回升,但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业务毛利率持续跌至13.38%,同比下跌2.31个百分点。

费用稳步增长,研发投入不及销售和管理费用

2022年前三季度,视源股份费用稳步增长,但研发投入仍不及销售和管理费用。据三季报显示,公司研发费用从2021年前三季度的8.04亿元增加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9.61亿元。但同时,公司销售费用从2021年前三季度的9.8亿元增加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10.51亿元;公司管理费用从2021年前三季度的6.67亿元增加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7.3亿元。

货币资金不断增长,短期借款大幅增加

据财报显示,视源股份货币资金不断增长,特别是2021年起货币资金增幅加快。截至2021年期末,公司货币资金达到49.98亿元,较期初增长30.53%;截至2022年三季度期末,公司货币资金增至96.41亿元,较期初增长92.9%。

对于2022年三季度货币资金增长较大,公司在财报中表示,主要为报告期内非公开发行股票所致。

据悉,视源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预案申请2022年3月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及核准。截至2022年7月14日止,视源股份实际己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9466839股,募集资金总额19.95亿元,减除发行费用的募集资金净额 19.74亿元。其中,计入股本2946.68万元,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44亿元。

但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短期借款大幅增加。据2022年三季度显示,公司短期借款达到24.74亿元,较期初增加129.89%。

对此,公司在财报中表示,主要为报告期内票据融资贴现和短期银行借款增加所致。但公司资金非常宽裕,仍大幅新增票据融资贴现和短期银行借款的必要性存疑。

股权激励前特定股东突击减持

记者发现,在2022年9月30日视源股份披露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之前, 9月3日,公司披露特定股东减持计划,其特定股东云南视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欣”)因股东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在2022年9月8日至2023年3月7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675475股(含本数);其特定股东云南视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迅”)因股东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在2022年9月8日至2023年3月7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6187500股(含本数)。

据查证,视迅曾用名为广州视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视欣曾用名为广州视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两者均为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核心员工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公司,目的是为了让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核心员工成为公司的间接股东,使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核心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一致,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公司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9月23日,公司披露其特定股东视欣和视迅决定提前终止本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股份减持计划;但同时也披露了视欣和视迅在已多次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其中视欣累计减持101.6万股、视迅累计减持259.21万股。

对此,公司在公告内表示,截至本公告日,视欣、视迅减持股份与预披露的减持计划一致,实际减持股份总数未超过减持计划中披露的减持股数上限。

而据视源股份披露的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显示,拟向185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共计529.25万股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的每股授予价格为31.65元;该授予价格较该激励计划(草案)披露前一日(2022年9月29日)收盘价59.66元/股少了47.1%。

去年6位董监高先后辞职、调岗

同时,记者注意到,就在2022年9月30日视源股份披露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同时,也披露了一则董事辞任和补选董事的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尤天远辞去公司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辞任后将继续在公司从事战略发展、开拓创新等相关工作。

此外,视源股份2022年还有多位董高监辞职和调岗。

据公告披露,1月21日,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程晓娜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同1天,公司财务负责人刘丹凤辞去公司财务负责人(财务总监)职务,辞任后将继续在公司从事生命科学相关业务的管理与研究工作;2月21日,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刘洁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4月20日,公司股东代表监事、监事会主席任锐辞去公司股东代表监事、监事会主席职务,辞任后将继续在公司从事产品技术创新及研发体系管理的相关工作;7月14日,公司副总经理庄喆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法务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9baa0084977c2173499da10ac43b4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