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巴河。 李仕亮 摄
阳云
我一直以来对家乡川东北山水情有独钟,对每一条河流似乎都有一种柔情似水的感觉。
川东北河流像树枝,又像叶脉纵横交织着。那么究竟有多少条河流可供我们探寻?
据《巴中市志》载,巴中大小河流有千余条。对每一条溪河都有一个身份认证,是对滋养这方土地之水的礼敬。
探 寻 水行川东北 河流知多少
对巴河水系梳理,主要河流是流经南江、巴中、平昌的巴河,与在平昌县城江口镇汇合而来的通江的通河。把这两条主要河流流经处标记清楚,那么川东北河流图志便清楚明晓了。
巴河,源于南江县关坝玉泉,在南江境内称南江河,在巴中、平昌境内称巴河。它从源头起,流经关坝、上两、沙滩、桥亭、碾盘、南江镇、小河、石矿、沙河、赤溪、下两、凉水、元潭至枣林入巴中市巴州区境。流经巴州镇、玉堂、光辉、三江、梁永、曾口、金碑,再入平昌,流经兰草、坦溪、江口镇、白衣、元石乡出境巴中,入达州江陵,后入渠江。
巴 河 在 境 内 流 域 面 积11391.5平方公里,其中南江境内2347.4平方公里、巴中境内3225.4 平方公里、平昌 5818.7平方公里(含通江3589.6平方公里)。主干河长275公里,其中,南江境内121.7公里、巴中73.9公里、平昌79.4公里。从源头至出境,汇入的主要支流有赶场河、正直河、李家河、后河、恩阳河、熬溪河、梁永河、双石龙江、阳台河、黑潭河、杨柏河、驷马河、磴子河、岳家寺河、蒙溪河、下河、通江、喜神河、澌滩河。
这里特别介绍两条发源于巴中市境外的河,它们都是在三江汇入巴河的。一是恩阳河,系巴河一级支流,主河发源于旺苍水磨乡,经南江正直河、巴州区福星乡流经恩阳镇、石城乡,入三江巴河主流。二是熬溪河,发源于阆中市望垭乡,从恩阳区尹家乡入境,经花丛、磨子、柳林、万安、天官、同乐、三星等乡,距三江1公里处汇入恩阳河。
再说通江,在通江县称通江,在平昌县称通河,是巴河水系的最大支流,主河长于巴河,流域面积次于巴河。通江,在通江县城数公里处小江口以北,来自北方的大通江、小通江交汇后,称通江,古称曹水。江水由北向南,流经春在、广纳、三溪入平昌。其中,大通江河,亦名宕水,是通江的上段干流,发源于陕西西乡县,由东北向西南流,在通江县境内,流经两河口、檬坝、长坪、泥溪、永安、烟溪、碧溪、瓦室、九浴溪、毛浴,至小江口汇入小通江。小通江河,古称诺水,是通江的上段干流,它与大通江河一起呈倒人字形自北向南贯穿县域全境。它发源于陕西省南郑县,在通江县新潮入县境,流经楼子、平溪、板桥、青浴、新场、涪阳、草池、赤江、县城诺江镇,至小江口与大通江汇合后,入通江南流。
巴河之河,接纳千河,不论大小,不讲长短,流经川东北,共同协奏大巴山山水交响曲。
品 味 一溪一风景 一河一身段
水行川东北,千余条河流,或涌动于深涧峡谷,或行于绿树夹岸,或缓流于平野田畴;在群山绵亘的山峰壑谷间,或蜿蜒曲折,或跌宕起伏,或波翻浪涌,或窄峡紧缩,或平坦宽阔,或激湍缓流,或水波不兴沉潜安宁。
众多溪河,真是一溪一风景,一河一身段。
此时,当我站在巴河源头玉泉,端详着一条细小的溪流,这条叫作倒沟河的,它就是巴河的起源吗?
泉流成溪,溪流成河,巴河由此而生,我顿觉亲切,一份感动油然而生。诞生巴河的光雾山,就在眼前。仰望光雾山,山丰厚、丰满、丰润,重峦叠嶂,巍峨昂然,有这么一座雄厚的大山,足可孕育出一条华丽出场的河。
倒沟河,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巴河出发的第一溪,我至溪边掬起一捧水流,细细咂抿,清冽甘甜,隐隐有山野的味道,回味悠长。
河流的美丽与韵味是多方面的,玉泉闪耀的是源头之光。同在光雾山的大坝景区内,还有一个叫十八月潭的溪谷。
每一条溪流都流淌一段风情,都传递着一份情怀。河流向前,左拐右突,在南江城,留下公山几水景观,在巴州城,绕成一幅八卦图。
在通江两河口与陕西接壤的郎家河,河水蛇行谷间,水袖善舞。在巴州区三江,三河相注,在平昌江口镇通河巴河相拥,水阔波涌,浩瀚激荡。
若在通江诺水河,可于激流险滩中漂流,放飞豪情;若在平昌白衣,可于平水轻波中撑起打鱼船,将渔歌唱晚。
峡谷深潭有时间的深度,瀑布激流有生命的壮歌。小溪垂柳弯腰拂水,柔美一段河流的身姿,大河麻柳树倩影凌波,诗情了一段河流的潇洒浪漫。
美在每条溪河流动,真正一河一溪一风景。
奔 流 向着大江大海 寻梦远行
巴河称巴河,是民国年间的事。它最古老的名字叫北水,唐宋以降迄清,称巴水、巴江,以巴贯名,或因此水源于古巴地,或因水流蜿蜒曲折。
山水相依,水绕山流,才使得川东北大巴山中这方土地灵动起来,充满生机与活力。千百年来,巴河滋养着万万千千巴山儿女。
巴河是巴中的血脉,对于巴中来说,她的成长史,也就是巴河自身的成长史,它赋予了巴中人文的意义。假如没有巴河,这块土地会呆板了很多。巴河使得巴中有了灵魂,也有了无限的内容。
面对巴河,我怀着深深的崇敬之心,永远向前的河流,永不回头的河流,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意志。河流的历史从洪荒开始,贯穿古今,谁能解读河流的语言,谁能听懂河流的心声,谁能破译河流珍藏的故事。
曾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场镇沿河而建,大量污水直排到河里,加之随意采砂挖石、侵占河道,让河流面目全非。
如今,从国家到地方全面实施河长制,分层分段对每条河道负责,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巴中对河道保护有认识,基于巴中河库众多,是渠江的发源地,长江上游的主要生态屏障和秦巴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全面落实河长制,守住一江清水。
这是一条河的幸运,也是大巴山人的幸运。
让一条河永远流淌富足安康,几千年来的期望正一步步变成现实。而今巴河贯穿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场镇,它们像一枚枚宝石佩戴在巴河手腕上。巴中,我居住的这座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应是一枚最大最亮的宝石。巴河绕过一个大湾从城中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闪烁的霓虹灯,斑斓地倒映在河中。
流淌千万年的巴河,从那云遮雾绕的连绵群山中不舍昼夜地奔流而来,又向远方绵绵群山流淌而去。以博大包容之心,接纳一条条细小溪流,壮大自己、丰沛自己,超越溪的概念,成为一条河,向着大江大海,寻梦远行!